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人生中最璀璨的篇章,如同一首激昂的樂章,奏響了生命的旋律;又似一幅絢麗的畫卷,描繪著夢想的色彩。那么,如何在寫作中深入探討青春的價值,讓筆下的文字閃耀青春的光芒呢?
一、立意深刻
立意是文章的靈魂,對于“青春的價值”這一主題,我們要深入挖掘其內涵。青春的價值不僅僅在于追求個人的成功與幸福,更在于對社會、對國家的貢獻;在于在奮斗中實現自我成長,在奉獻中彰顯人生意義。它體現在追求夢想的執著、面對困難的勇氣、對他人的關愛,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擔當等很多方面。
(一)個人成長與夢想追求
青春是追逐夢想的黃金時期,可以從自己的夢想出發,闡述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自己如何通過努力、堅持和拼搏,不斷提升自己,實現個人價值的。例如,一位熱愛繪畫的青年,在青春歲月里,不顧外界的質疑和阻撓,堅持學習繪畫技巧,不斷突破,最終在繪畫領域取得成就,實現了自己的藝術夢想。
(二)社會責任與奉獻精神
青春的價值還體現在對社會的貢獻上。可以寫在青春時期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關心他人,關愛社會弱勢群體,為社會的和諧發展貢獻力量。比如,一群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深入偏遠山區支教,為山區孩子帶去知識和希望,在奉獻中實現了青春的價值,也改變了山區孩子的命運。
(三)時代使命與擔當
在不同時代,青春有不同的使命。結合當下時代背景,思考青年在新時代的責任。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青年要投身科技創新,為國家的科技進步貢獻智慧;在文化傳承與創新領域,青年可以積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創新發展;在國家面臨困難和挑戰時,青年要挺身而出,勇挑重擔。
二、精選素材
(一)名人故事與榜樣力量
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在青春時期就立下宏偉志向,并為之不懈奮斗,他們的故事就是很好的素材。比如,周恩來總理在青年時期就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志向。他在青春歲月里努力學習,積極投身革命事業,為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建立等做出了巨大貢獻。
(二)身邊事例與生活點滴
除了名人故事,我們身邊也有許多能體現青春價值的事例。可以關注身邊同學、朋友的青春奮斗故事,他們在學習、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等方面的努力和付出,都能體現青春的價值。比如,有的同學為了提高學習成績,每天早起晚睡,刻苦鉆研;有的同學積極參加社團活動,鍛煉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為社團的發展貢獻力量;還有的同學參與社區志愿服務,關愛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用實際行動詮釋青春的價值。
(三)歷史事件與時代背景
結合歷史事件和時代背景,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素材。例如,在五四運動時期,廣大青年學生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尊嚴,挺身而出,高呼“外爭主權,內懲國賊”的口號,掀起了一場偉大的愛國運動,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無數青年響應國家號召,奔赴祖國各地,投身社會主義建設,在艱苦的環境中,不畏困難,努力奮斗,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三、巧妙構思
合理的結構能使文章層次分明、邏輯清晰,主題鮮明。
(一)總分總結構
開頭總述青春價值的重要性和自己對青春價值的理解,如“青春是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青春的價值在于奮斗、在于奉獻、在于擔當”。中間分幾個段落分別闡述青春價值的不同方面,每個段落用具體事例進行論證,如“青春的價值在于奮斗,奮斗讓青春綻放光彩”,然后列舉名人或身邊人的奮斗事例并展開論述。結尾總結全文,再次強調青春價值的意義,并表達自己對青春的展望,如“青春的價值不可估量,讓我們在青春的歲月里,勇敢地追求夢想,積極地奉獻社會,書寫精彩人生”。
(二)并列式結構
將青春價值的不同方面并列展開,每個方面都作為一個獨立的段落。比如,可以從“青春的價值在于追求夢想”“青春的價值在于奉獻社會”“青春的價值在于傳承文化”三個方面分別論述,每個段落之間是并列關系。
(三)遞進式結構
文章的內容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比如,先從個人層面闡述青春的價值在于實現夢想,然后上升到社會層面,闡述青春的價值在于為社會做貢獻,最后從國家和民族的高度,闡述青春的價值在于擔當時代使命,推動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這種結構能夠不斷深化文章的主題,更有說服力。
沙場點兵
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要聽自暴自棄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魯迅
所謂青春,就是渴望的狀態、幢憬的狀態,也是具有可能性的狀態。
——【日】三島由紀夫
讀了上述材料,你產生了哪些感悟和聯想?請以此為中心,寫一篇文章。
要求:根據材料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
以青春之我,鑄時代輝煌
李大釗先生曾言:“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是人生中最璀璨的時光。在時代的浪潮中,青春的力量如熊熊烈火,照亮前行的道路;似洶涌波濤,推動歷史的巨輪滾滾向前。
青春的價值,在于勇敢追夢。夢想是青春的動力和源泉,引領著我們不斷突破自我,向著更遠大的目標邁進。蘇翊鳴,這位年輕的奧運冠軍,在青春時期便懷揣著對滑雪運動的熾熱夢想。他不畏嚴寒,不懼傷痛,日復一日地進行高強度訓練。每一次摔倒,都是對意志的考驗;每一次爬起,都是向夢想的靠近。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賽場上,他憑借精湛的技藝和頑強的毅力,一舉奪得金牌,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的成功,是個人的榮耀,更是青春追夢精神的生動體現。他用青春的汗水和努力告訴我們,青春因夢想而精彩,因追夢而偉大。在逐夢的道路上,我們不斷挑戰自我,超越極限,實現了個人價值的升華,也為時代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青春的價值,更在于奉獻社會。“時代楷模”黃文秀,北師大碩士畢業后,毅然放棄大城市的繁華,回到家鄉廣西百色,投身脫貧攻堅一線。她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的需求,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在暴雨傾盆的夜晚,她不顧危險,奔赴受災群眾家中,不幸遭遇山洪,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黃文秀用她的青春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奉獻的贊歌。她的事跡讓我們看到,青春不是用來揮霍的,而是用來奉獻的。在奉獻中,我們實現了人生價值,也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在社會的各個角落,無數年輕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奉獻的意義,他們或投身教育事業,為培養祖國的未來貢獻力量;或參加公益活動,關愛弱勢群體,傳遞溫暖;或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為社會的正常運轉貢獻力量。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肩負著時代賦予的使命。魯迅先生說過:“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要聽自暴自棄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科技創新成為推動國家發展的核心動力。青年科研人員勇挑重擔,積極探索前沿科技領域,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他們用智慧和汗水,推動了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為實現科技強國的目標貢獻力量。在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青年文化工作者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創新發展。他們通過各種形式,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相結合,讓中華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許多青年大學生扎根農村,利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善農村生活環境。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讓我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因為,只有融入時代的洪流,才能在鑄就時代輝煌的同時,實現人生價值,讓青春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點評
文章觀點鮮明,立意深刻。作者緊扣“青春”這一主題,闡述青春與時代的緊密聯系及青春的價值。素材豐富典型,如蘇翊鳴、黃文秀以及青年科研人員等事例,有力論證了青春在追夢、奉獻、擔當等方面的價值,極具說服力。同時,恰當地引用李大釗、魯迅等人的名言,情感充沛,富有感染力,激發了青年的責任感與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