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和市場競爭格局發生了深刻變革。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面臨著諸多挑戰,難以滿足企業快速發展的需求。業財融合是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它強調財務與業務的深度融合,同時數字化技術正好為這種融合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企業推動財務管理轉向數字化,既是應對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也是提升企業整體運營效率和價值創造能力的關鍵舉措。我們應該從多個方面深入研究業財融合背景下企業的數字化財務管理轉型,分析其重要性、面臨的困境以及有效的轉型路徑,希望能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實踐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業財融合下企業數字化財務管理轉型的必要性
現如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想要保持可持續發展,就得主動尋求管理模式的創新,業財融合這一管理理念也就應運而生。在業財融合的大環境里,企業財務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已經是必然趨勢,從多個層面來看,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在市場競爭層面上,數字化財務管理轉型對企業維持競爭力至關重要。現在數字化正飛速發展,信息的傳播異常迅速,市場的變化日新月異。以電商行業為例,線上銷售數據不斷更新,競爭對手也有可能在任何時候推出全新的營銷策略與商品。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主要依靠人工收集整理財務數據,其周期較長,效率低下,很難及時為企業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如果企業能夠進行數字化財務管理的變革,運用財務軟件及大數據分析工具,就能夠隨時獲得銷售、成本等財務數據,并準確分析市場動態和競爭對手的狀況,迅速調整產品定價和成本控制策略,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領先機。
企業決策是否科學,與數字化財務管理密不可分。數字化財務系統能夠準確、及時地提供財務信息,企業才能做出科學決策。就投資決策而言,在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中,分析投資項目的財務情況往往靠歷史數據,用人工來預測,其精準度受到一定限制。數字化財務管理能夠將內外部數據融合在一起,利用數據分析模型動態地評判投資項目的優劣。比如企業規劃投入新的生產線,數字化財務管理系統可以將市場需求預測、原材料價格走勢和行業技術發展趨勢多維度的數據相結合,分析投資回報率、風險概率等關鍵指標,為公司的投資決策過程提供強有力的依據,減少決策風險。在業財融合的大環境下,企業進行數字化財務管理轉型是必然選擇。
業財融合下企業數字化財務管理轉型的方法
搭建數字化財務管理架構
搭建數字化財務管理架構,是實現企業數字化財務管理變革的基礎性工程。傳統的財務管理架構以財務核算為主線,層級式管理、信息傳遞慢,很難滿足數字化財務管理新架構的需要。這一新架構要建立在先進的信息技術基礎上,通過數據驅動進行財務流程再造與管理模式的創新,那就需要企業建立一個一體化財務信息平臺。以一個大型企業集團為例,集團將下屬眾多子公司的財務系統集成在一起,并引進了先進的企業資源計劃(ERP),覆蓋了財務核算、預算
企業在數據采集環節,對數據的來源及準確性進行了嚴格把關,以免將錯誤的數據導入系統中。比如,某零售企業將智能收銀系統部署到各個店鋪,對商品編碼、銷售數據采集格式等進行統一,以保證銷售數據準確上傳到總部財務系統。同時建立了數據質量管理的機制,實現了數據的定期清理、校驗與更新,確保了數據的及時性與完整性。
企業應該培育一支專業的數據分析團隊或者引進外部數據分析專家,借助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技術深度分析財務數據。以一家互聯網企業為例,對其用戶行為數據及財務數據進行分析,找出特定時段內用戶消費偏好及購買能力的變化規律,并結合其財務成本數據制定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在促銷活動策劃中,依據數據分析結果準確投放廣告,實現促銷商品的優化組合,增加營銷活動的投入產出比。
企業還需要構建財務分析模型,例如財務風險預警模型和盈利能力預測模型。通過設置關鍵指標閾值,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并對潛在的財務風險進行事前預警。當財務指標觸到預警線時,系統會自動報警,公司就適時調整經營策略以預防財務危機的發生。
加強財務人員數字化能力建設
管理等諸多模塊。通過這個一體化平臺,各個子公司實時上傳業務數據,財務部門就能夠實時監控各個業務環節的財務狀況。在費用報銷流程中,工作人員可以直接向系統提交報銷申請并附電子發票及其他憑據,系統按照預設的審批流程自動推送給各級審批人,在審批人同意后,系統自動處理賬務。這樣一套流程下來,大大提高了財務工作的管理效率,降低了人為差錯的發生率。
管理模式上,要從傳統的財務管控轉型為能創造價值的財務管理模式。企業應該建立財務共享中心,集中辦理基礎財務的核算工作,減輕財務人員的工作壓力,讓他們有精力進行財務分析、風險預警和決策支持這些價值創造活動。財務共享中心能把那些重復的財務工作變成固定流程,大規模處理數據,減少人工成本。同時,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幫助下,企業能夠在大量財務數據的支持下制定新的發展戰略并優化經營業務。
提高數據治理和分析能力
數據作為數字化財務管理的核心資產,強化數據治理和分析能力是企業財務管理數字化轉型的關鍵環節。企業得先構建起完整的數據治理體系,厘清數據標準與規范,保證數據質量的同時,實現數據格式與定義的統一。
財務人員作為數字化財務管理轉型中的執行主體,必須積極提高自身的數字化能力。傳統的財務人員大多精于財務核算與報表編制,而數字化時代需要的是數字化的思維與技術。企業應建立系統的培訓計劃以提高財務人員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設置財務軟件操作、數據分析工具運用等培訓內容,幫助財務人員學會使用常見的財務軟件及數據分析軟件,如用友U8、金蝶KIS、SPSS數據分析等軟件。
培養財務人員的業務融合能力,提升他們用數字化手段支持決策的能力,同樣必不可少。多到業務一線去,了解企業的業務流程和運營模式。比如讓他們參與項目調研、合同談判,從財務角度對業務決策發表看法。評估項目投資時,財務人員把業務知識和財務分析能力結合起來,準確算出項目的投資回報率和資金回收期,給企業投資決策提供專業建議。企業也可以通過內部輪崗和跨部門的項目合作,促進財務人員和業務人員之間的溝通,培養復合型財務人才,為企業數字化財務管理的變革提供人才支持。
業財融合下,企業數字化財務管理是個系統工程,企業要站在戰略高度進行規劃。數字化轉型不只是新技術的運用,更是一種管理理念與組織文化上的轉型。企業要主動迎接轉型中遇到的種種挑戰,充分發揮數字化技術優勢,將財務和業務深度結合起來,增強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