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背景下,“強省會”戰略已成為推動省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作為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蘭州市在甘肅省“強省會\"戰略實施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交通運輸服務作為城市發展的基礎支撐和先導產業,其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省會城市的經濟集聚力和輻射帶動力。研究表明,高效的交通運輸服務體系能夠顯著提升省會城市的經濟首位度,促進要素資源的高效流動,強化區域經濟聯系。
一、蘭州綜合交通發展的機遇挑戰
蘭州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挑戰。隨著“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深入實施,蘭州的區位優勢日益凸顯。然而,與周邊省會城市相比,蘭州的樞紐能級呈現弱化趨勢,交通基礎設施還存在短板。
(一)從全國看,蘭州是西北國家級重大區域戰略實施的核心區,但城市樞紐能級存在弱化傾向。蘭州自秦朝以來已有兩千多年的建城史,自古就是“聯絡四域、襟帶萬里\"的交通要沖、咽喉要道和商埠重鎮,歷史上曾有絲綢西去、天馬東來的繁榮盛況。近年來,特別是近十年,隨著國家系列重大戰略深入實施,蘭州成為甘肅承載多個國家重大區域戰略的交匯區,“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在蘭州“握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蘭西城市群建設聚焦蘭州,大陸橋、京藏、西部陸海三大交通主廊道在蘭州交匯,是全國9大物流區域、10大物流通道和21個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之一,擁有西北第一個國家級新區一蘭州新區,區位優勢獨特,橋梁紐帶作用明顯。但與周邊省會城市相比,成都、重慶、西安、烏魯木齊四個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輻射能級逐年增大,蘭州的開放發展優勢、通道唯一優勢面臨挑戰,在西北乃至西部交通大樞紐的地位出現弱化傾向。
(二)從全省看,蘭州是牽引帶動全省現代化建設的主引擎,但交通高水平連通還需補強。甘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構建“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加快實施“四強\"行動,賦予蘭州全省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火車頭和主引擎的定位,鮮明提出要加快發展以蘭州為核心城市,以白銀、定西、臨夏及周邊縣城為重要支撐的大蘭州核心經濟圈。目前,其已成為全省人口、經濟、對外開放的高地,以全省 15% 的面積,布設了 27% 的公路網,承載了 42% 的人口,貢獻了44% 的GDP,逐步完善的交通圈正在引領經濟圈加速形成。然而,在蘭州綜合交通體系構建中,環蘭高速公路尚未建成,城市快速干線存在瓶頸,軌道交通網絡不完善,與提升省會蘭州吸引力、競爭力和首位度的要求還不相適應。
(三)從交通自身看,蘭州是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的樣板區,但發展的短板還很突出。隴海、蘭渝等8大鐵路干線、G6等5條國家高速和G109等9條國道交匯蘭州,擁有全省唯一的樞紐機場,蘭州黃河段實現客運通航,軌道交通貫穿主城區東西,蘭州是全省唯一具備鐵、公、機、水及城市軌道等運輸方式的城市。隨著全省“三廊六通道\"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構建和“一心兩翼、多極多點\"樞紐城市的布局,蘭州有基礎、也具備條件打造綜合立體交通網“樣板區”。但蘭州典型的狹長地形,各中心區分散,兩兩間通達距離長,城市“蜂腰”段道路網受到集束,斷面和車道數小,高速公路網密度僅為3.91公里/百平方公里,通行能力低,功能要素配置困難,影響了區際內外快速通達。
二、蘭州構建鐵公機水現代綜合交通網的實踐路徑
聚焦蘭州交通發展的機遇與挑戰,通過筑通道、強樞紐、優網絡,著力打造蘭州都市圈1小時通勤(達),蘭西城市群主要毗鄰城市間2小時通達,蘭州主城區至省內其他市州和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通達,以及快貨物流基本實現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的兩個“123”快速交通圈,發揮交通的先行突破和底盤支撐作用。
(一)外向發展筑通道。交通通道是區域發展的動脈和基礎。未來蘭州交通的發展,需要立足大蘭州東進陜豫、北達寧夏內蒙古、南接川渝、西進新青的發展定位,持續加快主通道構建,不斷提升內外聯動水平。擴能大陸橋走廊,鞏固提升既有通道能力,開辟蘭州至太原直達新通道、河西走廊北部第二新通道,更深層次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暢通西部陸海走廊,依托中歐、中西亞等西向通道和西部陸海南向通道,構建中南通道,完善南下成渝雙通道,將蘭州打造為支撐西北與西南、“一帶\"與“一路\"銜接的大樞紐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北段橋頭堡,實現“借路出海”。拓展甘青寧沿黃走廊,強化與蘭西、寧夏沿黃等城市群聯系,積極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
