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Driven by Standardization
WANGMiao XUDandan ZHANG Ming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Abstract:[Objective]Inthecontextofthe global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of theautomotiveindustrythepaperanalyzes thecurrentdevelopmentstatusofChina’snewenergyvehicleindustry,clarifes thetechnologicalshortcomingsandchallnges facedbytheindustryxplorestheimportanceandstrategiesoftandardzationorkforindustryevelopment,andeancesthe overallcompetitiveness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capabilityoftheindustry.[Methods]Thestudycomprehensively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and the chalenges it faces,and proposes a strategy to usestandardizationtosupportdevelopmentbasedontheactual needsofthe industry.Results]Itis pointedoutthatChina's newenergyvehicle industryhas becomeanimportantforcedueto ts market sizeand industrialchainadvantages,butthereare chalengessuchas technologicalshortcomings.Itisimportanttoclarifytheimportanceofstandardizationwork.[Conclusion] Throughstandardizationategiessuchasthologicalinoation,upportigfacityonsuction,nddustrialolgical optimization,the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can be promoted.
Keywords:new energy vehicles; standardization; industrial upgrading
0 引言
在全球汽車產業邁向綠色、低碳、智能化的新時代背景下,新能源汽車作為產業變革的先鋒力量,已逐步成為世界各大汽車強國的戰略高地。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和新能源汽車生產國,其新能源汽車產業憑借巨大的市場規模、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及日益增強的技術創新能力,不僅領跑全球,更成為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本文旨在深入探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現狀、面臨的挑戰,以及標準化工作對其“提檔增速”的助力作用,以期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不僅關系到國家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也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2。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的要求,這進一步凸顯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國家戰略中的核心地位。本文將從多角度分析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成就與挑戰,并探討標準化如何成為產業發展的加速器。
1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
1.1產銷規模與全球占比
近10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產銷規模持續擴大,全球占比穩步提升。據統計,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86.6萬輛,占全球比重超過 60% 。這不僅體現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強大競爭力,也為中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這種產銷規模的快速增長,也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形成了良性互動,為整個產業的提質增效和市場開拓提供了強大動力。
1.2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建立起結構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涵蓋了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其中,動力電池領域表現尤為亮眼,2024年全國鋰電池總產量達到了1170GWh,同比增長 24% ,在全球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5。這一成就得益于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投人和政策支持,以及企業間的緊密合作和協同創新。同時,這也表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關鍵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為產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1.3經營主體與產品認可度
中國新能源汽車經營主體眾多,包括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及跨界企業等。這些企業紛紛搶抓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機遇,設計開發出一系列高性價比的新能源車型,已得到市場廣泛認可[]。隨著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度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也在逐年提升。這一趨勢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有力的消費支撐。同時,這也反映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滿足市場需求、引導消費趨勢方面的積極作用,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的挑戰
2.1技術短板與“卡脖子”問題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雖然在規模和市場認可度上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在技術層面仍存在短板。部分關鍵核心技術,如電子控制裝置、電子圖像傳感器、智能駕駛芯片等,仍然部分依賴于國外進口]。這種依賴性不僅增加了成本,也影響了產業的自主可控能力。特別是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等核心部件的進口依賴程度高達 90% ,這成為制約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提升的“卡脖子”問題8。此外,在自主可控的開源開放操作系統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國內技術仍存在一定差距。
2.2核心部件的進口依賴
核心部件的進口依賴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也使得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議價能力受限]。這種依賴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競爭力,使得企業在全球市場中更容易受到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例如,國際貿易摩擦可能導致供應鏈中斷,影響企業的生產和銷售。
2.3產業鏈和供應鏈集群效應不足
盡管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集群效應仍有待加強[10]。這表現在一些企業雖然銷量不斷創新高,但多以政策激勵下的內銷為主,全球綜合競爭力相對較弱。產業鏈供應鏈的集群效應不足,限制了產業的整體效率和創新能力,影響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4配套設施的不完善
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離不開完善的配套設施。然而,當前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仍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依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聯盟2025年1月發布的數據,2024年,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422.2萬臺,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達1158.2萬輛,樁車增量比為1:2.7。盡管充電設施數量持續增加,但面對新能源汽車的高速增長,充電需求的“缺口”仍在不斷擴大。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的匱乏,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阻礙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3 標準化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3.1標準化工作概述
標準化工作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截至2024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及充換電領域標準已達300項,其中包括國家標準180項和行業標準120項。這一增長反映了我國在新能源汽車和充換電基礎設施領域的快速發展和標準化進程的加速。這些標準涵蓋了基礎通用、整車、關鍵總成、充電基礎設施、接口與界面等領域,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規范和指導[12]。
