7月20日,上海市延安中學高中一年級女生王淇儀,欣喜地收到了歷經百戰的新四軍百歲老戰士厲敏之奶奶的親切回信。性格爽朗的厲奶奶和藹地告訴八年前結識的小朋友:“你的來信,對我的幫助很大,我已經九十多歲,想好好休息。你來信后,我覺得還可以多為祖國報效。謝謝你的鼓勵。你的朋友,厲敏之?!焙鋈唬棠逃窒肫鹱约浩咴乱蝗談倯c生,緊接著再言:“我今年已經一百歲了。希望你好好學習,為國爭光”!奶奶的鋼筆筆跡,清麗雋永!
厲敏之系上海社會科學院多才多藝的離休干部,曾任社科院副秘書長的重要職務。奶奶的回信,給王淇儀全家、給她的初中母校徐匯中學黨委書記吳潔和我,都是極大鼓舞。僅僅前一天,王淇儀小朋友就抗戰勝利八十周年為主題給奶奶寫了致敬信;溫暖地回憶了自己八年前結識奶奶,并從此自覺地接受紅色基因的熏陶、以革命前輩為榜樣投入學習和全面發展。
王淇儀在致敬信中,就向她敬愛的厲奶奶真摯地表示:“二〇一七年七月一日,暑假的第一天,那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記憶里。那時懵懂的我懷著敬仰和一絲絲緊張,第一次遇見您。您慈祥的笑容、平和而堅毅的眼神,瞬間融化了我的拘謹。記得我手捧鮮花,脫口而出的祝福是‘祝厲奶奶早日健康’!您欣然接過花,親切地拉著我的手,仿佛一位鄰家奶奶,那般平易近人。當聽到您講述年輕時作為新四軍戰士在槍林彈雨中抗擊、在淮海戰役的硝煙里沖鋒、為解放上海而英勇戰斗的崢嶸歲月,我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那一刻,書本上‘英雄’‘奉獻’這些詞匯,第一次變得如此鮮活、具體而崇高。那次拜訪,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慰問,更是我人生中一堂無比珍貴的革命傳統啟蒙課。這份珍貴的記憶和從中汲取的精神力量,一直伴隨著我的成長?!碑斈晷∨笥寻藲q,是其小學的大隊長!
很自豪的是,我就是小朋友和這位新四軍革命前輩之間的牽線人。而當年的社科院黨委書記于信匯教授,很支持這樣的忘年交并鼓勵我展開高端智庫的紅色基因研究。我在當時社科院黨委組織部周潔莉同志(現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辦公室主任)和社科院老干部辦曹敏同志(現哲學所辦公室主任)的幫助下,并借助市委老干部局檔案依據,厘清了厲敏之投身革命即抗戰中的基本脈絡。她一九四二年參加新四軍,曾先后戰斗在如皋警衛團和海防團。
在入伍之前,厲敏之在上海的虹口區有著優越的生活條件;中小學期間成績優異,經常得到父親的大餐獎勵。但日軍侵華和野蠻轟炸上海后,不愿意當亡國奴的她毅然通過地下黨組織找到新四軍。從此她從校園投身戰場而九死一生,包括參加了新四軍對日寇最后一戰即著名的高郵戰役。戰役由粟裕親自指揮,于1945年12月26日完勝;消滅頑固不化的日軍一千一百余人以及偽軍五千余人。這是新四軍首次大規模攻城作戰,此后成為野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