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
有人認為,精彩的人生需要設計,我們應該先想好自已要過怎樣的人生,并確定前進的道路;也有人認為與其執著于設計未來,不如努力讓自己擁有更多種可能,因為人生的精彩之處就在于其不確定性。
要求:結合材料內容,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說說你的認識與思考,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寫作指導
一、讀懂材料,認真審題
讀懂材料是寫好材料作文的第一步。材料作文又分為單則材料作文和多則材料作文。單則材料作文就是所提供的閱讀材料只有一則,多則材料作文指所提供的材料為兩則或者兩則以上。單則材料作文有以下幾種審題方法:首先通讀材料,準確理解材料的內涵。可以像做閱讀理解題一樣解讀材料,先給材料劃分層次,概括每個層次的內容,再梳理材料間的邏輯關系,在此基礎上明確材料的核心要義,確定文章立意。舉個例子:二戰期間,為了加強對戰機的防護,英美軍方調查了戰后幸存飛機上的彈痕分布,決定哪里的彈痕多就加強哪里,但是統計學家沃德力排眾議,指出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的戰機,很難返航,后來事實證明,沃德的說法是正確的。根據以上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通讀材料會發現,這是邏輯學當中“幸存者偏差”的典型案例,文中一種觀點是彈痕越多的部位就越要加強防護,還有一種觀點是彈痕越少的部位越要重點防護,兩種觀點相互對立,最終表明沃德的觀點是正確的。軍方的觀點之所以不正確,就是因為他們在調查統計時只統計了幸存的飛機,忽略了沒有返航的戰機。在分析這些因素的基礎上,還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軍方看問題比較片面,無法根本解決問題,從這一點可以說明全面看問題的重要性。從沃德的角度來看,戰機上彈痕密集的地方需要防護,但是彈痕少的地方更需要重點加強,因為這部分特別容易受到重創,一旦受到重創,飛行員生還的概率就很小,沃德的觀點告訴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借助閱讀理解的方法解讀材料,能很快理清材料內容,發現材料間的邏輯關系,只要把握了命題人的意圖,就不會偏題。再來看這篇作文的材料,材料圍繞“人生要不要設計”這個話題展開討論,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是人生需要設計,要想好自己需要怎樣的人生,對自己未來的發展要有預見性;還有一種觀點就是避免過度設計,這樣可讓未來擁有更多可能性。這兩種觀點沒有對錯,它們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即需要設計,但不能過度設計。因此立意可以任選其中一個觀點,如果寫人生需要設計,就從設計對人生的正面影響來論證,如果寫人生應該避免過度設計,則可以從過度設計人生的弊端、不足等角度闡述。寫作時可以用對比論證、舉例論證等方法,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二、理解材料,精準立意
(一)找關鍵詞
1.關注材料中重復出現的詞。重復出現的詞具有強調作用,主題和這些詞有關系,是解題的關鍵。比如文題材料中重復“精彩”“人生”“設計”這三個詞,說明要寫的文章必須圍繞這三個詞展開,否則會有偏題風險。命題人又圍繞這三個詞引出表達不同看法的兩個詞語“需要”和“不需要”,意在引導同學們用辯證的眼光理解這三個詞之間的關系,明確精彩的人生需要設計還是不需要設計,進而得出結論:人生需要設計或要避免過度設計。
2.注意材料中的關聯詞。關聯詞在理解材料內容時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所以”“總之”“但是”“因為”等。文題材料中的“并”“與其……不如……”“因為”等關聯詞,其中“并以此確定自己前進的道路”,這里的“并”是“并且、而且”的意思,強調的是緊跟在后面的“以此確定自己前進的道路”,提醒我們此處的“此”是“精彩的人生需要設計”,由此可以確定“人生需要設計”的論點。材料中用一個表現選擇關系的關聯詞“與其……不如…”表明了第二種看法“人生無需過度的設計”,同時用一個表因果關系的關聯詞“因為”來解釋,讓我們看到第二種觀點也有道理。所以說,材料中的關聯詞也是解讀材料的重要抓手。
(二)揣摩意圖
如文題材料中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人生需要設計和人生無需太多的設計。分析材料可以發現,命題者并沒有傾向于哪一種,也就是說這兩種觀點都是命題者認可的,而且聯系現實生活也可以發現確實是這樣,兩種觀點各有利弊。針對這種情況,選其中一種觀點來寫即可,但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注意輕重之分。所以在立意時揣摩命題者的意圖有助于我們正確解讀材料,準確立意。
(三)圍繞材料,巧妙構思
