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兵馬俑,人們都非常熟悉,那宏大的場景讓每一位前來參觀的游客都為之震撼,但如果問你一個有趣的問題:兵馬俑千人千面,為什么都是單眼皮?這你可能就不知道了吧!如果想知道答案,95后女導游芥末可以告訴你。
芥末真名叫王鈺,1998年出生的她,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她生性活潑,總是閑不住,一到假期就到全國各地去游玩。
讀大學期間,好學上進的芥末考取了導游證。2020年畢業后,她回到西安,進入一家旅游公司工作。起初,公司安排她做輔助性導游工作,主要負責安排旅客的住宿、交通線路之類的工作,跟景點景區解說關系不大。
雖然輔助性導游的工作十分繁瑣,但芥末沒有絲毫怨言,每一項工作都力求做到讓旅客滿意,很快她就贏得了公司同事和游客的認可。不過,個性要強的芥末覺得這種四平八穩的工作不是她想要的,她更想到第一線去做一些富有挑戰性的工作。于是一年多后,她選擇加入了另一家旅游公司,做起了地接導游,帶旅行團。
與輔助性導游工作比起來,地接導游工作的難度要大得多,其他暫且不說,僅是需要講解的內容就有很多,這對于剛入行的芥末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但芥末并沒有膽怯,她對未來充滿信心。
當時,公司安排的線路有西安北線、西線、東線,芥末果斷地選擇了最富挑戰性、難度最大的東線,也就是兵馬俑到華清池這條線路。
其實,剛接手東線時,芥末對整個景區并不了解,而東線對講解人員的要求又非常高,這讓她感到了些許壓力。
在上大學之前,作為西安人,芥末對西安的歷史文化并不十分了解。有一次,她帶外地同學來西安游玩,她們提出的一些問題,芥末一個也回答不上來,這讓她感到十分慚愧,從那時起,她就有意識地關注起有關西安歷史文化的書籍,并逐漸積累了一些知識。
不過,在帶了幾次旅游團之后,芥末發現她所掌握的知識仍遠遠不夠,對于博大精深的西安歷史文化,她只是略知皮毛而已。
為盡快進入角色,芥末迅速開始補課,通過各種途徑學習相關知識。她買來《史記》《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與城》《發現秦始皇兵馬俑》《地下秦朝》等書籍,認真進行研讀,并反復觀看《百家講壇》《國家寶藏》《中國考古大會》等節目視頻和紀錄片,拓寬自己視野、豐富自己的知識庫。
除了學習相關歷史知識,芥末還研讀了很多文學類書籍,積累文學常識,平時看到描寫西安的詩句,她也會隨手記錄下來,一有時間就拿出來背誦。像李白、白居易這些大詩人描寫西安的詩,她都能信手拈來,然后融入到自己的講解里,讓游客在欣賞歷史名勝古跡的同時,更好地感受西安的文化內涵,獲得最佳的游覽體驗。
盡管如此,西安的歷史文化浩如煙海,芥末不可能全部掌握,況且兵馬俑景區的客流量非常大,芥末每天帶團,都會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們總會有千奇百怪的問題。每當這時,芥末都會保持謙虛的心態,能回答的問題,她立即回答;回答不了的,她就記錄下來,回去查閱資料,下一次講解的時候再把這些知識點用上。
一直以來,芥末都有用手機記錄生活的習慣,但凡遇到覺得對導游工作有幫助的知識點,她都會隨手記在手機里,方便隨時拿出來背誦。為了方便閱讀、記憶,她特意在手機備忘錄里建了名為“我的兵馬俑”的文件夾,里面儲存了56份文件,內容包含兵馬俑、將軍俑和三棱箭、青銅劍等各種歷史文物的知識。
因為這個好習慣,芥末積累起來的歷史文化知識越來越豐富,從而讓她的講解顯得與眾不同、新穎有趣。
2021年,為擴大兵馬俑景區的影響力,公司鼓勵導游拍攝短視頻,每拍攝一條獎勵400元。芥末覺得很有意思,便在抖音平臺注冊了“西安導游芥末”賬號,開始將自己的講解制作成短視頻上傳,但都不溫不火,并沒有引起太多網友的關注。
