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設施番茄果實生理性病害中,空洞果、筋腐果和臍腐果最為常見。其發病主要由溫度控制不當、光照不足及水肥運籌不科學等因素導致,相關部門需結合冬季氣候特點,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管理,給番茄營造健康的生長環境。
一、主要生理性病害
(一)空洞果
1.表現癥狀。空洞果是指番茄果皮與果肉膠狀物之間形成空隙的生理性病害果實。與正常果實相比,其顯著特征為果實表面呈棱狀凸起,果形扁平不飽滿,果皮與果肉分離明顯,內部出現空腔,漿汁稀少,整體質量較輕。
2.發生原因。一是光照與水肥不足。長期連陰及霧雪天氣致使保護地內光照匱乏,植株光合作用減弱,光合產物積累不足;或在番茄坐果后,水肥供給不足,無法滿足果實膨大所需養分,導致內部組織發育不良。二是高溫影響授粉。開花坐果期棚溫持續高于 35°C 時,花粉活性降低,受精過程受阻。在果實發育過程中,果肉細胞分裂速度加快,但因營養供應失衡,與果實整體生長節奏脫節,進而形成空洞。三是激素使用不當。若保花保果激素施用濃度過高,會干擾果實正常生理過程,導致果肉與果皮發育不協調,最終形成空洞果。
(二)筋腐果
1.表現癥狀。筋腐果多發于番茄果實膨大至成熟期,分為白化型和褐變型,冬季多為褐變型。發生初期,與正常果實相比,病果外形無明顯區別,但病果表皮下組織部分為暗褐色,隨病程進展,果實內維管束及周圍組織逐漸變為黑褐色,將其切開后可見內有黑色筋絡。
2.發生原因。一是元素供應失調,氮素肥料尤其是含銨態氮肥料施用過多,但鉀素和硼素不足。二是棚內夜溫較高且晝夜溫差較小,造成番茄植株因呼吸作用過于旺盛而徒長,果實因得不到充足的營養供應而發生筋腐。
(三)臍腐病
1.表現癥狀。臍腐病通常發生在番茄果實開始膨大但還未轉色時,初發病時病斑出現在果實頂端的臍部,初期病斑顏色暗綠,狀似水浸,后逐漸變為暗褐色,病處果肉失水收縮變成較明顯的扁平狀,其他未感病部分會提前變紅。如果棚室內濕度較高,病果往往會受到腐生菌侵染而生出黑色、粉紅色或墨綠色的霉狀物。
2.發生原因。一是鈣素匱乏。二是控水過度,番茄植株蒸騰作用較為旺盛,大量水分因被葉片帶走而導致果實頂部的細胞失水,也會導致該病發生。
二、對應管理防治技術
(一)溫度控制
保護地番茄冬季開花、坐果不良,果實出現多種生理性問題,與溫度控制不當有關。蔬菜在不同的生育期,對溫度的要求不同,番茄進入結果期后,果實中營養物質的積累受溫度的影響尤為明顯。在這個過程中,白天溫度應保持在 25~30°C ,夜晚溫度應保持在 15~20°C 這樣能促進果實的正常膨大和順利轉色。
因此,冬季一定要采取多種技術措施做好棚室的保溫、增溫工作。例如,傍晚放保溫被或草簾,不能以時間為準,而應參考棚內溫度,遇到冷空氣或寒流時,可提前下放保溫被,避免夜溫過低,造成晝夜溫差過大。溫度過低時,還須使用大棚專用增溫塊進行增溫。
(二)水肥運籌
1.合理澆水。冬季保護地番茄應避免澆大水,宜小水輕澆,提倡膜下暗灌和滴灌方式,這樣既能防止水大傷根,還能避免澆水量過大導致棚內濕度過高誘發喜濕類病害。澆水量一定要根據土壤熵情及澆水蔬菜植株的生長狀況而定,如葉片的開張角度及莖蔓的柔韌度等,避免盲目澆水。冬季澆水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陰霧雨雪天氣盡量不要澆水,晴好天氣澆水也要避免在中午時段進行,以免水溫和土壤溫度相差較大而“炸根”,應該在 10:00 前且土壤溫度在 15°C 左右時澆水,因為這個時候土壤與灌溉水的溫差較小,對根系的影響也相對較小。二是要密切關注天氣情況,以確保灌溉后最少有2天以上的晴好天氣。三是有條件的宜使用地下井水灌溉(地下水溫相對較高),也可以在灌溉前數天提前將水引入棚室內貯存,避免灌溉后土壤溫度大幅下降。四是澆水后要采取措施盡快提升地溫,及時密閉棚室,待溫度上升后再放風排濕。
2.科學施肥。由于保護地栽培的蔬菜生長周期較短,復種指數較高,所以施肥量較大且施肥頻率高。為減少肥料用量,緩解其土壤酸化和鹽漬化程度,有條件的棚室最好測土施肥,做到土壤缺什么施什么,有的放矢地施肥。同時,要注意足量施用有機肥,以增加土攘中的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為蔬菜根系營造良好的土壤環境。一是施肥要有針對性。須依據棚室內所栽培蔬菜的需肥規律施肥。茄瓜類蔬菜在進入結果期后對鉀素的需求較為旺盛,對磷素的需求量相對較少,宜選用高鉀低磷型的水溶肥。番茄在苗期對氮素需求量最大,進入花期后,氮、磷、鉀的需求比例約為 5:2:3 ;進入結果盛期后,其比例為 3.6:1.4:5 。因此,番茄在前期要施用較多的氮素肥料,進入花果期后要重施鉀素肥料。在花芽發育、開花及幼果膨大過程中,鈣、硼供應不足或偏施氮肥和鉀肥會導致生理缺硼和鈣,致使花器發育不良、果實細胞結合欠佳。因此,當植株進入開花坐果期后,需及時補充富含鈣、硼等中微量元素的葉面肥,建議每隔7天左右噴施1次。二是功能性肥料不可忽視。除施用大、中、微量元素肥料,在番茄進入大量結果期后,甲殼素、海藻酸、氨基酸和微生物菌劑等功能性肥料也不可忽視。功能性肥料具有調理土壤、刺激和促進蔬菜根系生長發育等多種功效,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加土壤中的有益菌數量,防止后期根系早衰。連陰雨雪霧天氣由于光照不足,番茄葉片難以正常進行光合作用。為激發其活力,還須根外施用具有養葉、護葉功效的葉面肥。葉面補充錳素肥料,可促進番茄葉片光合作用;補鐵,能防止葉片黃化;補硼,可以促進花芽分化和防止“花而不實”。
(三)加強光照
1.適當稀植,合理安排種植走向。蔬菜行向盡量采用南北方向,不留死角陰影。確需采用東西方向栽培的,須注意酌情加大行距。
2.加強蔬菜植株管理。番茄植株較高,要注意適時整枝打權、吊蔓、插架。進入盛果期還須及時摘除下部的老葉,避免上下葉片相互遮陰,影響光照。3.增加光照時間。在保證溫度不降低的前提下,盡可能對覆蓋材料早揭晚蓋,以增加光照時間。4.保持棚面潔凈,要經常清掃棚面,以增加透光;還要做到適時放風減少結露,提高棚膜透光率。5.掛設反光膜 (幕)。冬季將反光膜掛設在棚內離后墻約 50cm 的地方 (高度要根據蔬菜植株高度確定),能將照射到北邊的陽光反射到前面,不僅能提高棚室內的光質量,還能提高溫度。
作者簡介:張建新(1973—),男,河南遂平人,本科,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農村事業服務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責任編輯劉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