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安全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是指通過技術和管理手段,保護網絡系統的硬件、軟件,以及數據資源免受攻擊、泄漏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當前,網絡安全領域的發展日新月異,各種先進的網絡安全技術不斷涌現,并為網絡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轉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然而,網絡安全領域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問題,如系統漏洞、惡意攻擊、硬件缺陷等。現階段,如何在網絡安全維護工作中妥善應用計算機安全技術,是企業和相關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計算機安全技術概述
計算機安全技術,指的是具有安全防護、病毒查殺、數據備份恢復、流量監控等功能的一種工具,并以保障網絡系統安全與完整性為應用目標。在現階段,計算機安全技術能夠精準識別潛在的安全威脅,在網絡系統遭受外部攻擊時快速響應,及時修復系統中的安全漏洞,并保持長期穩定的系統運行狀態。計算機安全技術包括防火墻、殺毒軟件、入侵檢測系統(IDS)、漏洞管理工具、入侵防御系統(IPS)等組成部分,這些軟硬件共同保護網絡系統的安全邊界和內部數據。
二、當前網絡安全維護面臨的挑戰
在企業視角下,網絡安全維護面臨的挑戰愈發復雜和嚴峻。這些挑戰不僅來源于外部攻擊者,還涉及企業內部管理、技術應用等多個方面[2。隨著技術的進步,網絡攻擊手段日益多樣化且復雜化,如高級持續性威脅(APT)攻擊、勒索軟件攻擊等新型攻擊手段層出不窮。企業需不斷升級防御系統,以應對這些不斷演變的威脅。同時,企業數據作為核心資產,面臨著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多重安全威脅,如外部黑客攻擊,內部違規操作等[3]。
另外,隨著數據在不同系統、不同平臺之間的流動與共享,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也面臨巨大挑戰。
在網絡管理員視角下,企業內部員工、合作伙伴,以及第三方服務商對企業網絡和數據擁有不同程度的訪問權限,這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潛在的安全風險。網絡安全威脅往往跨越多個行業和領域,需要各行業共同協作和信息共享才能有效應對。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跨行業協作和信息共享面臨著諸多困難,這些困難限制了網絡管理員在應對網絡安全威脅時的工作效率[4]。
三、計算機安全技術在網絡安全維護中的應用策略
(一)建設漏洞管理系統
漏洞管理是網絡安全維護的核心環節,旨在主動發現并修復網絡系統中的安全漏洞。網絡系統中的安全漏洞,包括但不限于系統漏洞、應用漏洞、網絡漏洞、物理漏洞,并對企業數據和系統操作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上述漏洞的安全威脅等級,通常根據漏洞的嚴重性、可利用性,以及潛在影響來評估。其中,“嚴重或極?!钡燃墝穆┒礃O易被利用,且可能導致極其嚴重的后果,如企業核心數據被竊取、系統全面癱瘓等情況。因此,漏洞管理的關鍵在于及時性,而自動化漏洞管理工具(Nessus、OpenVAS、Metasploit等)可以確保漏洞修復的及時性。
某大型金融企業在2024年實施了一個基于開源工具的漏洞管理系統,以OpenVAS為核心進行建設應用。該金融企業深刻認識到漏洞管理在網絡安全維護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其決定構建一個高效、自動化的漏洞管理系統,以應對日益復雜的網絡威脅。在選擇漏洞管理工具時,該企業綜合考慮了工具的功能性、易用性、可擴展性,以及社區支持等因素,最終決定采用OpenVAS這一開源漏洞掃描器作為網絡系統的核心組件。
在系統部署與集成階段,企業在內部網絡中部署了OpenVAS服務器,并配置了相應的掃描策略和規則。同時,通過與現有的IT基礎設施集成,OpenVAS能夠定期掃描整個網絡范圍內的系統、應用和網絡設備,以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漏洞。在漏洞識別與分類階段,OpenVAS利用先進的漏洞數據庫和掃描引擎,準確識別出企業網絡中的安全漏洞,如系統漏洞、應用漏洞、網絡漏洞等,并根據漏洞的嚴重性、可利用性,以及潛在影響,對識別出的漏洞進行分類和優先級排序,以確保高風險漏洞得到優先處理。在自動化修復與報告階段,對于已識別的漏洞,OpenVAS能夠自動生成修復建議和詳細的漏洞報告。同時,企業可以結合補丁管理工具和內部流程,實現漏洞修復的自動化,提高修復效率和及時性。最后,OpenVAS系統不僅關注企業當前的漏洞修復情況,還通過持續監控網絡狀態和安全事件,及時發現新的威脅和漏洞趨勢,并提示企業根據監控結果不斷優化漏洞管理策略和工具配置,以確保網絡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通過實施基于OpenVAS的漏洞管理系統,該金融企業顯著提升了其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具體表現為通過及時發現并修復安全漏洞,有效降低了企業數據和系統操作面臨的風險。
