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描寫是指對生活中一些細微而又富有典型意義的畫面進行具體細致地刻畫,能使文章生動形象,具有感染力。在文學作品中,細節描寫隨處可見,尤其在人物形象的刻畫上,細節描寫有著獨特的地位。那么,如何進行細節描寫呢?
一、認真觀察,選擇典型細節
要讓細節描寫生動形象,要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還應善于捕捉典型的細節,運用細膩的筆觸將其融入文章中,以凸顯文章主旨,給讀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例如在《背影》一文中,作者在車站與父親分別時,父親翻越站臺為“我”買橘子的背影深深打動了作者。朱自清用樸素的語言和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這一典型的細節,使父親的背影成為父愛的縮影。《背影》雖然選材常見、語言質樸,但細節描寫處理得相當到位,用典型的細節再現了父愛的崇高和偉大。那么,如何捕捉典型的細節呢?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找“特別之處”,另一個是“小中見大”。所謂找細節的“特別之處”,就是找典型細節中能體現人物或事物獨特性的地方。例如:
這是一雙大手,整個手掌比我的手掌大了整整一圈。手掌皮膚的顏色很深,還有少許皸裂,掌心條紋縱橫交錯,手指上布滿了裂口。張開手指,這些裂口就像小孩的嘴巴一樣鮮紅。我拉過他的手輕輕摩挲了一下,摸上去的感覺就像摸了塊松樹皮。
這是對一雙手的細膩刻畫,字里行間透露出這雙手的與眾不同:其尺寸之大、掌面與指間的裂痕,以及那粗糙不堪的膚質,無一不彰顯其獨特之處,令人印象深刻。
再來看“小中見大”的寫法?!靶≈幸姶蟆笔菓T用的寫作手法,通常指用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表現深刻的主題,巧妙地利用故事中的微小物件或人物不經意的細微動作,如同放大鏡一般,映射出豐富的意蘊。例如,下面這段話就是采用“小中見大”的手法進行細節描寫的:
媽媽從包里拿出一袋白砂糖,在袋子的左上角剪開一個口子,用勺子在里面挖了一勺糖倒進碗里,拿起桌子上的開水瓶往里兌了些開水,又用勺子在碗里攪動了幾下。只見媽媽輕柔地舀起一勺糖水,對著它輕輕吹氣,仿佛怕驚擾了它,隨后微微晃動勺子,讓一顆晶瑩的糖粒掉落到手背上,輕聲細語道:“溫度剛好。”然后,媽媽把這勺糖水送到我的嘴邊,我喝著這勺酸中帶甜的糖水,只覺得一股暖流流進了我的心田。
作者觀察細致,通過對媽媽喂自己糖水時的一系列動作描寫,表現出母親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雖然選材很常見,但母親的形象很高大。
二、錘煉語言,加強細節描寫
錘煉語言的目的在于用生動、精準的語言構建畫面,用具象化的鏡頭助推情感的表達。賈島“推敲”改詩的故事我們都聽過,“敲”字更適合作品的意境,因為“敲”字采用以聲襯靜的手法,凸顯了夜晚的寧靜,比“推”字更具文學色彩。錘煉動詞,可以讓人物“活起來”。例如:
媽媽系上圍裙,左手握住鍋柄,右手執鏟,將鍋里的牛肉快速地翻了幾翻。在滋滋的油炸聲中,一盤尖椒炒牛肉大功告成。
作者連續用幾個動詞將媽媽炒牛肉的完整過程分解成幾個連貫性動作,從而使煎炒過程清晰明了,更能表現媽媽做事麻利的特征。同時,這些動詞的運用也讓文章更有節奏感。
再如:
他的臉色陰沉,兩道眉毛緊鎖在一起,拳頭緊緊地頂在凳子的邊沿,突出的骨頭在凳面上留下深深的印記。
作者通過一連串精準的動詞,將人物憤怒的情感真切地展現了出來。
可見在記敘文中錘煉動詞,能極大地提升文本的生動性與表現力。
還可以錘煉形容詞,讓情感更真摯。比 如:
她的手指瘦而修長,一眼望去就像老鷹的爪子一樣,關節處泛著淡淡的青灰色。指甲上涂著粉紅色的指甲油,看起來很洋氣,但舉手投足之間掩蓋不住身上的病態。
作者抓住“手”這一特定事物,通過描寫手指的“瘦”與“青灰色”,以及指甲的顏色等細節,寫出了人物身體糟糕的狀態。
錘煉詞語,能精準展現人物的情感與心理,使描寫更具體,人物形象更鮮明。
三、運用修辭,打造傳神細節
