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5)25-0111-04
新課標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探究式學習和合作學習,注重學生探究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這對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模式往往側重于理論知識的灌輸,也存在實驗設備落后、教學方法和內容單一、忽視學生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和評價體系不完善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實驗教學的效果,也制約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如何改進實驗教學的方法和策略,以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成為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任務。
一、新課標背景下物理實驗教學的特點
(一)重視基礎性與時代性
新課標在內容選取上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和融入現代科學技術,使教材內容更加貼近時代需求。同時,強調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強調通過利用校園生活中的具體實例創設趣味情境。
(二)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新課標要求教師創造性地運用教材,采用情境教學、實驗教學和項目式學習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采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探究物理規律。
(三)強調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
新課標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鼓勵教師利用多種渠道獲取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同時,也鼓勵學生對身邊的小事物進行實驗探究。此外,新課標還強調跨學科整合,鼓勵學生將物理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相結合解決問題,以培養他們的跨學科意識和能力。
二、新課標實施對學生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通過構建貼近學生社會生活的真實問題情境和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鼓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深入探究,能夠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二)提升學生實踐能力與動手能力
新課標下的初中物理課程注重實踐性,鼓勵學生進行實驗和觀察。通過物理實驗,學生不僅能夠親身體驗物理現象,加深對物理原理和概念等的理解,還能在實踐中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科學思維與探究精神
新課標重視探究式學習,旨在讓學生通過實踐和探究來積累知識和加深對物理這門學科的理解。這種學習方式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還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
(四)提升綜合素養
新課標還注重初中物理課程與其他學科的有機融合,通過物理學與日常生活的融合、物理學與社會發展的融合等,有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跨學科的意識和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通過跨學科的學習,學生能夠更全面地理解物理概念和現象,并將其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從而提升自身綜合素養。
三、改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
(一)更新實驗教學理念
傳統的實驗教學往往要求學生按照特定的步驟開展實驗,難以調動學生對物理的興趣,而新的物理實驗教學理念既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又強調探究性和趣味性,教師通過設計富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實驗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同時,新的實驗教學理念鼓勵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和器材或設計新的實驗來驗證物理定律和理論,這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可以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還可以培養其動手實踐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此外,在新的實驗教學理念下,學生往往還需要分組進行實驗設計和操作,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
傳統的實驗教學往往注重實驗結果的研究,而新課標背景下,實驗教學強調實驗過程的探究。對此,教師在物理實驗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通過提出問題或質疑、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步驟、進行實驗、分析實驗過程和與其他交流討論等流程,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新課標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也應關注學生的需求,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中的各種實驗活動,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實驗設計。此外,邊學邊實驗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邊看書、邊實驗、邊思考、邊討論,從而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教師應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更新物理教學的觀念并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能力,為他們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創新實驗教學方法
創新物理實驗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物理的熱情與興趣,提升物理教學的質量。
1.問題導入法
以北師大版八年級第一章第三節《汽化和液化》“探究水加熱至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為例,教師講授該節的知識和進行該實驗前,先拋出問題:“一杯熱水加入冷水,在加熱的過程中,水的溫度不斷上升,伴隨著不斷加熱,水的溫度還會繼續上升嗎?”接著,教師可以隨機抽取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也可以采用匿名投票的方式了解學生的答案,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之后,教師可以讓班里的學生以兩人合作的形式帶著教師提出的問題設計實驗、利用實驗裝置進行實驗收集數據以及分析數據等進行驗證并討論交流,最終得出物理結論。教師通過問題導人法的教學方法進行物理實驗教學,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積極性,還可以提升他們的實驗技能。
2.案例分析法
以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第四章《光現象》學生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為例,進行實驗前,教師可以提出生活中常見的凸透鏡如“放大鏡、幻燈機和投影儀、照相機、望遠鏡和顯微鏡”等生活中常見的這些凸透鏡,逐步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凸透鏡成像的過程及示意圖。同時,教師可以隨機抽取學生進行回答或用搶答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通過案例分析的方法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凸透鏡。此外,除了列舉生活中常見的這些凸透鏡進行案例分析,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在了解這些生活中的例子后進行實驗,驗證凸透鏡成像的物理實驗,在實驗驗證的過程中深化理解所學物理知識。教師通過引人生活中的常見例子并采用案例分析法進行物理實驗教學,能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到物理實用性,培養他們的應用能力。
3.小組合作法
以北師大版九年級第十一章《簡單電路》為例,教師可以將班里的學生分為人數6到8人的學習小組,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為人數6到8人的學習小組,各小組選出一個組長負責分配任務,共同完成“電路串聯”和“電路并聯”的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組長需要促進組員之間溝通交流,并解決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教師在各小組進行物理實驗的過程中也要觀察和了解小組合作和完成任務的情況,發現小組實驗過程中存在問題或疑惑時,要及時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此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里舉辦“電路串聯”和“電路并聯”的趣味競賽游戲,讓各小組在不看教材和任何輔助工具的情況下,獨立完成電路組裝,最后用時最少且組裝正確的小組則視為獲勝,教師給予他們一定的獎勵;對沒有獲勝的小組,教師也給予激勵性的評價,增強他們對物理的自信心。教師通過組織小組合作完成實驗和在班里進行游戲化競賽的創新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
4.結合現代科技手段