(二)應用檢測防御系統
在企業的網絡安全維護中,入侵檢測系統(IDS)和入侵防御系統(IPS),分別起到監控預警和主動防御的作用。IDS系統主要用于監視網絡或系統的運行狀況,以發現潛在的攻擊意圖、攻擊行為或攻擊結果,不影響企業網絡性能,且誤報率相對較低。IPS系統在IDS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它不僅能夠檢測到攻擊,還能通過采取主動措施實時阻斷攻擊行為,為企業網絡提供更加全面的保護。對此,IPS通常以內聯方式部署在網絡邊界,直接處理流量。
在2023年之前,某地方高校圖書館的網絡安全維護主要依賴于傳統的防火墻和殺毒軟件。但隨著網絡攻擊手段的不斷升級,這些傳統的防護措施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網絡安全需求。因此,圖書館決定引入IDS系統和IPS系統,構建更加完善的網絡安全防護體系。
該圖書館在校園網絡的關鍵節點部署了IDS系統。該系統通過實時監控網絡流量和系統活動,及時發現并報告任何異常或惡意行為。IDS系統采用了基于簽名檢測和異常檢測的雙重引擎,確保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全面性。在IDS系統的基礎上,圖書館進一步部署了IPS系統。IPS系統以內聯方式部署在網絡邊界,直接處理流量,對檢測到的攻擊行為進行實時阻斷。圖書館應用檢測防御系統前后的網絡安全指標對比如表1所示。
表1應用綜合解決方案前后的網絡安全指標對比
由表1可知,在應用綜合解決方案之前,該圖書館的網絡安全事件檢測率僅為 60% ,導致部分潛在的安全威脅未能被及時發現。而在應用IDS和IPS系統后,檢測率提升至 95% ,幾乎覆蓋了所有的安全事件,確保了圖書館網絡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傳統的防火墻、殺毒軟件往往存在較高的誤報率,容易給管理員帶來不必要的困擾。而在應用IDS和IPS系統后,誤報率從 15% 降低至 3% ,大大提高了管理員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IPS系統的引入,使得圖書館能夠實時阻斷檢測到的攻擊行為,有效防止了網絡攻擊對圖書館業務的影響。在應用綜合解決方案之前,部分管理員擔心新系統的引入會對網絡性能產生影響。然而,在實際應用中,IDS和IPS系統對網絡性能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確保了圖書館業務的正常運行。
(三)部署實時監控系統
在網絡安全維護中,日志分析與實時監控系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幫助管理員檢測異?;顒踊驖撛诘陌踩{。傳統的日志分析工具多為人工處理,已無法滿足實時檢測和響應需求。現代日志分析工具利用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技術,具有強大的搜索、過濾和可視化功能,并通過先進的算法和模式識別技術,快速定位和分析關鍵信息,降低了誤報和漏報的風險。而實時監控系統作為網絡安全組件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持續監控網絡流量、系統性能,以及用戶行為等關鍵指標。一旦發現異常活動,如未經授權的訪問嘗試、惡意軟件的傳播等,系統會立即發出警報,并采取相應的防御措施。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網絡安全需求,某電商企業在2024年重新部署了一套日志分析和實時監控系統。其中,日志分析工具能夠對系統、應用程序和網絡日志進行實時分析,能夠快速定位和分析關鍵信息,發現潛在的威脅和異常行為。實時監控系統能夠持續監控網絡流量、系統性能,以及用戶行為等關鍵指標,一旦發現異?;顒樱缥唇浭跈嗟脑L問操作、惡意軟件的傳播等,系統會立即發出警報,并采取相應的防御措施。
