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顆住在黃河邊的小水滴,最愛趴在槐樹爺爺的葉子上聽故事。那天他抖著胡須說:“孩子,去村里瞧瞧人們怎么用水吧!等你回來,告訴我誰最懂得珍惜。”
春天,我蹦進王大爺的麥田,發現泥土里躺著好多裂縫。“這是大地干渴的皺紋,”住在井邊的蝸牛告訴我,“小水滴,你聽!麥苗們的根在泥土里喊疼!”我毫不猶豫地把身子擠進裂縫,聽見麥苗咕嘟咕嘟喝得歡。
夏天,我跟著張大爺的扁擔跳起搖擺舞,在他裝滿井水的鐵桶里翻跟頭。我和三百七十個小伙伴齊心協力救過張嬸家的紅薯苗,張大爺的汗珠“撲通”掉進來,我嘗到咸咸的滋味,想起他總念叨:“井水養人,可不能糟踐。”
秋天,我藏在二妮姐的葫蘆瓢里旅行。二妮姐把瓢里的水小心翼翼地分成五份:兩份澆蔥苗,兩份給奶奶煎藥,剩下一份滋潤窗臺的向陽花。
冬天,我變成冰晶趴在井沿,聽見李叔和村長商量大事:“開春就鋪滴灌帶!”他們的煙袋火星子濺到我身上,暖暖的。趁夜色,我滾進新修的水渠,和凍土下的蚯蚓約定:“等化了凍,一起去看節水灌溉站!”
現在,我躺在環保小組長小英同學的玻璃瓶里,跟著她走過槐樹爺爺跟前。“槐樹爺爺您看!”我貼著瓶壁喊,“最懂珍惜的,是把汗珠混進井水的皺紋臉,是用尺子仔細量著滴灌帶的繭子手……”槐樹爺爺的葉子沙沙響:“你要好好跟著小英,把節水經歷編成歌謠。”我蹦跳著躍進小英的毛筆尖——珍惜每滴水,守護綠色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