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琢磨,餐飲業的核心競爭力到底藏在哪?環境、口味、食品安全、服務品質……想了一圈發現,這些終究成不了真正的壁壘。真正能讓餐飲企業站穩腳跟的,我認為是人力資源體系。把這套體系做扎實了,就能催生出一種自下而上的內生文化——這或許會成為海底撈未來最硬核的競爭力。
成本上,我們有兩塊大頭:一是食品安全投入,二是員工人力成本。食品安全這塊,我們現在全上了機械化清洗、切割,連洗菜水都要做到零細菌,清洗車間的溫度控制更是卡著高標準來,成本自然低不了。至于人力成本上漲,我反倒覺得是好事。我們企業的初衷就是要讓基層員工多賺錢,哪怕通過調價、壓縮股東回報,也要給員工留出足夠的收入增長空間。只要品牌立得住,售價比同行高一點,市場也能接受。
眼下制約我們的,還是人力資源等體系的短板。企業要往前走,拼的終究是軟實力,這就包括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財務、物流這些體系。這些根基打不牢,海底撈就成不了真正的品牌。要是體系本身漏洞百出,就算手里握著一堆錢瘋狂開店,也是在加速翻車。
所以我一直覺得,現在絕不是跑馬圈地的時候,得沉下心來打磨基礎體系。這么多年我始終認一個理:體系沒建好就盲目擴張,等于給企業埋雷。只有把這些軟實力做扎實了,海底撈才能真正扛得起“品牌”這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