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2019年3月8日在美國上市。敲鐘儀式結束后,有記者攔住我:“很少見創始人在上市當天這么平靜——既沒長篇大論,也沒激動到回憶創業史掉眼淚。你這份安靜,是為什么?”
若留在騰訊,財富層面的收獲或許相差無幾。但從創立富途到登陸納斯達克,全程都在和不確定性博弈。團隊里不少人是跟著我從騰訊出來的,若沒做成,我等于辜負了他們。那天敲完鐘,心里更多是如釋重負。
2019年還有個采訪,記者問:“如果給11年前的自己打個電話,想說什么?”我當時眼淚突然就下來了——其實是想叮囑11年前的自己:好好珍惜當下,千萬別出來創業。
那段路太長、太苦了。何必讓自己直面那么大的不確定性?但上市后又過了幾年,想法變了。當你真的做成一件事,還實實在在影響了人:客戶拿到了更好的投資工具和平臺,同事在這里收獲了事業,包括錢包鼓起來——這種成就感,可能是待在騰訊永遠得不到的。
公司上市時高盛是牽頭行,負責項目的董事總經理是湖南老鄉。路演到倫敦那天,他突然問:“你想過嗎?我們這幫哈佛、劍橋的,憑什么要服務你這個湖南大學的?”我愣了下,他追問時,我突然有了答案:“我讀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商學院——騰訊大學。”
“你們進哈大、劍大,先學理論再實踐。我從進騰訊第一天起,就在真刀真槍地干。”我告訴他,“騰訊本身就在高速成長,我全程參與其中。這種實戰課堂,教的東西和你們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