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家張成先生在故紙堆中清理出兩期《清鄉旬報》,這是汪偽江蘇省政府宣傳處編印的漢奸報刊,都出版于1943年。
1937年7月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兩年時間幾乎占領了大半個中國,但他們兵力不足,只能占領一些點與線。我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后迅速發展,在廣大敵占區發動群眾性游擊戰爭,敵人無法控制。于是,日軍就提出“以華制華”“以戰養戰”的方針,繼而在1941年實行“清鄉”的策略。汪精衛在日本主子的指使下,成立了一個龐大的反共軍事組織——“清鄉委員會”。汪親自兼任委員長,陳公博、周佛海兼任副委員長,由特務頭子李士群兼任秘書長并負實際責任,李的重要助手汪曼云兼副秘書長。
“清鄉”的目的是企圖全面奴化敵占區,“清剿”抗日力量,大量掠奪人力、物力、財力,以供其長期作戰。為配合“清鄉”宣傳造勢,汪偽宣傳機構先后出版了《清鄉新報》《清鄉日報》《清鄉旬報》《清鄉前線》《清鄉畫報》和《清鄉實驗特刊》等。把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美化成建立“東亞永久安定的局面”,把汪偽的“清鄉”說成是“拯救民族國家”。在第三期的一篇編者論壇《從動員民眾到民眾動員》中赤裸裸地散布這一漢奸論調:“和平建國在乎拯救將要潰亡的民族國家,可以繼續生存;清鄉在乎拯救困苦的民眾,有安定民生之實踐;友邦日本發動的大東亞解放戰,中國正式參戰在乎建設大東亞共榮圈,建立東亞永久安定的局面。所以無論和平建國,清鄉與參戰,都是為了民眾打算?!?/p>
這是什么強盜邏輯!侵略別國燒殺淫掠叫“東亞共榮”;漢奸的參戰是為了“和平建國”;“清鄉”“掃蕩”助紂為虐竟然成了“為民眾打算”。每10天出一期的《清鄉旬報》都是這種“滿紙荒唐言”。
由于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在江蘇廣袤的土地上開展靈活多樣的游擊戰,出其不意地打擊日本侵略者,因此,漢奸“清鄉”的重點自然是新四軍。
《清鄉旬報》第三期上有一篇署名烏文卿的文章《蘇北清鄉之本格建設》,就把“清鄉”真實目的說得明明白白,摘錄如下:
“游匪分子雖然非常復雜,大體上在江北有所謂共產黨的新四軍,在江南有所謂江抗軍民抗日忠救軍等。名稱不同,卻同樣是些散兵土豪流氓積匪雜拌在一起的游匪,本來就是新四軍共匪的尾巴。忠救軍名義上是重慶派員指導組織的游匪,后來忠救軍被民抗江抗所擊敗,逐漸消滅。同時江北的新四軍也把重慶勢力的韓德勤擊敗,所以當發動清鄉以前,幾乎是只剩有共產游匪在江蘇游擊,那自然應該置重點于清剿共產游匪的?!?/p>
《清鄉旬報》是徹頭徹尾的漢奸報紙,從它的字里行間我們看清了汪偽投敵賣國的丑惡嘴臉,認識到了敵人的狡猾和兇殘,也認識到了根據地軍民的頑強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