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龍蝦眼
中國科學院主導的“天關”衛星首批科學成果正式發布。自發射以來,它探測到多種類型的暫現天體,并捕捉到幾例可能的新類型暫現源。如此卓越的能力得益于它搭載的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又名“萬星瞳”,也被稱為“龍蝦眼”。
看來,“視力”在太空中很重要。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看本期“腦洞大開”欄目。
02 生命科學大發展
《自然》雜志發布了中國科學家領銜發起、十八國科學家團隊聯合署名的人體蛋白質組導航國際大科學計劃白皮書。該計劃將充分結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聚力推動生命科學和人類健康事業的大發展。
03 首次 “觸摸” 太陽
最近,美國的帕克太陽探測器穿過太陽大氣層,比以往任何的航天器都更靠近這顆恒星。它在熾熱的旅行中幸存下來并向地球報告:搭載的科學儀器已成功收集相關數據。這些寶貴的數據有望重塑我們對太陽現象的認識,甚至影響我們探索其他恒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