該企業利用現代日志分析工具設置正常操作基線,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分析歷史行為數據,從而快速識別不符合基線的異常活動。在部署日志分析和實時監控系統之前,電商企業的日志分析工作主要依賴于人工處理,效率低下且易出錯。而部署后,利用先進的日志分析工具,企業能夠實現對日志的實時分析,從而顯著提高了分析效率和準確性。同時,通過日志分析和實時監控系統的結合,企業能夠及時發現并報告任何異?;驉阂庑袨椋绠惓P袨闄z測率從 60% 提升至 95% ,安全事件的響應時間明顯縮短。通過持續監控網絡流量和用戶行為,實時監控系統能夠及時發現并阻斷未經授權的訪問嘗試;能夠及時發現并報告惡意軟件的傳播行為,并采取相應的防御措施進行阻斷。因此,在部署系統后,未經授權的訪問嘗試次數顯著降低,惡意軟件的傳播次數幾乎為零。這表明,日志分析和實時監控系統提高了網絡的安全性,同時保護了企業的業務數據和用戶信息。
總之,某電商企業在重新部署日志分析和實時監控系統后,其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并確保了業務的正常運行和用戶信息的安全。
(四)更新備份恢復系統
在企業的網絡安全管理體系中,數據備份與恢復系統,是確保企業內部數據安全和業務穩定運行的關鍵。根據企業的主營業務范圍和經營規模,網絡管理員通常建議企業采用全量備份、增量備份和差異備份相結合的策略,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數據丟失的安全風險。隨著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的迅猛發展,云備份技術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安全、靈活的數據存儲方式,以避免本地存儲設備故障造成的數據損失。
在2023年之前,某環保企業的數據備份主要依賴于本地的存儲設備和傳統的備份軟件。隨著企業業務的不斷擴展和數據量的急劇增加,傳統的備份方式逐漸暴露出備份時間長、存儲空間不足、恢復效率低等問題。因此,該企業在2023年采納了一套云數據備份與恢復系統的綜合解決方案,由第三方提供服務。該解決方案采用了先進的云存儲技術和備份策略,能夠實現對數據的全量備份、增量備份和差異備份。同時,通過云平臺的集中管理和控制功能,企業可以提高數據安全的防護等級,并高效配置和管理整個備份系統。
在更新云數據備份與恢復系統之前,環保企業的數據備份頻率是每周一次,數據恢復時間為6個小時,數據丟失風險較高,存儲空間利用率較低,備份和恢復操作的復雜度較高。而在系統更新、云部署后,該企業的數據備份頻率是每日一次,數據恢復時間為18分鐘,數據丟失風險較低,存儲空間利用率較高,備份和恢復操作的復雜度較低。這表明,云存儲和備份技術,極大地提高了企業數據的實時性和完整性,提高了企業業務的連續性和用戶滿意度。即使企業發生本地存儲設備故障或數據損壞的情況,也能夠快速從云端恢復數據,確保業務的正常運行。由于云數據備份與恢復系統采用了高效的存儲技術和壓縮算法,與傳統的備份方式相比,企業能夠節省大量的存儲空間成本。另外,第三方提供的專業服務,為企業通過云平臺進行集中管理和控制,提供了更好的技術支持和保障。
未來,環保企業若需擴大經營規?;驑I務范圍,可以進一步尋求與第三方服務商的深度合作,并探索智能化備份與恢復系統、集成化的安全管理與監控、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邊緣計算與分布式存儲等新型解決方案。同時,企業應密切關注國內安全法律法規的更新,以確保企業的數據備份與恢復系統符合相關要求。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安全技術在網絡安全維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其也面臨著日益嚴峻的網絡安全挑戰與多重威脅。企業應當重視計算機安全技術的實際應用價值。實際案例表明,漏洞管理、檢測防御、實時監控、備份恢復等計算機安全技術,不僅增強了企業應對復雜安全威脅的能力,還顯著降低了系統暴露在風險中的時間和影響,確保了企業業務的正常運行和用戶信息的安全。
作者單位:李濤
參考文獻
[1]金山.醫院信息系統的網絡安全維護措施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4,(12):129-131.
[2]夏亦晗.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在網絡安全維護中的應用分析[J].上海輕工業,2024,(06):138-140.
[3]吳建軍.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與維護分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4,42(11):58-60.
[4]張錦蓉,劉偉民.基于漏洞掃描的網絡安全維護策略探討[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24,36(2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