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的最大政治優勢就是密切聯系群眾。黨章也明確規定,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建黨100周年之際,全黨開展了黨史學習教育活動,讓廣大黨員干部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牢記群眾觀念,始終把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放在工作重心上。基于此,筆者通過回顧中央紅軍在哈達鋪密切聯系群眾的歷史史實來進一步探究實踐黨的群眾路線的價值意義。
一、中央紅軍在哈達鋪走群眾路線的具體表現
(一)中央領導帶頭開展群眾工作
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剛到達哈達鋪,就深入到當地群眾中,了解其受剝削受壓迫的狀況。看到一些貧苦農民極度困難時,毛澤東立即指示部隊用大米、白面和食鹽救濟。紅一方面軍還在戲樓前召開群眾大會,毛澤東用質樸的語言講述紅軍為什么要鬧革命,為什么要北上抗日,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什么樣的政黨,紅軍是一支什么樣的軍隊,并號召群眾積極參軍,支持革命事業。
(二)提出了聯系群眾的具體方式
哈達鋪是一個物質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這就給紅軍提供了改善伙食的條件和機會。為了加強紅軍和當地人民群眾的感情聯絡,毛澤東要求“大家要食得好”,這是紅軍長征途中恢復戰斗力、凝聚民心軍心的關鍵舉措。于是總政治部發出命令,要求各伙食單位請駐地周圍的群眾會餐,各部隊迅速準備了最好的飯菜招待群眾。一時間,全鎮男女老幼都成了紅軍的座上賓。楊定華在《從甘肅到陜西》中回憶:當紅一軍團電臺的戰士給一對年逾花甲老夫婦夾菜時,老大爺激動地說:“咱們幾十年沒有見過像紅軍這樣好的軍隊,魯大昌在這里住了幾年,不但吃不到他們的東西,反而要咱們給他們吃”。當時,平靜的哈達鋪熱鬧非凡,到處呈現出軍民魚水情深的歡樂景象。附近的小商販也聞訊趕到哈達鋪來做生意,運來了雞蛋、蔬菜和許多日用品賣給紅軍。
(三)強調聯系群眾的紀律要求
軍紀嚴明是中國工農紅軍區別于國民黨軍隊的標志,也是紅軍長征時受沿途群眾歡迎的根本原因。成仿吾在《長征回憶錄》中的記述說明了這一點:在村口,當戰士們給群眾講解宣傳紅軍政策后,他們很快就變得親熱起來,立馬跑來招呼戰士們進村,并騰挪出房子供紅軍宿營休息。當時這種情感的快速升溫也讓戰士們大感意外,因為紅軍一路走來,多次遭遇過群眾避而不見的窘境。黨中央和軍委政治部高度重視部隊紀律建設,每到一個地方都把軍紀挺在前面。在哈達鋪關帝廟召開的團以上干部會議上,毛澤東反復強調部隊紀律問題,他指示部隊應該堅持以打土豪和籌糧籌款為主,不能侵占工農的利益,這是一條鐵的紀律。紅軍離開哈達鋪駐地時,各部隊進行了衛生大檢查,其中有一個連隊把鍋臺打掃得不夠干凈,受到政治部嚴肅批評并進行了徹底整改。
隨饑餓嚴寒的折磨,戰士們身體極度虛弱。此刻,如果不能很好落實群眾路線,得不到群眾的支持和擁護,中央紅軍的處境就會更加困難。哈達鋪群眾路線的成功實踐,不僅恢復了戰士們的體力、增強了軍力,還擴大了紅軍的影響力,為塑造黨的良好形象和長征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毛澤東后來在黨的七大上總結指出:我們跟蔣介石和日本打了二十二年,主要的一條經驗是與群眾結合起來。與群眾合作得好,我們就發展;脫離了群眾,我們就會犯錯誤和失敗。
二、中央紅軍在哈達鋪走群眾路線的歷史意義 三、中央紅軍在哈達鋪走群眾路線的經驗啟示
紅軍在哈達鋪期間。通過密切聯系群眾,充分展示了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隊伍愛民如子、紀律嚴明的鮮明特征。中央紅軍在哈達鋪開展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為其順利到達陜北結束長征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一)中央紅軍在哈達鋪讓老百姓認清了國共兩黨軍隊的不同本質
哈達鋪群眾通過親眼所見和真實感受,對國民黨和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本質有了清晰認知。當地一位名叫張炯奎的清末秀才,滿懷深情地寫下了一首《詠紅軍》:“倉皇無計欲何之,正是聞風喪膽時;只道傷殘同列寇,那知仁義勝王師;人言戳掠皆虛語,自悔潛逃反失資;瞥眼雷霆驚震后,聽來一路贊揚辭。\"這是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惡行和散布謊言的深刻揭露,更是對人民子弟兵紅軍的褒揚。當紅軍走后,當地群眾還熱情傳唱著一首花兒,表達了對毛主席、朱總司令的贊譽。
(二)中央紅軍讓哈達鋪成了紅軍長征路上名副其實的加油站
哈達鋪被譽為紅軍長征路上的“加油站”,這是黨密切聯系群眾、群眾擁護黨和紅軍的結果。中央紅軍到達哈達鋪時約有八千人,一路征戰并伴黨的革命事業是為人民謀利益的奮斗事業。長征時期,哈達鋪群眾路線的核心精神就是紅軍把群眾當作親人,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紅軍的子弟情懷也得到了當地父老鄉親的熱情回報和真誠幫助。
(一)為人民服務是中央紅軍在哈達鋪走好群眾路線的根本立場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中共二大宣言提出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其中最低綱領的第一句話就是:“中國共產黨為工人和貧農的目前利益計”。這說明黨已經旗幟鮮明表明了政治立場,中國共產黨就是為勞苦大眾服務的政黨。后來毛澤東提出“為人民服務\"的概念,在《論聯合政府》一文中再次強調中國共產黨要“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回溯黨中央在哈達鋪提出做好群眾工作的要求,其實質就是踐行黨的宗旨。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基。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如果我們脫離群眾、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最終也會走向失敗。
(二)對人民群眾始終飽含感情是中央紅軍在哈達鋪走好群眾路線的靈魂
群眾路線在哈達鋪的成功實踐不僅是中國共產黨黨綱的要求,更是中國共產黨人和廣大紅軍與群眾建立水乳交融關系的情感實踐。在中央蘇區,紅軍與老百姓風雨同舟,建立了深厚情誼。在艱苦卓絕的長征途中,紅軍同樣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支持,才使得中國工農紅軍突破了國民黨的重重圍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需要解決的問題更加復雜,廣大黨員干部一定要帶著感情去察民情、解民憂、惠民生。
(三)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是中央紅軍在哈達鋪走好群眾路線的根本保證
中央紅軍在哈達鋪成功開展群眾工作,關鍵源于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毛澤東首先深入到當地群眾中了解疾苦,用質樸的語言講述勞動人民組織起來翻身鬧革命的道理。他以謙虛誠懇的態度與貧苦農民交談,展現出了共產黨人虛懷若谷的襟懷。所以,群眾路線在哈達鋪的成功實踐是黨中央正確領導的結果,也是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率先垂范落實好群眾路線的結果。毛澤東強調,“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是崇尚行動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利益,不是空話,而是持續的實踐和行動。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優良的作風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