2023年4月的一天,芥末像往常一樣,上傳了一段題為“跪射俑”的視頻,視頻中芥末介紹:“咱們有一句話叫做‘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呢’,所以說即便經歷過地震、倒塌,這尊‘跪射俑’也沒有被破壞。別的兵馬俑在剛出土的時候都成了碎片,只有他是完好無損的。”
接著她又說道:“很多人說兵馬俑都是單眼皮,那么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確實是這樣,仔細觀察后你就會發現,沒有一尊兵馬俑是雙眼皮。”
針對這個有趣的問題,芥末給出了兩種解釋,一是單眼皮本身就是東方人最典型的特征;二是兵馬俑原來是有雙眼皮的,因為工匠在制作時,用顏料給它們畫上了雙眼皮,但后來因年代久遠,顏料脫落了,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的兵馬俑全都是單眼皮。
令芥末沒有想到的是,“跪射俑”這段短視頻很快火爆起來,短短幾天時間,這條視頻的點贊量就超過了150萬,粉絲量增加了近50萬名。游客一下記住了兵馬俑博物館的這個“幸運之星”,也記住了這位眼里放光、語言幽默的“西安導游芥末”。
在芥末的賬號里,像“秦朝統一六國后,又統一了什么?”“如果扶蘇即位,秦朝會滅亡嗎?”“司馬遷是漢朝人,他是如何知道秦始皇地宮里有什么寶貝的?”等等視頻,無一不是別開生面,讓人們在她生動有趣的講解中,輕松知曉關于西安的歷史文化知識。
芥末火了,很多游客看了她講解的視頻后,專門來到西安報她的旅行團,聽她講解西安的歷史文化。
有一次,一位父親帶著女兒來西安旅游,在聽講解的過程中,這位父親全程拿著筆記本記錄,聽完講解后他還跟芥末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認真的態度讓芥末絲毫不敢怠慢,生怕自己有講得不準確的地方。
2023年暑假期間,芥末接待了一對常年定居國外的華僑母女,據母親說,她女兒是在國外刷抖音時刷到了芥末的講解視頻,從而對西安的歷史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她們才專程來到西安,報了芥末的旅行團。
旅行結束后,那位母親在網上發了一個視頻,說她的女兒因為聽了芥末的講解,為自己身為中國人、有著中國血脈而感到驕傲,這讓芥末重新審視了自己的職業,也體會到了這份職業背后的意義。
隨著芥末火爆全網,許多媒體也開始關注她。2023年,人民日報做了一場名為“跟著古詩詞云游大好河山”的直播,芥末是第一位登場的導游,她在巍峨的大雁塔下誦讀岑參的詩句,在大唐芙蓉園講述李白、王維、王勃等唐代詩人的故事。觀眾們紛紛給她點贊,稱她不僅僅是一名導游,而且還是一位編外歷史老師。
2024年清明節期間,央視新聞頻道專門報道了芥末別出心裁講解兵馬俑的故事,并對她進行了這樣的評價:“看史書、看現場、看紀錄片,堅持多渠道多學科學習,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學識淵博、角度新穎……”
目前,“西安導游芥末”賬號已有粉絲426萬,影響力還在不斷擴大。走紅之后,芥末沒有忘記初心,“我取名‘芥末’,是希望自己能成為西安城市旅游的一劑調味料,我會繼續挖掘有趣的歷史故事,用我的講解為游客增長知識增添樂趣。”
芥末很喜歡《追風箏的人》里的一句話:“選擇你所熱愛的,熱愛你所選擇的。”她熱愛導游這個行業,認為導游不僅僅是一項工作,而且是聯結傳統文化和公眾的橋梁。“外地游客如果能通過我的講解,喜歡上兵馬俑、喜歡上西安的歷史文化,我就覺得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