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發展的宏大版圖中,海洋經濟正成為熠熠生輝的關鍵篇章。
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深海科技”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到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聚焦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這片廣袤無垠的藍色領域,正承載著國家發展的新希望,開啟波瀾壯闊的新征程。
2025年上半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海洋經濟頂住壓力,生產總值達5.1萬億元,同比增長5.8%。
海洋服務業是撐起海洋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2024年,我國海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0萬億元,海洋服務業以59.6%的海洋生產總值占比成為帶動海洋經濟發展的主引擎。
海洋制造業可謂藍色經濟的“鋼鐵脊梁”。2025年上半年,中國海工裝備建造持續向全球市場進軍,以64.6%的國際新接訂單占比穩居世界第一。傳統造船業也不負眾望,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繼續保持全球領先。
伴隨政策紅利的釋放,新興產業也實現了多點突破,為藍色經濟注入新動能。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新能源等新興產業聚能起勢,海洋資源開發也走向深遠海、走向立體,深海科技從科研探索向產業化加速推進。
在這片孕育了生命的蔚藍里,開發始終與保護共生。碧海銀灘間,人海和諧的畫卷正徐徐展開。近岸海域83.7%的優良水質,24個典型海洋生態系統連續4年消除“不健康”狀態,見證著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的點滴努力。
海洋時代的大幕已然拉開。當越來越多的人踏上郵輪逐浪、走向遠海探秘、潛入深海尋蹤,萬億級藍色經濟的澎湃浪潮,正載著我們駛向更遼闊的未來。
策劃、編審 | 趙珺、林崇珍、張利娟
執行 | 《中國報道》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