在記敘文中運用比喻、擬人等常見的修辭手法,可以讓語言更加生動。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能讓讀者在閱讀時腦海中浮現出清晰的畫面,將抽象的信息具象化,化無形為生動、有形。例如不加修辭的片段:
升入初中之后,我開始了寄宿生活。剛開始時,我很想家,想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于是就打電話回家。在電話里,媽媽說她也很想我。
這段文字是純粹的敘事,語言平淡,人物形象也很模糊,不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如果在文中加入運用了修辭手法的細節描寫,那么人物特征就會更加鮮明,情感也會更豐富。例如運用了修辭手法的片段:
剛升入初中,我覺得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樣陌生,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同學、陌生的宿舍,甚至宿舍水管里面的自來水也是那樣陌生。我躺在床上睡不著,想媽媽叮哼的話語、想爸爸威嚴的眼神、想爺爺細心的叮囑、想奶奶慈祥的臉龐…想到他們平時對我的關心,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
對比原段可以發現,運用排比修辭后,情感更真切,畫面更具體,語言更生動,能引發讀者的共鳴
佳作展示
走過夏天
隨著裁判員的一聲令下,運動場上參加夏季千米跑步項目的選手紛紛躬身屈膝,屏氣凝神,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停止。
“砰!”只聽一聲槍響,選手們如同離弦之箭一般沖了出去,你追我趕,速度快極了。
比賽剛開始,我保持著自己的節奏,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勻速前進。然而,我后面的高個子選手突然開始發力,猶如一道閃電超越了我,還回頭朝我一笑,似乎在嘲諷我。我不甘心落后,斗志昂揚,拼盡全力追趕。由于打亂了節奏,漸漸地,我感到力不從心,肚子隱隱作痛,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口干舌燥,雙腿猶如灌鉛一般沉重。
突然,不經意地一瞥,我發現之前超越我的選手已經走出跑道,心中閃過一絲猶豫:要不要像他一樣放棄?然而,一個聲音堅定地告訴我:“千萬別放棄!你代表的可是班級,不能辜負老師和同學的期待。”
于是,我深吸一口氣,快速調整呼吸的節奏,開始兩步一呼吸。漸漸地,我感到身體開始變得平穩,腳步也變得輕盈了,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節奏,還逐漸超越一個又一個選手。在不斷超越的過程中,我漸漸忘記了疲憊,忘記了圈數,忘記了時間,只專注于前方的目標,不斷前進。當最后一圈的槍聲響起時,我咬緊牙關,奮力沖刺。在觀眾的加油聲中,我第一個沖過了終點。
同學們紛紛圍攏過來,高高豎起大拇指向我表示祝賀。他們的簇擁如同溫暖的陽光,讓我倍受鼓舞,慶幸自己中途沒有放棄。
這次千米跑步,讓我深刻體會到了生命的律動,也讓我懂得了不能輕易放棄的道理。在前行的道路上,要堅持自己的節奏,不要輕易被他人左右。只要選對方向,堅持下去,一定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點評
作者通過回憶自己參加長跑比賽的事,表現了自己堅守初心、永不言棄的執著信念和奮力拼搏的頑強精神。在敘述過程中,靈活運用細節描寫的手法是本文最大的亮點。比賽之初,落后于他人時,作者運用多種感官描寫,表現出超越他人的不易。緊接著,運用心理描寫,表現出不輕言放棄的優秀品質,為后續的奮勇爭先埋下伏筆。然后運用動作描寫,展現出在超越他人時自己頑強拼搏的精神。縱觀全文,細節描寫細致傳神,使人物形象立體飽滿,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總之,細節描寫猶如文章的點睛之筆,能讓平常的故事變得曲折生動,帶給讀者更多的閱讀享受。因此,在寫作過程中,首先要重視細節描寫,充分認識到細節描寫的重要性。其次,要正確使用細節描寫方法,堅持方法與練筆相結合,力爭發揮細節描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