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王先生平日飲食偏愛大魚大肉,身高175厘米的他體重高達110千克。一次與朋友聚餐后,他突發劇烈上腹痛,緊急住進了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癥醫學一科。檢查發現,王先生的血脂水平高達正常值的40倍(正常值1.7毫摩/升),血淀粉酶和脂肪酶也顯著升高。他被確診為“高脂血癥性重癥急性胰腺炎”,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重癥醫學一科醫護團隊立即對他實行了一系列救治措施,實施了“血脂分離術”,也就是血漿置換。經過半個月的綜合治療,王先生轉危為安。
在各類疾病中,高脂血癥性重癥急性胰腺炎雖然不像感冒發熱那樣常見,但它卻有著極高的危險性,一旦發病,往往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高脂血癥:悄無聲息的健康隱患
很多人去體檢時,看到血脂檢查報告上的數字,可能只是覺得有點高,沒太當一回事。畢竟高脂血癥在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癥狀,不會讓人感到疼痛或不適。但實際上,它就像一個潛伏在身體里的“定時炸彈”。
我們身體里的血脂成分主要包括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正常情況下,它們在血液中保持著一定的平衡,為身體的正常運轉提供能量等支持。當我們長期攝入過多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像油炸食品、動物內臟,加上運動量不足、長期熬夜、壓力過大等不良生活習慣,血脂就會逐漸升高。過高的血脂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它還與胰腺炎有著密切的聯系。
胰腺炎:胰腺的“瘋狂炎癥”
胰腺是我們身體里一個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它分泌的各種消化酶,像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關鍵作用。正常情況下,這些消化酶在胰腺內是以無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的,當它們進入腸道后,才會被激活,開始消化食物。
但是,當某些因素打破了這種平衡,就可能引發胰腺炎。最常見的誘因包括膽結石、大量飲酒等。一旦胰腺炎發作,胰腺內的消化酶會在胰腺內部被提前激活,開始“消化”胰腺自身組織,引發炎癥反應。患者會感到劇烈的腹痛,疼痛通常位于上腹部,可向背部放射,還可能伴有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如果是輕度胰腺炎,經過及時治療,患者一般可以康復,但如果發展成重癥急性胰腺炎情況就不容樂觀了。
高脂血癥與胰腺炎的“致命關聯”
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是指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達到11.3毫摩/升,或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為5.65~11.3毫摩/升且血清呈乳糜狀,同時具有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通常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只有超出正常值的6~7倍,才可能導致該疾病的發生。
過高的甘油三酯會使血液變得黏稠,影響胰腺的血液循環,胰腺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就像莊稼得不到足夠的水分灌溉一樣,功能會受到影響,容易引發胰腺炎。在胰腺炎發作時,胰腺分泌的脂肪酶會分解甘油三酯,產生大量游離脂肪酸。這些游離脂肪酸具有細胞毒性,會進一步損傷胰腺組織,加重炎癥反應,使病情迅速惡化,發展為高脂血癥性重癥急性胰腺炎。這時,除了有嚴重的腹痛癥狀,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并發癥,如胰腺組織壞死、感染。炎癥還可能波及全身,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像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防治結合,遠離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
既然高脂血癥急性胰腺炎如此危險,我們該如何預防呢?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飲食上,要控制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少吃油膩、辛辣食物,避免暴飲暴食。同時,要增加運動量,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像快走、跑步、游泳等,也可以適當進行力量訓練,幫助提高身體代謝能力,降低血脂水平。另外,還要戒煙限酒,保持規律的作息,避免長期熬夜和精神壓力過大。
對于已經患有高脂血癥的人來說,除上述生活方式調整外,應定期體檢,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控制血脂。與其他病因所致的急性胰腺炎相比較,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易復發,好發于年輕人且男性多于女性。它多見于酗酒、肥胖、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日常飲食攝入較多脂肪者。此病容易發展成重癥,導致多器官功能出現嚴重問題,甚至危及生命。嚴重的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嘗試血漿置換降脂。如果不幸患上了高脂血癥性重癥急性胰腺炎,一定要積極配合治療。病情穩定后,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飲食調整和康復訓練,預防疾病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