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最新一輪經貿會談于7月28日至29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長貝森特及貿易代表格里爾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協商后,雙方達成共識:雙方將繼續推動已暫停的美方對等關稅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這次中美經貿會談,從過程到結果,均呈現出積極的信號,雙方不僅就中美經貿關系、宏觀經濟政策等雙方共同關心的經貿議題開展了坦誠、深入、富有建設性的交流,而且決定將已暫停關稅再展期90天,為后續談判爭取了緩沖期,降低了中美經貿沖突系數以及全球供應鏈震蕩風險。
中美這次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經貿會談,是中美繼瑞士日內瓦經貿會談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英國倫敦經貿會談確立倫敦框架后,雙方第三次就經貿問題舉行的面對面磋商。分析此輪經貿會談,有三方面信息值得國際社會重視。
首先,凸顯了雙方堅定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的意愿。在此輪會談中,雙方均表達了繼續通過經貿磋商機制協商解決經貿領域分歧的意愿。
何立峰表示,中美雙方經貿團隊要以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為指引,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尊重各自關切,進一步鞏固共識,加深互信。
美方表示,穩定的美中經貿關系對兩國乃至全球經濟具有重要意義,愿與中方一道,繼續通過美中經貿磋商機制協商解決經貿領域分歧,推動取得更多磋商成果,進一步穩定美中經貿關系。
其次,凸顯了雙方在經貿會談中相向而行的積極態度。此輪會談雙方“繼續推動已暫停的美方對等關稅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的表述,體現了中美雙方在貿易摩擦管控上的階段性共識,雙方均不愿意讓經貿問題再惡化,均希望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進一步深化對話磋商,不斷爭取更多雙贏結果。
再次,凸顯了中美解決經貿問題復雜性的意愿。從會談內容看,雙方存在較大分歧,例如,美方要求中國減少制造業產能,擴大消費市場;中方要求取消單邊加征關稅,解除半導體禁運。而且美方試圖將俄烏沖突、伊朗制裁等議題捆綁進談判,中方明確拒絕“議題捆綁”,堅持經貿歸經貿。在這種較大分歧下,雙方能夠作出積極決定,將原本延期到8月12日的對等關稅繼續延期90天,表明了雙方即使面對復雜問題都在努力解決的意愿。
中美此輪經貿會談前夕,美歐經貿會談倉促達成協議,歐盟接受了15%輸美產品關稅(之前期待的是零關稅),全球經濟為此緊張,國際社會更將目光盯緊了中美經貿會談,擔心雙方也“談崩”。
穩定健康的中美經貿關系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為經濟增長紓壓增信,而且為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增加了更多確定性,因此國際社會期待中美經貿會談能夠有個共贏的結果。
今年5月,根據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達成的共識,美方暫停對中國加征24%對等關稅90天,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從這一舉措的效果看,美國的通脹壓力由此得到暫緩。根據布魯金斯學會測算,暫停24%關稅降低美國約0.3%—0.5%的CPI漲幅,同時緩解了美聯儲加息的壓力。再展期90天,至少讓國際社會看到了關稅政策暫時的穩定性,以及對未來穩定性的期待。
美國單方面挑起的關稅戰,對中美及全球經濟都造成了沖擊。好在3輪中美經貿會談均呈現積極的結果,希望未來最終的會談結果也是積極樂觀的。
中方對中美關系保持一貫立場,堅持穩定、健康、可持續的中美經貿關系不僅有利于實現各自的發展目標,也有利于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與穩定。希望美方在后續的經貿會談中能夠繼續同中方相向而行,早日通過平等對話協商達成共贏的結果。
來源:聚焦中國
責任編輯:張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