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毛哲為代表的長慶油田采氣人,保護國家珍稀瀕危樹種黑格蘭,保護生態。
當西伯利亞的冷風吹過毛烏素,黑格蘭用粗壯的樹根在荒漠里書寫生命的頑強。風沙打磨著時光,黑格蘭沉默不語,卻用挺拔的身姿展示生命的光彩。
初遇黑格蘭時,23歲的中國石油采氣人毛哲不承想,這場邂逅會成為他石油歲月里最動人的和弦。他跋涉在荒漠里,和同事們一道,唱響了一曲動人的黑格蘭情歌。
初識:荒漠里的硬骨頭
來自西伯利亞的冷風在烏審旗一年吹兩次,一次吹半年。中國陸上最大的整裝氣田一蘇里格氣田就在這里。
2007年,23歲的毛哲被分配到采氣四廠作業一區綜合維修班,負責蘇里格氣田蘇6區塊天然氣井線的日常維護工作。從此,他開啟了石油生涯。
茫茫荒漠,渺無人煙。日復一日的巡檢維護工作,加上肆無忌憚的風沙,讓他漸漸心生厭煩,并一度想要逃離。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遇到了井場旁的黑格蘭。”回憶青蔥歲月,毛哲眼里閃著光。
那是2008年一個呵氣成冰的冬夜。他在睡夢中接到去井口解堵的電話。冒著嚴寒,他和維修班的伙伴利用水溫對凍堵的管線進行物理升溫解堵。完成解堵后,腳上的冬靴已被凍在井場。當他忍不住想抱怨時,看到了井口旁的黑格蘭。
“黑格蘭是國家珍稀瀕危樹種,生長周期長達800~1000年之久。它對生長環境較為敏感,不易被人工種植成活,僅少量分布在烏審旗和鄂托克旗境內。它沒有選擇環境的權力,卻能在沙窩子里活上百年。我與其抱怨環境,不如適應環境。”那一瞬間,他想通了。
自那天以后,他便把黑格蘭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柱,每天巡井都要專門去看看它,定期給它澆澆水。
樂隊:唱響那棵樹
釋然之后,毛哲想著如何在單調的巡檢維護工作之余,讓自己的生活能夠豐富一些。
他自學起了架子鼓。2009年,他和幾個同樣熱愛音樂的同事攢起了樂隊。起樂隊名時,黑格蘭的身影在大家腦海里閃過。
“黑格蘭樂隊就這么成立了。就像那些在沙地里沉默生長的黑格蘭,我們立志在荒漠上留下一些不一樣的印記。”毛哲說。
光陰在井架間流轉。巡井、澆水、練習、演出毛哲和樂隊小伙伴們在蘇里格的生活過得非常充實。他們也從作業區活動室一路唱到了草原音樂節。每當臺下有觀眾嘀咕“這名字啥意思”的時候,毛哲總會不厭其煩地解釋一遍。
隨著演出機會的增加,更多人知道了黑格蘭樂隊,知道了蘇里格氣田的黑格蘭。而隨著采氣四廠積極推行“避讓”政策,有珍稀植物生長的地方不打井,黑格蘭的名氣越來越大。不僅黑格蘭樂隊成員自發給它澆水、除蟲,而且有越來越多的采氣人加入了巡護隊。
“從只有我一個人關照黑格 蘭,到一群人自發地干這件事, 我心里特幸福。”回憶起那段時 光,毛哲面帶笑意。
守護:織就綠色的網隨著崗位調動,2010年,毛哲成了一名管理作業區安全和外協的工作人員。“這就意味著我沒有借巡井之機接觸黑格蘭的機會了。”
放心不下黑格蘭,他下班后總會騎著電動車繞道至蘇6區。他的工裝口袋里裝著一頁頁記錄紙:3月12日發現東側枝條蟲蛀,4月8日沙塵暴后3株幼苗倒伏,5月21日滴灌系統水壓異常這些觀察日記,漸漸填滿了他更衣柜最底層的鐵皮盒。
一個春日里,他在巡護路上看到了一棵“陰陽”黑格蘭——西側枝條郁郁蔥蔥,東側卻掛著枯黃的針葉。
這刺痛了他。翻開觀察日記,他發現最近3個月的澆水記錄雜亂無章:2月14日樂隊成員自發澆透,3月無人管理,4月8日他趁午休匆忙澆灌這樣的心痛持續了幾年,他卻無能為力。
2018年,毛哲被調崗至采氣四廠質量安全環保部。“終于又能為黑格蘭做點啥了。”他至今記得當時的沖動——報到當天下午就帶著測量儀重新踏勘了所有黑格蘭的分布點。連續3周詳細記錄,最終他向廠機關提出了成立志愿服務隊的想法。
于是,采氣四廠生物多樣性保護志愿服務隊正式組隊。
志愿服務隊將過去零散的養護行動轉化為標準化流程;建立牧民聯動機制,帶著蒙漢雙語的保護手冊走訪牧民,向他們宣傳黑格蘭保護知識;在電子檔案里為每棵黑格蘭設置了專屬二維碼,用手機掃碼就能看到生長數據和澆水記錄…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從一群人到一個團隊,這片荒漠正因“紅工衣”的守護,悄然織就綠色守護網。
揚名:登上國際舞臺
2024年8月15日“全國生態日”當天,中國石油第二批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在蘇6區正式揭牌。保護區面積約1.2平方千米,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5種、二級保護植物2種、內蒙古自治區珍稀林木4種,保護動植物物種100余種。
借此契機,采氣四廠蘇6區黑格蘭幼苗保護基地同步成立。280棵古樹與新生幼苗從此擁有了一片占地1800畝的保護區。安裝護欄、建立檔案、無人機巡護、衛星遙感圖像監測保護的手段逐漸豐富、健全、智能化。
作為這場生態變革的見證者,如今毛哲的身影依然活躍在生態保護前線。無論風霜雨雪,他總是帶著志愿服務隊穿梭于黑格蘭樹叢間。“不去看看我不放心。”每當有人讓毛哲歇一歇時,他總會這么說。
2024年10月21日至11月2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在哥倫比亞召開。“探索非國家主體在推進其他有效的區域保護措施(OECMs)中的自愿承諾:來自中國的本土洞見和全球視角”主題邊會,正式向全球分享了中國首批12個“中國潛力OECMs典型案例”和34個“中國潛力OECMs入圍案例”。采氣四廠蘇6區入選,成為生態保護的活教材。
切實做到“建一座氣田、留一片綠色”,為動植物提供優質的生存環境,如今,無人機巡航畫面里,紅黃相間的采氣樹與黑格蘭褐色的枝干在沙丘間交錯,昔日寸草不生的鹽堿地綠波蕩漾。這曲悠長的荒漠里的黑格蘭情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
責任編輯:陸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