3.2標準化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和市場發展的影響
3.2.1標準化與政策實施的深化
標準化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確立了一套嚴格的質量與安全規范,這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明確的利益保障和產品可靠性,而且在產業政策的制定與執行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3]。政府通過這些標準來精準實施財政補貼政策,優先支持那些達到或超越行業標準的創新技術與產品。這種做法不僅激勵了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進步,而且幫助消費者識別和選擇高質量的新能源汽車,從而在市場中形成對高標準產品的需求拉動效應。
3.2.2標準化與市場競爭的促進
統一的行業標準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市場準入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減少了市場準入的不確定性,為所有參與者提供了一個公平的競爭平臺。企業在這一框架下,可以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優化,提升自身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標準化的實施還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場效率,促進產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推動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3.2.3標準化與國際貿易的融合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國際化步伐加快,標準化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國際標準的采納為中國企業進入海外市場提供了便利,加強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范圍內的推廣和應用。這不僅有助于中國企業更好地適應國際市場規則,減少貿易摩擦,而且通過國際標準的對接,提升了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全球化發展鋪平了道路。
3.2.4標準化與可持續發展的推動
標準化工作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發展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通過制定嚴格的環保標準和能效標準,引導產業向更加綠色、低碳的方向發展。這不僅符合全球氣候變化應對的需要,而且為企業贏得了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的聲譽。此外,高標準的實施還有助于推動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為實現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4標準化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策略
4.1提升技術創新成效
標準化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技術創新方面。通過加大技術與標準研發力度,可以前瞻性地布局關鍵零部件的新體系、新材料和新結構等技術攻關4]。這不僅有助于產出前沿技術成果,而且能夠突破“卡脖子”技術瓶頸,如電子控制裝置、圖像傳感器和智能駕駛芯片等。標準化的實施可以通過“專利 + 標準化”的策略推廣應用,激勵創新,同時惠及整個產業。此外,加強上游原材料、零部件與下游整車生產的標準協同,可以提升產業規模效益、降低產品生產成本,以優質技術標準引領產業生態的持續優化。
4.2引導配套設施建設
標準化工作同樣對引導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施建設至關重要。加快制定并完善充電樁、儲能設施以及配套電網改造的標準,可以解決當前存在的“充電慢”問題。按照“超快充”的最新標準對老舊充電樁進行改造,可以提高充電效率。同時,探索制定適用于不同城市場所和環境的充電樁建設標準,利用有限空間實現設施增量,以解決“充電難”問題。對于農村地區,需要研制專門的充電設施標準,加快充電樁和儲能設施的建設普及,為新能源汽車的下鄉提供保障。此外,推進換電站標準統一,激活閑置資源,共同賦能新能源汽車發展 [15] 。
4.3推動產業生態優化
標準化不僅能夠促進技術創新和配套設施建設,還能夠推動整個產業生態的優化。通過建立和完善新能源汽車及充電領域的標準體系,可以為市場準人、財政補貼、產品質量監管、檢測認證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提供關鍵依據。這些標準發揮著基礎性和引領作用,有助于提升整個產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通過標準化,可以促進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集群效應,增強企業的全球綜合競爭力,推動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4.4提升國際競爭力
標準化是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通過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中國企業能夠更好地適應全球市場規則,減少技術壁壘,增強國際市場的話語權。這不僅有助于中國品牌在海外市場樹立良好形象,也促進了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全球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通過高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中國新能源汽車能夠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推動企業深耕全球市場。
5結語
標準化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長遠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它不僅能夠提升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還能夠促進產業的規?;图夯l展,提高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標準化還能夠引導和規范市場行為,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推動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為了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建議政府和相關部門繼續加強標準化工作,制定和完善相關標準,以適應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同時,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標準化工作,通過技術創新和標準制定,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此外,應加強國際合作,推動中國標準走向世界,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國際影響力。展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標準化工作的深人實施,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實現更加快速和高質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鄒新強,吳煒,梁建龍,等.湖州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專利標準雙導航分析[J].中國標準化,2024(11):134-138.
[2]申偉,陸敏恂.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現狀與展望[J].汽車實用技術,2020,45(22):239-242.
[3]高運勝,金添陽.新形勢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國際競爭力分析[J].國際經濟合作,2021(4):65-76.
[4]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報告[R].北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4.
[5] 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2024年中國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報告[R].
[6] 李明,王磊.新能源汽車市場認可度研究[J].汽車工程2023,45(3):45-50.
[7] 張華,劉偉.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短板分析[J].科技導報,2023,41(12):78-85.
[8]王強,李娜.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進口依賴問題研究[J].國際經濟評論,2024(2):112-120.
[9]陳剛,趙敏.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優化研究[J].產業經濟研究,2023(5):67-75.
[10]劉洋,張鵬.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現狀與挑戰[J].電力系統自動化,2024,48(6):89-95.
[11]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聯盟.2024年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報告[R].
[12]王磊,李華.標準化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的作用[J].中國標準化,2024(10):56-62.
[13]張明,徐丹丹.標準化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4,44(8):123-130.
[14]李偉,王強.新能源汽車國際標準化路徑研究[J].標準科學,2024(7):45-52.
[15]趙敏,陳剛.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優化研究[J].生態經濟,2024,40(9): 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