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石科院深耕技術創新,將創新“金點子”快速轉化為創效“金鑰匙”。
科技成果能直接提升生產效率與資源利用率。例如,新型催化劑可縮短反應時間、降低能耗;數字化技術能實現智能工廠優化生產流程、實現降本增效;面對新能源、高端材料等新興領域需求,及時轉化特種高分子材料、氫能制備等科研成果能搶占市場先機,培育新增長點。
“將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為生產力,是石化行業驅動產業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舉措。據統計,技術轉化周期每縮短 10% ,企業利潤率可提高2~3個百分點。”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簡稱石科院)院長,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明豐表示。
科技賦能:強化企業科創主體地位
中國石油石化:李院長,您好!近年來,石科院如何發揮中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培育壯大石化行業新質生產力?
李明豐: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近年來,石科院聚焦“產業鏈 + 創新鏈”雙鏈融合,在氫能、廢塑料、綠色燃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勇擔產業鏈鏈長職責,基于未來技術突破和場景應用持續培育新興產業鏈,著力將自身打造成為創新成果與工業應用的橋梁紐帶,打通從實驗室到產業園的最后一公里。
中國石油石化:近年來,石科院在哪些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取得了突破?
李明豐:在氫能領域,石科院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分布式甲醇制氫技術、分布式氨制氫成套技術在國內率先投用,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完整掌握全套分布式制氫技術,持續為行業樹立低成本加氫站示范樣本,推動“氫進萬家”。服務氫能產業長遠發展,牽頭制定5項氫能領域系列檢測方法及采樣技術要求國家標準,開展氫能產業鏈數據平臺建設,完成平臺上線試運行。
在廢塑料領域,持續開展低值廢塑料資源化利用,自主研發廢塑料連續熱解技術,牽頭創建石化聯合會廢塑料化學循環利用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整合行業先進生產力,加快與廢塑料化學回收利用相匹配的首臺套技術裝備研發,支撐廢塑料資源化利用產業發展,在原創性、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的基礎上孵化新業態、新模式、新渠道。
在綠色燃料領域,可持續航空燃料技術助力國產大飛機C919首次加注生物航煤試飛成功,為全球航空業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石科院牽頭承擔的中國工程院重點咨詢研究項目“我國發展生物航空煤油的關鍵技術和戰略研究”,明確了我國生物航空煤油產業四條技術路線為主的發展思路。2月,中國工程院評審組認定項目綜合評價結果為“優”,研究成果將對我國生物航空煤油行業發展發揮重要指導作用。
改革破題: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速度
中國石油石化:今年是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收官之年,石科院如何通過深化改革釋放自身創新活力?
李明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功能使命性任務就是要“突出抓好以更好服務國家戰略為導向的功能性改革”。與高校等創新主體不同,企業研究院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將創新想法轉化為高成熟度技術并快速應用于工業生產。石科院將在新一輪國企改革中著重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快構建有利于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進一步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
中國石油石化:在這一過程中,石科院做出了哪些有益探索?積累了哪些經驗?
李明豐:做強內功,不斷強化自身工程化能力和中試工程化目的性,建立“研發一中試一產業化”全流程綠色通道,以今年內天津基地建成投產為契機進一步提升自身工程化研究能力,讓全院各類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讓更多技術從實驗室快速走向生產線。同時,著力提升技術經濟性,開發企業“用得起、用得好”的技術,持續研判市場需求,統籌考慮未來市場發展趨勢及其對企業盈利的影響,更加注重規劃中的盈利可能性研究,確保每一項決策都能為企業帶來長期利益。
勤修外功,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產業鏈融通帶動“領頭羊”“排頭雁”作用,進一步加大開放合作力度,依托自身石油化工分子轉化與反應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聯合業內優勢力量合力攻堅破題,圍繞傳統煉油向分子煉油轉型、低成本“油轉化”途徑、人工智能應用、原子經濟化工、新舊能源耦合利用等石油化工行業關鍵科技問題開展集智攻關,持續推動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的產業組織和產業形態變革調整,不斷孵化新業態、新模式、新渠道,實現創新加速度。
產研結合:開展實際應用創造未來
中國石油石化:石科院正在聚合產業力量集智攻關,對此您有什么心得體會?
李明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作為研發單位,“單打獨斗”埋頭研發技術是行不通的,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必須打造產學研銷全鏈條合作模式,與生產、銷售企業密切配合,摸透行業和企業的真實需求“對癥下藥”,這樣才能研發能解決企業痛點的技術。例如,4月,石科院與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簽定高端內燃機油技術成果轉化合作協議,將攜手推進內燃機油配方技術的生產應用,加強添加劑單劑領域合作,推進更多潤滑油相關產品的國產化進程,維護潤滑油產業鏈安全。
中國石油石化:石科院計劃從哪些方面發力,進一步提升人們生活的便捷度和智能化水平?
李明豐:目前,包括高性能合成纖維、合成樹脂、生物基及可降解材料等在內的低碳環保新材料廣泛用于能源、交通、機械制造、紡織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來,石科院將依托中國石化“高端聚酰胺材料制備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示范”等重大科技項目,聯合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領軍研究機構開展包括生物基共聚酰胺、熱塑性聚烯烴彈性體、CCUS吸附材料等多種低碳環保新材料合成技術研發工作,不斷拓展新材料的性能潛力和應用邊界,進一步提升其性能和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滿足不同領域的需求。同時,還將積極布局包括十二內酰胺、己二胺等綠色生產新工藝及生物基可再生2,5-呋喃二甲酸、呋喃基環狀二胺、戊二胺等新型產品,為低碳環保新材料的創新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