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葵一般以嫩果作為蔬菜食用,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游離氨基酸、脂類、各種維生素、黃酮類、多糖類和果膠類等成分,對消化系統、腸胃和肝臟保護等有益。在河南省,金花葵已有一定的規模種植,通常是采用露地種植的方式,結合早春在大棚內培育幼苗,以達到提前上市的目的。金花葵作為一種不間斷生長型作物,整個生育期210~240天,連續采摘時間超過150天,經濟效益顯著,是值得推廣的新型功能性保健食品,也是發展綠色食品的重要蔬菜品種。
一、土壤要求
金花葵種植應選擇環境優良、遠離污染源、地勢干燥且便于排水和灌溉的地塊;栽培土壤應選用深厚、肥沃且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壤土或沙質壤土。生產地應與主要公路保持 100m 以上的距離。
二、種子質量與用種量
種子質量需滿足種質純度 ?95% ,凈度 ?97% 發芽率 ?85% ,水分 ?8%c 。千粒質量約 42g 育苗栽培用種量約為 3kg?hm-2 ,直播栽培用種量約為(204號 4.5kg?hm-2 。
三、栽培
(一)育苗移栽
金花葵在3月末至4月初育苗,5月上旬平均氣溫在 15°C 以上才能定植,收獲期為6—10月。
(二)種子直播
金花葵直播一般于5月初平均氣溫在 15°C 以上時播種,收獲期為6月下旬至10月底。
四、育苗
育苗選擇規格為50或72的育苗穴盤,可以自己制作營養土的配方。自制營養土可使用3年未耕種的土攘和腐熟的農家肥作為原料,按照 7:3 的比例混合,確保營養土中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鉀各占 15% 。營養土混合均勻后堆放30天以上,使用前用 95% 噁霉靈可濕性粉劑 5g 與 50~100g 細土混合。或者在播種前21天在苗床土壤中施用 40% 的福爾馬林 40mL?m-2 兌水量根據土壤濕度而定,然后覆蓋塑料薄膜5天,除去覆蓋物后14天,待藥劑揮發后再進行播種。播種時,先在穴盤中鋪上2/3的營養土,剩下1/3的營養土蓋在種子上。
五、催芽
播種前可預先讓種子接受2~3天的光照和4天左右的日曬,使用 55°C 的水泡洗 15~20min ,然后將其置于 25~30°C 的環境中浸漬約 12h ,再用水沖掉表面的黏質物。之后,把經過處理的種子放在 25~30°C 的環境下催芽 48h ,直到胚芽部分顯現便可以開始種植。
六、育苗播種
將種子撒在穴位上,每穴播入2~3粒種子,用1~2cm 的基質或細土覆蓋,再用薄膜包裹起來, 5~6 天就會出土。
七、苗期管理
從種子播種到第1片真葉展開為 10~15 天,在此期間,日間環境應保持在 25~30°C ,而晚間的最低溫度不低于 15°Cc 。當幼苗開始生長時,其生長的適宜條件是:日間溫度控制在 25~30°C ,夜里則需要高于 13°C 同時地溫應保持在 18~20°C 整個過程持續40~45天,直到花朵綻放。其間忌大水漫灌。
八、壯苗標準
金花葵播種后 30~35 天,壯苗一般有3~4片真葉,株高 10~15cm ,莖粗 0.5~0.8cm ,葉子較大且無病蟲害,根系較發達。
九、播前準備
在種植前 10~15 天,結合整地,施用腐熟農家肥2.25萬 ~3 萬 kg?hm-2 ,同時添加 750kg?hm-2 的鈣鎂磷肥和 300~450kg?hm-2 的 45% 的高氮高鉀復合肥料。腐熟農家肥可以使用商業有機肥來替換,施用前將其研磨為細膩且平滑的狀態用 4500~7500kg?hm-2 0
十、播種和移栽
選擇露地直播或秧苗移栽的方式種植,當土壤溫度超過 15°C 后便可進行移栽定植。金花葵也可以與其他農作物或生育期短的蔬菜一起間作,經濟效益會更加顯著。為了保證種子均勻分布,直播需要按照規定的行距 (70cm) 和株距 (40cm) 播種,每個穴中注入充足的水分,接著將2~3顆粒種子放入其中并覆蓋 2~3cm 的泥土。也可使用專門設計的播種機器,用種量為3.9kg?hm-2 。移栽同樣依照前述的株行距離進行,定植3萬 ~4.5 萬株·hm-2
十一、間苗與中耕
在第1片真葉展開時進行初次間苗,將病弱苗清除。
在2~3片真葉展開時定苗,每穴留下1株健壯苗,達到去弱留壯的目的。沒有覆蓋地膜的,定植后應及時進行中耕松土。
十二、水肥管理
