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般的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以博物館里的文物為靈感設計爆款不同,賽炳坤和印玲玲走街串巷,沉浸式體驗城市的煙火氣,不僅以卡通手繪的形式創作出火出圈的《金陵繪夢圖》折頁地圖,還衍生出了系列文創產品。在與南京玄武湖公園合作后,他們漫步湖邊,觀察鳳頭白鴨、湖中蓮、后湖飛鶩等,每天靈感不斷,相繼創作出上百個文創品種,尤其是“燙頭鴨”系列玩偶,短短一年時間銷量便突破一萬件。
手繪地圖還原街區的煙火氣
賽炳坤和印玲玲都是90后,他們因南京大學而結緣。賽炳坤老家在西安,2017年,他辭去工作來到南京專心備考,第二年如愿考取了南京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在此期間,鹽城姑娘印玲玲也在備考,二人因此相識。印玲玲考研究生雖然最終沒有得償所愿,但她還是選擇在2021年來到南京生活,正好那一年賽炳坤畢業。
賽炳坤和印玲玲本科畢業后曾有過一段實習、工作經歷,接觸過西安的明清皮影藝術博物館、融創中國、萬達等視覺設計項目,參與過靈山大佛、蓮花灣景區相關文旅產品的設計,對文創產品的開發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因此,賽炳坤提出成立一個品牌工作室創業時,與印玲玲一拍即合。
他們在南京鼓樓區三條巷附近租下房子作為辦公場地,一邊創作,一邊“擺攤”,活躍在各個文化生活集市。前兩年,他們雖然成功打造出“麥寶”“咕咚的世界”等IP形象和衍生文創產品,且先后榮獲第15屆中國好創意暨全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紫金獎·第三屆中國(南京)大學生設計展、矮凳網專題設計競賽等活動的獎項榮譽,但缺乏精準的客戶和穩定的消費群體,產品也沒有商業化變現渠道。
很長一段時間,帶著設計稿和樣品拜訪客戶、主動尋找品牌間合作成為他們的日常。雖然屢屢碰壁,但獲獎被認可,至少說明創業方向是正確的。他們給自己打氣:“無論過程多么艱難,一步一步堅持下去,成功只是時間問題。”
有一次,賽炳坤和印玲玲在南京大學鼓樓校區陶谷新村附近一家咖啡館內舉辦小型手繪畫展,認識了城市更新項目的負責人。聊天中,對方提到,陶谷新村作為南京文化的一個聚集地,需要一張手繪地圖。賽炳坤想,自己在南大念書的日子里,時常從廣州路校門沿路一直走到新街口,對這一帶有著很深的感情。為自己熱愛的城市制作手繪插畫地圖,不正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嗎?
兩人立即著手準備起來。陶谷新村這條僅400米長的老巷子,兩旁密布餐館、咖啡店、甜品店和小書店,是南大學子和文藝青年出沒最多的地方之一。“我們希望將寫實與寫意的手法交融在畫面里,體現我們對這條巷子特有的理解。”賽炳坤說。
賽炳坤和印玲玲從開始構思到最終完稿這份地圖,前后花費了近半年的時間。在這半年里,他們對學校附近的街區環境進行實地考察,把具體建筑方位、店鋪類型等都做了詳細研究。同時,他們還在插畫中加入了許多有意思的生活場景:因為修地鐵而被圍擋遮起來的馬路,清早一些大媽遛著狗,學生在咖啡店和書店里交談、讀書,到了中午和晚上,還有成群結隊的學生們到小館子里吃飯……用點滴細節還原出校園周邊百態,那是書香氣和煙火氣交織的生活,并最終以“恰同學少年”命名。他們希望當人們拿到這份地圖時,可以從中看到自己生活或者去過的地方,引起情感上的共鳴。
為熱愛的城市畫一幅
“清明上河圖”
當手繪地圖完成后,賽炳坤和印玲玲有了一個更大的夢想,以《金陵繪夢圖》卷一“恰同學少年”為起點,選取玄武湖、夫子廟、中山陵、新街口等地標為主題陸續推出十卷手繪插畫地圖,組成一幅南京版的“清明上河圖”。