文章結構沒有固定模式,但不能模糊不清。議論文最基本的結構就是“提出問題一分析問題一解決問題”,針對本題的習作,建議通過某種現象引出中心論點:人生需要設計或者人生無需過度設計。在分析問題部分可以用分論點展開,概括為:用心設計人生是不可或缺的過程;人生的設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青年學生需要設計人生,更要用心去經營人生等。在論述過程中,可以運用舉例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等,不同的論證方法能讓文章更深刻,更吸引讀者
(四)運用材料,辯證說理
在寫作中要用整體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辯證說理,不能簡單地用對和錯去下結論。例如原材料中的兩種觀點有利有弊,但無對錯之分,可以主要論述其中一個觀點,另一種觀點簡單提一下,這就是用整體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如果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人生需要設計,就可以論述“設計”對人生的重要意義和重要影響等,論述之后,還可以簡單分析一下過度設計人生的弊端。這樣論證非常全面,突出了文章的辯證性。
佳作展示
人生需要設計
人生漫漫,歲月匆匆,需要我們用心描繪。我們無法決定人生的長度,但可以精心拓展它的寬度,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豐盈。所以我認為人生需要用心設計,只有精心設計未來,才能擁有精彩人生。
用心設計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過程。有句話說得好:“未經考量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這就是說精心規劃和安排會讓自己的內心獲得安寧。在世事繁雜的當下,無序的生活總讓人感到迷茫。美國著名的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從一個無名小卒變成推動社會文明發展的偉人,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的成功不排除有天賦的加持,但更重要的是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樣的未來,所以他會把自己每天做什么、怎么做規劃得清清楚楚。所以說,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對人生的定義和合理的規劃與設計。明末史學家談遷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終于完成了流傳千古的巨著—《國榷》。一天夜里他家進了小偷,但小偷翻了一圈也沒找到什么值錢的東西,就把鎖在箱子里面的《國榷》偷走了,從此這些珍貴的文稿下落不明。這件事對談遷打擊很大,但他并沒有因此頹廢,而是從痛苦中崛起,積極面對現實,重新規劃自己的未來。他對作品進行二次構思,認真收集整理資料,十年后又一部《國榷》誕生,新的作品比原來的作品更精彩,談遷也因此名留千史。所以說,人生需要設計,用心設計才能實現理想。相比亨利·福特、談遷,一些大名鼎鼎的人物正是因為沒有在成功的關鍵時刻精心規劃未來而功敗垂成,讓人扼腕嘆息。項羽可以說是一個自幼就胸懷大志的人,但他在反秦戰爭勝利后,驕傲自滿,不再有征服天下的理想,整天想著衣錦還鄉,最后不聽勸諫,放棄了關中要地回到楚國,結果在楚漢之戰中敗給了雄心勃勃、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劉邦。項羽慘敗的教訓告訴我們:人生如果沒有規劃就很難到達勝利的彼岸。
當然,人生的設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我們隨著時代的變化,及時調整人生目標。近日,一位女大學生畢業之后,在深圳多家大公司的品牌部門擔任視覺設計師。但因為不喜歡設計工作,她選擇了辭職,入職了一家寵物店,從零開始學習寵物美容的相關知識,后來做得風生水起。這位名牌大學畢業的女設計師能正確認識自己,遵從自己的內心,重新選擇了一條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因此可見,適時調整人生規劃是一種智慧
作為青年學生的我們,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都要把握好人生設計的方向和尺度,過度設計反而會讓我們失去朝氣,只有結合自己的優勢,遵從自己的內心、守住本心,才能正確規劃自己的人生。
點評
文章立意鮮明,結構簡潔明了。開頭提出中心論點—“人生需要設計”,然后分別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在論證“用心設計是人的生命不可或缺的過程”時,運用了引用論證和對比論證,在論證其他兩個分論點時,運用了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等。多種論證方法的運用使文章結構更清晰,邏輯更嚴密,內容更具體。結尾在發出號召的同時,和開頭相照應,使文章首尾圓合,一氣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