(二)陸空協同強樞紐。樞紐是交通物流和經濟發展的載體。蘭州作為全省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在緊抓甘肅最大機遇“一帶一路\"建設和構建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要打造形成引領全省發展的樞紐新高地,加快提升甘肅(蘭州)國際陸港樞紐能級,推進商貿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以交通強國試點項目為契機加快建設蘭州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積極申報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推進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和重點物流園區建設,研究推進蘭州鐵路樞紐優化提升工程,打造蘭州國際班列集結中心、蘭州中歐回程班列分撥中心,強力推進高速公路開口子工程,加快發展路衍經濟,將物流樞紐變為經濟樞紐,形成全省產業融合更緊密、區域輻射帶動更突出、發展特色更鮮明的樞紐經濟,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構建做出更大貢獻。
(三)綜合立體優網絡。建設高質量高水平的交通基礎設施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大蘭州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要堅持系統觀念,整體謀劃、重點突破。構建“井字型\"鐵路網,加快蘭州至張掖三四線、蘭合、西成等鐵路建設,推動蘭渝高鐵建設,構建以隴海、寶蘭、蘭新和中蘭、蘭張三四線為橫軸,包蘭、蘭州至白銀城際和蘭州至中川城際、蘭合為縱軸的\"井字型\"鐵路網。建設“米字型”
國高網,加快建設中通道、蘭永臨、蘭州北繞城東段等高速公路,盡早啟動G1816蘭州過境段和共線繁忙國高路段擴容改造,以蘭州為中心,加快形成“米字型\"國高交通網。打造“雙機場\"樞紐,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國際旅游熱地航線聯絡,謀劃推動榆中夏官營機場加載通航功能,打造航空港樞紐。構筑“復合型”水道,加快實施黃河蘭州城區段航運工程建設,結合蘭州市黃河“百里風情線”,打造集景觀、航運、旅游、休憩于一體的黃河蘭州段“黃金水道”。
三、建設交通強國甘肅先行示范區
近期,蘭州交通運輸應圍繞交通強國試點實施、城市群交通建設、城市交通擁堵治理等方向重點發力,推動建設交通強國甘肅先行示范區。
(一)高質量落實交通強國試點。交通運輸部批復甘肅省5項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2項在蘭州。一項是航空樞紐一體化發展試點,我們要聚合行業內外力量,著力構建輻射“一帶一路\"沿線、集聚國際國內要素的國際航空樞紐示范基地,創建以航空為主體、多運輸方式聯程聯運的國際物流供應鏈示范樣板,共建承接區域產業聚集和階梯式產業轉移的現代化航空樞紐經濟先行示范區,使甘肅與世界“聯得更緊、結得更好”。另一項是車路協同創新發展試點,加快G312清傅公路4 5G+ 智慧公路\"建設,實現“車、路、云、網、圖\"創新協同、深度融合,推進智慧公路和雙智城市聯動,打造智慧交通大腦、省級智慧交通產業孵化與培育基地。
(二)一體化推進城市群交通建設。城市群作為創新要素集聚、人口密度最高、產業競爭力最強、經濟效率最優的地區,要科學把準“高強度、多樣化、高頻次、強時效”的城市群交通需求特征,持續推進大蘭州和蘭西城市群交通一體化發展。多通道鏈接,提升G6、G30等高速和G309、S103等普通國省道通行容量,加快推進榆中興隆山旅游專用高速等建設,從多點多向構建跨區域縱橫向運輸大通道。多環線串聯,加快建設蘭州高速二環、三環和蘭州一西寧高速大環線,擴容G30/G22共線段,增設城市對外互通出入口,以環線高效串聯大蘭州經濟圈縱橫向路網,疏解城市對內、對外交通和過境交通壓力。多方式協同,挖潛鐵、公、機、水和軌道交通比較優勢,完善主城區10分鐘上高速、30分鐘到達鐵路樞紐、40分鐘到達航空樞紐快速交通網;加快實施蘭州站改擴建,增加動車開行能力;有序推進蘭州至榆中聯絡線、蘭州鐵路樞紐客運東環線等項目,著力解決蘭州站至西站、西站至中川城際鐵路“卡脖子\"問題。多部門合力,完善省市縣各級、各部門通力協調合作機制,根本上解決交通建設項目支撐保障要素多雜、前置手續辦理困難等問題。
(三)多維度治理城市交通擁堵。系統謀劃、分步實施、重點突破,有效提升城市動態交通能力和靜態交通容量。優化調整公交線網,靈活開辟公交車專用車道或潮汐車道,建設港灣式停靠站點。構建軌道交通網,探索城市小運量、快速化的城市軌道交通線建設,推動城市快速運轉。擴能城市快速路,分期、分段有序推進南北濱河路、西津路等交通擁堵路段或商住密集區段立體化建設,提升東西向主軸線通行能力和車流速度。實施關鍵堵點立交化,推進蘭工坪路與G212南向出口、濱河路平沙落雁段、黃河大橋與元通大橋等擁堵嚴重區段立交化改造,下功夫打通斷頭路、瓶頸路。推進靜態交通停車場布局建設,在商業中心、交通繁忙集聚點謀劃地下、地上高層停車樓布局建設,推進ETC智慧停車管理,探索累進遞增收費,以價格杠桿引導“即停即走”。推進人流車流分離,建設人員密集區、多方向車流交匯區行人天橋和地下通道建設,解決交叉口行人擠占車輛有效綠燈時間。提升智慧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加大指揮調度,加強視頻聯網,加大地磁等外場“感知設備 + 后端數據\"綜合系統分析,動態優化調整信控方案,提升智慧化管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