首卷投放到陶谷新村的部分店鋪中,供游客免費領取。這份手繪地圖深受顧客喜愛,當賽炳坤和印玲玲不斷接到問詢電話后,才意識到自己可能小有名氣了。粉絲們反饋《金陵繪夢圖》既有文藝范又有煙火氣且“小而美”,宛如一張南京的名片,特別適合來南京旅游、學習的群體。
被粉絲催更后,他們開始《金陵繪夢圖》第二卷“玄武湖”的繪制。玄武湖公園知名度高、人流量大、潮趣活動多。平常他們也會去玄武湖散步,游走在洲渚之間,漫步在橋堤之上,看人們跑步、跳舞、露營、踏青、讀書、下棋、嬉戲……黃冊庫的御貓、松鼠園的松鼠、空中的鷗鷺、水里的錦鯉,萌動可愛。菱洲的二龍戲珠,延續著南京人的快樂童年;而情侶園,不知見證了多少段動人的愛情故事……這就是他們筆下的玄武湖,與四季共頻,與山水同樂,與生活同行,他們想在這一卷更多地表現南京人的生活方式。
2023年初,歷經232個小時創作的《金陵繪夢圖》卷二“悠游玄武湖”首個篇章“櫻環洲”手繪地圖折頁終于完成,被放置在玄武湖游客中心免費發放,不到一周便被領空。
他們的創業經歷迎來一個小的“爆點”,與玄武湖公園的系列合作也是在那時敲定的。玄武湖一直沒有自己的IP,所以景區向他們拋出了“繡球”,包括免費提供場地支持他們的文創快閃店和合作開發文創產品。
2023年“五一”首日,文創快閃店剛營業便迎來客流高峰,賽炳坤和印玲玲從早上9點多開門,一直忙到晚上10點多。繪插畫的筆記本、鴨子船式樣的夾子、免費使用的印章……店內的文創產品都是他們自己設計的,產品形象來源于他們的作品《金陵繪夢圖》。店內賣得最多的就是單價20元的筆記本,一單一單累積下來,整個假期平均每天營業額能到2萬元,成為那一片區名副其實的“銷售王者”。
盡管文創店從一家開到六家,但賽炳坤和印玲玲的初衷未改,一有空,他們就騎著電動車去感受城市里的煙火氣和打動人心的各種生活小情景,為《金陵繪夢圖》下一卷做準備。同時嘗試拓寬品牌IP化運營的邊界,與CoCo都可奶茶溝通文創聯名,與南京地鐵洽談主題車廂等合作,希望讓賽炳坤工作室品牌認知度得到擴散。
在玄武湖畔發現更多驚喜
2025年初,南京玄武湖的鳳頭白鴨憑借其獨特的造型在網絡上迅速走紅,成為新晉“頂流”。它頭頂蓬蓬羽毛、形似爆炸頭的模樣,被游客親切地稱為“燙頭鴨”,相關話題在各大社交平臺引發熱議。其實,“燙頭鴨”系列文創并非因鴨子走紅后才倉促推出。早在2024年5月,玄武湖景區引入觀賞禽類鳳頭白鴨時,賽炳坤和印玲玲就敏銳地察覺到它的文創潛力。
兩人經常漫步玄武湖畔,那些有趣的場景往往不期而遇:人有“E人”,鴨也有“E鴨”。“燙頭鴨”喜歡在岸邊玩耍,還喜歡跨物種交朋友。有只“燙頭鴨”和一只黑水雞成為好朋友,每天叫它起床,一起覓食,黑水雞甚至會趴在“燙頭鴨”背上一同出游,這一幕被賽炳坤調侃為“坐真正的鴨子船”。他也以這一幕為原型,制作了“雞同鴨槳”系列明信片,生動記錄了兩個小動物之間的深厚友情。這些充滿趣味的故事,讓文創產品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商品,更成為傳遞情感與歡樂的載體。
每當找到靈感時,兩人一忙就是數個通宵。每一款設計都傾注不少心血,經常要打磨數月才能出爐。在設計“燙頭鴨”時,他們沒有對鴨子進行一比一的完全復原,而是抓住其“燙頭”這一最具特色的外形,同時將玩偶的身體進行半擬人化處理。這樣既保留了鴨子的基本特征,又賦予了產品獨特的個性,給消費者帶來了滿滿的情緒價值。
藝術來源于生活,文創更需要融入生活,賽炳坤和印玲玲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品牌能夠將城市文化與大眾真實生活融為一體,在大家心里扎根,并走向更遠的地方。
(編輯" 張建" 4457182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