科學技術在教育領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虛擬實驗軟件向學生展示實驗的過程,還可以借助智能實驗器材等現代科技手段輔助實驗教學,以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教師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不僅能夠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質量,還可以拓寬他們的視野,讓他們接觸到更多的實驗內容和形式。
(三)開展課外實驗活動
課外物理實驗活動通常更具趣味性和探索性,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實驗,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物理這門學科的魅力,從而增強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和學習動力。同時,課外實驗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等,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此外,當學生在物理實驗活動中取得一定的進步或成功,他們會感到自豪和滿足,這有助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完成“滑動摩擦力實驗”和“伽利略斜面實驗”這些教材上的物理實驗外,還可以設計趣味物理實驗,如讓學生借助空氣的力量,通過空氣的作用力將土豆扎穿,感受空氣壓強的神奇和利用牛頓第一定律解釋硬幣在卡牌受力瞬間被移開后保持原狀的現象和運用慣性的原理快速抽取紙幣,感受慣性的作用等趣味活動。同時,教師也可以舉辦物理實驗設計大賽,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自主設計和進行實驗,提出獨特的科學假設并得出結論,以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和科學思維能力;鼓勵學生成立物理實踐小組,結合生活實際進行一系列有趣的物理實踐活動,如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制作簡易電動機、制作投石器并觀察其投射物體的過程、制作水飛機和水火箭等。此外,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科技館、工廠和研究機構等地,了解物理學的實際應用和科研成果,增強學生對物理學的熱情與興趣。
(四)完善實驗教學評價體系
通過科學的評價反饋,學生不僅可以增強學習的動力,還可以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同時,通過完善的評價體系,教師不僅可以更準確地了解物理實驗教學的效果,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還有助于教師了解和發現個別學生的學生情況和薄弱點,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教師應結合多種評價方法,如觀察法、問卷調查法、師生訪談法等對學生的實驗過程、實驗態度、實驗能力和創新精神等方面進行評價,以客觀全面反映學生的實驗表現。同時,教師應將實驗教學評價與日常教學評價相結合,關注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表現和發展,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這樣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及時進行調整和改進。除了注重過程性評價,教師還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和學習需求,制訂個性化的評價標準和方法,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成長。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網絡在線平臺進行在線評價與反饋,并建立激勵機制,對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和表彰,如頒發榮譽證書、獎金等,持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質量。
(五)優化實驗教學資源
通過引人先進的教學設備和工具,如數字化實驗平臺、虛擬實驗等先進設備,能夠更直觀、準確地展示物理現象,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從而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同時,優化后的實驗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促使他們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技能,并在實踐中提出新的想法和觀點,這有助于培養其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此外,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和實驗設備等可以促進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縮小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的教育質量差距,實現更加公平的教育。
學校應加大對物理實驗教學的投人力度,改善實驗教學設施條件,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驗器材和場地。例如,針對實驗設備陳舊落后、損壞嚴重的問題,學校應加大投入,更新物理實驗室的設備和儀器,以確保實驗設備的先進性,為實驗教學順利進行提供基本保障。同時,考慮到農村學校缺乏先進設備,可以引進現代科技手段,如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一些難以觀察到的實驗現象,也可以利用虛擬實驗室軟件,為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實驗環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原理和知識。此外,教師還應積極開發和利用實驗教學資源,如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自制實驗器材,開展各種校外實驗活動來拓寬試驗渠道,這些資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豐富實驗教學內容和形式,從而調動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的學習積極性。
(六)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教師通過不斷學習可以提升教學能力,根據學生的實際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設計出更高效的教學設計,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同時,教師在提升教學能力的過程中,也會不斷地增強自信心,而這種自信有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從而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此外,教師通過不斷學習和教學實踐,才可以探索出更多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提升學校教育的整體質量,從而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為此,學校可以通過定期組織教師培訓、學術會議和邀請專家進校等方式,加強對教師的實驗教學培訓和能力提升,讓教師掌握先進的實驗教學理念和方法。同時,學校還應鼓勵教師之間通過教學觀摩等方式與其他教師相互交流、討論和借鑒,自我反思并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這樣不僅能夠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還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此外,教師也應聽取各方的評價與反饋,如同校教師和班級學生的評價與反饋,根據他們的評價與反饋調整教學的方法和策略,并通過網絡平臺等渠道學習,探索新的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提高自己的實驗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整體質量。總之,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和社會等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四、結論
綜上所述,新課標背景下改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是提升物理教學質量的關鍵,需要從明確新課標特點、更新實驗教學觀念、創新實驗教學方法、完善實驗教學評價體系、優化實驗教學資源和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等方面入手,以適應新課標要求,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未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和科技的不斷進步,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教育工作者應繼續探索和實踐更加有效的實驗教學方法和策略,推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持續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吳忠達.新課標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淺析[J].青海教育,2024(5):36.
[2]王玉柱.新課標背景下改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考試周刊,2024(17):124-127.
[3]張志秀.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增效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23(30):109-112.
[4]詹秀鳳.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新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4) :30.
[5]韓賢波.新課標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2(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