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婚姻與家庭》雜志以溫暖文字為筆,繪就家庭幸福長卷,伴我們走過人生的每個階段。
每個月最讓我翹首以盼的,便是郵局把包裹送來的那一刻。拆開包裹,與老朋友《婚姻與家庭》雜志相見的瞬間,總是那么美好。作為20多年的忠實粉絲,我依然記得與她初次相識的日子。
那是2004年11月11日,適逢我和先生登記結婚。走出婚姻登記處,我們來到門口的報刊亭買水。圓臉、短發、富態的老板娘操著廣式普通話說:“看你們這么開心,一定是拿了證吧,早生貴子?。 蔽乙幌滦呒t了臉。趁她找零的工夫,我打量起柜臺上的雜志,《婚姻與家庭》在一眾報刊中吸引了我的眼球。老板娘眼尖,麻溜地抽出兩本帶著淡淡墨香的雜志說:“小妹好眼光,這書最適合現在的你們。”先生二話不說就付了款。
打開雜志,我掃視了一遍目錄。從婚戀到育兒再到婆媳關系都有涉獵,其中的故事很是打動我。從此,我家的雜志訂閱列表多了一份《婚姻與家庭》。她陪伴我走過婚姻的磨合期,教我如何經營婚姻,教我如何與公婆相處。2008年,兒子出生,她又成了育兒寶典。再后來,幫助我度過婚姻的迷茫期。在我混沌、能量不足時,滿滿煙火氣的文字總能投射來一道光。
二孩政策放開后,先生急切地想追生一個孩子。想到懷孕生育的漫長過程,我完全沒有動力。一天,先生躺在床上看新到的《婚姻與家庭》,不大會兒便指著一段文字說:“快看,雜志都說二孩家庭的孩子比獨生子女更容易獲得幸福感?!奔懿蛔∠壬暮宕?,加上自己也挺喜歡孩子,我咬牙開啟造人計劃,如愿生下女兒。
我奶水不足,女兒又對各種奶粉過敏。在女兒兩歲前,我沒睡過一個囫圇覺,陷入了產后抑郁。先生跟著《婚姻與家庭》學習怎樣幫助我走出來。他不再讓我輔導兒子的作業,并盡可能多照護女兒,讓我有更多時間去閱讀和運動。在先生的精心照護下,我逐步走出陰霾,女兒長得白白胖胖,兒子也和他親近了許多。
見我習慣性地要兒子讓著女兒,先生不時提醒我這是錯誤的:“《婚姻與家庭》雜志說了,應該多安撫大的,更有利于培養二孩的規則感?!痹谛^遛娃時,他也熱衷于和大家分享育兒理念。漸漸地,先生從“小花爸爸”變成了鄰居口中的“育兒達人”。每當此時,他都不忘推介“老朋友”:“多虧了老婆堅持訂閱《婚姻與家庭》雜志,讓我們在育兒路上不慌張。”
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我和先生也步入中年。好在,有《婚姻與家庭》的“新女性”“幸福榜樣”等欄目的滋養,我一直能夠保持情緒穩定,家里并沒有發生更年期撞上青春期的兵荒馬亂。
最近,雜志新推出了“養老院紀實”欄目,對于提早規劃老年生活大有裨益。先生說:“每個月只花不到一杯奶茶的錢,就能收獲貫穿一生的生活指導,買《婚姻與家庭》太值了?!贝_實,《婚姻與家庭》涵蓋年齡層非常廣。平時,我會將過刊放在小區的架子上分享給鄰居們,非常受中老年人的喜歡。
謝謝《婚姻與家庭》,感恩所有編輯,是你們的用心付出,給了我們人生道路上的指引。真心祝?!痘橐雠c家庭》雜志越辦越好,引領更多家庭走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