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廚爭霸賽來到辨味環節______
請比較:甲湯與乙湯內的鹽哪個多?
A.甲湯多 B.乙湯多 C.一樣多
名廚們一臉謹慎,用清水漱口后,才拿起勺子舀了點湯放入口中,閉上眼細細品味…鈴聲響起,名廚們紛紛在答題觸摸屏上選擇了C。
考官得意地瞇了瞇眼,暗道:“想過關?沒那么容易…嗯?有位選擇了正確答案A!”他不禁發問:“那么多名廚都比不過你,你是什么神仙舌頭?”
冠軍瀟灑地說:“哦,我只是看了一眼。不玩了不玩了,上班去了!”
嘗遍海洋
冠軍名叫海洋鹽度探測衛星,又稱海洋四號01星,簡稱“鹽度星”,上班地點當然是在衛星軌道啰。

讓鹽度星辨別湯里的鹽,可謂高射炮打蚊子一大材小用,人家可是能辨別全球海洋里有多少鹽的!
如果把地球的面積分成10份,海洋就占據了7份還多一點兒。我們受到海洋的影響太大也太多了,比如下雨,比如氣溫
因而人類對海洋的研究發展到了細致入微的地步。大家都知道海水咸,可人們還想知道里面究竟“放”了多少鹽。鹽在食物里是調味的,在海洋里卻另負重任。
怎么知道海洋里的鹽有多少呢?鹽度星的名字透露了奧秘:鹽度是指水中鹽的含量,通常以每千克水中含有多少克鹽來表示。
世界上每千克海水中平均有35克鹽,但實際情況并不“平均”,比如赤道附近海域鹽度較低,紅海鹽度較高。
淡了、咸了不就是“滋味”不同嗎?有什么要緊?
很要緊!鹽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大。密度大的海水會下沉,密度小的海水則會上升。地球上的大海都是互通的。下沉的海水會從底層“通道”流出去,上升的海水會從上層“通道”流出去。海水就這樣不停地運動著。
配置高妙
精確到什么程度?要確認每千克海水里面含有的鹽是35克還是34.9克,也就是要分辨出那個“0.1”
鹽度星撫了撫“眼鏡”一微波輻射計,該你發揮了,看
仔細了啊! “眼鏡”看什么?海面微波輻射亮溫數據。
亮溫會隨著海洋鹽度變化而變化,也就是說,掌握了亮溫,就知道了鹽度。

好像很簡單嘛,只要勞煩“眼鏡”望一下就行了。
域外同行一起搖腦袋:難,難!海表溫度、海面粗糙度、跟它同宗的地面微波信號等,都在搗蛋,得有多棒的眼力才能分辨出這“0.1”!

鹽度星絲毫不懼,畢竟它的“眼鏡”配置特別“頂”。這“眼鏡”涵蓋了多種電磁波波段,有的用來
增強鹽度星視力、擴大視野,這樣能對全球海洋進行大范圍的連續觀測;有的對鹽度、溫度變化特別敏感;還有的是專門對付海面粗糙度、地面微波信號的…不管風急浪高,“眼鏡”
一看就知。
這么說來,只要波段多,一眼辨咸淡?
同行又搖腦袋:要成就高精度的探測能力,全靠設計、制造、裝配中的創新性探測技術,豈是抓來一大把波段就能行的!
能者多勞
不管氣候狀況多么險惡,鹽度星都不眠不休地工作,三天可以覆蓋全球。地球上不僅有海洋,還有陸地,它洞若觀火的慧眼是不是有些浪費?
別擔心,經過陸地上空時,它會“順帶”看一下土壤的濕度,這對莊稼、林木來說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說到這兒,忽聞鹽度星歡呼道:“哦,我兄弟來了!
來者正是海洋二號衛星啊!科學家讓它們攜手,進一步詳盡探測海洋的溫度、鹽度、深度,風、波浪、洋流等情況,這對海洋的保護、開發和利用都很重要。
且看它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