移栽7天后需視土壤情補充1次緩苗水,確保其保持適當的濕度。對于肥料的使用,應按照植物生長情況進行調整合理控制施用次數和用量。立秋后定期施加肥料,每15天施用1次肥料,每次施用尿素112.5kg?hm-2 與硫酸鉀 90kg?hm-2 ,共施肥2~3次。在整個生長期,每隔15天葉面噴施1次 0.2% 磷酸二氫鉀。為了讓幼苗更好地成長,可以采取適度調控水分的策略,以利于花蕾形成。一旦花蕾出現并結出嫩果,就要及時提供充足的水分,以便促使鮮果迅速增大。大雨后,露地栽培的金花葵應及時排出積水。
十三、培土與整枝
金花葵要經常進行中耕除草并培土,防止植株倒伏。生長前期可以采取扭葉的方法,將葉柄扭至彎曲下垂,控制營養生長。主蔓以結果為主,要及時打掉側枝及基部老葉。開花坐果期,應及時剪除已采收過嫩果的節老葉。
十四、主要病蟲害防治
根據“以防為先,全面治理”的植物保護策略,在條件許可范圍內,適度利用對害蟲防治高效且無害的低毒性和微量殘余化合物農藥,并首選農業綜合防治與生物防治等方法。
(一)農業防治
優先選用具備抗病特性的品種及未受感染的幼苗,與非錦葵科作物輪作。優化農作物的生長周期并強化田間管理,以提升植株間空氣流通的能力,確保適當的水分供給和精確的營養分配。同時,針對植物內部的氣體流動、水分供應,以及養分的精準投放等方面進行恰當的調整。定期清理雜草,徹底清除金花葵植株的遺留物并將之妥善處置。針對酸性土壤 (pH 約為6,應于冬季深翻時施用生石灰 750~1500kg?hm-2 ,以改善土壤狀況。
(二)物理防治
1.黃板誘殺。在苗期,針對蚜蟲和其他害蟲可以利用黃色粘蟲板進行誘捕,在植株群體上方 20~30cm 處放置375~450塊·hm-2 (尺寸為 25cm×40cm )。
2.誘蟲器誘殺。在野外放置間距 30~50m 、高度大于植株 20~30cm 的斜紋夜蛾專用誘蟲器。
3.燈光誘殺。選用熒光燈誘殺夜間蛾等蛾類害蟲,每 2hm2 放置1個熒光燈,以誘殺斜紋夜蛾。
(三)化學藥劑防治
在陰雨天氣時,如果葉片出現葉斑病,應在植株基部附近施用生石灰,以有效阻止病害傳播,特別是在植物基部附近。發生斑病時可用 50% 氯氰菊酯1500~2000 倍液噴施防控,用 10% 吡蟲啉1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用 50% 氯氰菊酯 1500~2000 倍液噴霧防治其他害蟲。
十五、鮮果采收方法
定植30天后,就可以著手采摘新鮮嫩果,采摘過程持續約90天。通常情況下,開花結果最早出現在第4個節點和第8個節點之間,而花朵凋落之后的第3天或第4天是最佳采摘時機(白天溫度保持在 28~32°C 夜間溫度維持在 18~20°C )。此時,嫩果的長度為2.5~4cm ,如果采摘過遲,就會導致纖維含量增加,從而影響口感。一般來說,每天至少需要采摘1~2次,然后每3~4天采摘1次。最適宜的采摘時間是在下午或晚上,直接用刀子沿著果實基部切割下來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金花葵的莖干、葉片及果實表面有細小的尖銳棘刺,因此,在采摘過程中要佩戴手套,以防受傷。
十六、包裝
一般將鮮果(嫩莢)采摘后要進行簡單包裝,包裝容器要做到潔凈、結實、透氣、無毒、無污染、無異味。依據產品的種類和規格進行分別包裝,同一包裝內需將產品擺放整齊且緊密,以免出現松散晃動。每批次產品使用的包裝和單位質量必須保持一致,誤差應小于 2%. 0包裝盒或袋子上要有明顯的標志,并標注日期。
十七、儲藏
使用塑料薄膜袋對短期冷凍保存的產品進行封裝和打包,并將其放入專門用于蔬果儲存的保鮮袋中,按照不同的種類與尺寸分門別類地儲存在特定的倉庫中。采摘后的鮮果如果不能及時裝箱運出,必須在 2h 內置于1~3°C 低溫冷庫中存儲。貨物的擺放位置要能保證空氣流動順暢且溫度恒定,避免放置任何有毒或危險物品。
十八、金花葵干花的加工
(一)金花葵鮮花的采摘
當平均氣溫達到 20°C 時,植株從4~8節開始陸續開花、結果。此時期,每天8:00—10:30,趁鮮花剛開放時及時采摘收集,并避免揚塵、蟲情污染。若要采摘未開花蕾,應提前進行。
(二)金花葵花烘干工藝過程指標
金花葵的烘干一般分為5個階段。第一階段:溫度38°C ,濕度 35% ,時長 2h ;第二階段:溫度 43°C 濕度 35% ,時長 3h ;第三階段:溫度 48°C ,濕度40% ,時長 5h ;第四階段:溫度 60°C ,濕度 50% ,時長 3h ;第五階段:溫度 75°C ,直到烘干為止。
作者簡介:謝紅敏(1977一),女,河南確山人,本科,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通信作者:徐遠美(1970一),女,河南泌陽人,本科,農藝師。
(責任編輯 劉沛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