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心理韌性作為影響運動員心理狀態和競技表現的關鍵因素,在科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數字化工具為其提升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該研究基于心理韌性理論框架,專門開發了一款面向大學生乒乓球運動員的心理訓練App。該應用整合了適應能力訓練、激勵任務設置、訓練進度追蹤和社交互動支持等多元化功能模塊,通過系統化的心理支持和個性化反饋機制,有效幫助學生運動員提升壓力應對能力。在技術實現層面,該App采用UniApp跨平臺開發框架結合Uni?Cloud云服務,確保了高效的數據交互和優質的用戶體驗。這一創新實踐不僅將心理韌性理論具體應用于乒乓球運動員的心理訓練領域,更為體育科技與心理健康服務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價值的實踐案例和理論參考。
關鍵詞:心理韌性;移動應用開發;UniApp;體育科技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5)20-0005-03
0引言
心理韌性(resilience)是指個體在遭遇逆境、困境或重大壓力時,能夠保持心理穩定、快速恢復的能力[1]。這一能力反映了個體應對挑戰和挫折時的恢復力,以及在困難面前迅速反彈的能力。在競技體育中,參與者的心理韌性是影響其競技表現和成長的關鍵因素。心理韌性理論在體育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從心理韌性量表編制,到參與者心理韌性要素的分析[2]、認知控制的研究[3]以及情感表達對運動表現的影響[4]等方面。
乒乓球作為一項技術性和心理要求較高的運動,在技術水平相當的競爭中,參與者的心理狀態常常直接影響其競技表現。比賽的勝負通常取決于參與者在心理因素影響下的臨場表現[5]。然而,現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對于參與者的身體訓練和技術提升,缺乏對其心理韌性發展的針對性支持。
隨著科技的發展,App等數字化工具逐漸成為提升運動員心理韌性的有效手段。這類工具通過實時反饋和個性化指導,能夠顯著增強參與者的心理應對能力。然而,目前針對乒乓球運動員心理韌性的數字化支持仍顯不足,亟須開發一款融合體育科技與心理學原理的數字化工具,以提供更精準、個性化的心理干預方案。
本研究旨在開發一款基于韌性理論的乒乓球運動員心理支持App。該App將整合心理學理論與前沿數字技術,通過多維度的功能模塊,幫助大學生乒乓球選手全面提升心理韌性。具體功能包括:提升應對壓力與挑戰的能力、培養積極心態、增強自信心、保持運動動機以及強化社會支持感知等。借助實時反饋和個性化指導系統,該App將為用戶提供全面的心理支持,助力他們在訓練和比賽中更好地應對各類心理挑戰,最終實現競技表現和心理適應能力的雙重提升。本研究的開展將為未來體育科技應用積累寶貴的實踐經驗和數據支持。
1設計思路
1.1需求分析
乒乓球運動心理影響App的用戶類型主要分為管理員、學生和教師三類,每一類用戶的功能需求和操作權限均有不同,具體功能如表1。
通過上述設計分析,學生端主要聚焦心理韌性訓練,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互動功能;教師端依托數據分析實現精準教學,可進行個性化指導;管理員端則全面負責平臺運維與內容安全管理。總體而言,該乒乓球運動心理影響App通過差異化的用戶功能設計,有效促進了師生互動交流:既提升了學生的心理韌性與學習動力,又為教師提供了數據化的教學支持,同時通過管理員端的系統化管控保障了平臺穩定運行與內容合規性。
1.2軟件框架設計
乒乓球運動心理影響App的師生端使用UniApp進行開發,而管理員端基于UniApp的Uni-admin模板進行設計開發,主要目的是將管理員端部署在網頁上,利用更大的界面展示空間,方便管理員進行復雜的操作,同時確保整體系統的功能性與界面風格的一致性ViewModel。整個軟件框架采用)模式,將數據模型(ModelMVVM)與界面(Model-View-(View)分離,使得數據綁定和界面更新更高效、更直觀。前端結合uni-ui和uv-ui插件庫完成組件化開發,顯著提升了系統的可維護性和擴展性。UniApp基于Vue.js架構,支持一套代碼部署多個平臺,為便于管理員操作,將管理員端部署于網頁端,師生端部署于App上。在架構層面,軟件分為前端UI、應用層、業務層、中間件層和數據存儲層五個主要部分。具體設計如下:
1)前端UI。
前端部分采用Vue.js、Scss和JavaScript作為主要技術棧,通過uni-ui和uv-ui插件庫開發用戶界面組件,構建響應式設計,滿足不同設備端的適配需求。
2)應用層。
應用層實現了用戶端和管理員端的功能,分別為:
用戶端(師生端):部署于移動端App,提供心理訓練、課程學習、任務完成情況跟蹤等功能。管理員端:部署于網頁端,基于Uni-admin模板開發,便于進行后臺管理操作,包括數據統計、內容更新、權限分配等。
3)業務層。
業務層是系統的核心部分,包含用戶管理、視頻管理、評論管理、榮譽系統、文本文檔管理、應用數據管理等多個功能模塊。這些模塊通過uniCloudserver?lesscriptQueryLanguage平臺的云函數實現業務邏輯處理)簡化數據庫操作,結合確保數據處理JQL(JavaS?的靈活性和高效性。
4)中間件層。
中間件層引入Redis緩存技術,以提高數據讀取速度和系統響應效率。同時,日志記錄和權限控制功能在此層進行處理,保障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5)數據存儲層。
數據存儲層采用MongoDB作為主要數據庫,用于存儲用戶信息、訓練進度、評論內容等結構化數據;視頻和圖片等多媒體資源通過云存儲進行管理。基于云平臺的存儲服務,確保數據的高效存儲與訪問,同時通過加密和權限控制保證數據的安全性。
系統各模塊之間通過HTTPS協議進行交互,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通過合理的分層設計與組件化開發,整個軟件框架在兼顧功能性的同時,也具備良好的擴展性和維護性。圖1展示了軟件框架的整體結構。
1.3數據庫設計
UniCloud所提供的MongoDB云數據庫以JSON格式的文檔型結構為基礎,實現了數據結構的靈活性與高度的可擴展性。MongoDB作為非關系型數據庫,相比傳統的關系型數據庫更適合動態化和半結構化的數據和頻繁的數據更新需求[6],尤其適用于本系統中管理員、教師和學生之間復雜的交互需求。
代碼關聯UniCloud云服務空間后自動連接數據庫。建立數據表的過程須嚴格遵循opendb數據表設計原則,即利用基于JSON格式的DBSchema規范創建數據表。確保設計標準化,兼顧JSON的靈活性和擴展性。
基于乒乓球運動心理影響App的軟件需求和框架設計,主要數據表的E-R圖設計如圖2所示。
2系統實現概述
2.1前端實現
前端代碼中選擇Vue3版本進行開發。為提升用戶視覺體驗,系統采用uni-icons、iconfont等圖標庫美化界面,同時通過lt;stylelang=\"scss\"scopedgt;設計局部樣式,結合SCSS預處理器實現嵌套定義和變量管理。整體設計簡潔美觀,兼顧實用性與視覺效果。前端界面通過統一的uni.request接口發送網絡請求,從云數據庫獲取數據,并在前端界面中通過v-model等指令進行雙向綁定或組件間傳值的方式動態展示。
系統功能模塊的設計緊密對應韌性理論中相應維度。用戶通過tabBar導航欄在各個模塊間進行跳轉,用戶中心模塊作用是讓用戶查看和編輯個人信息,包括訓練進度、任務完成情況和成就等級。激勵任務與獎勵模塊在學生完成任務后實時更新榮譽等級,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與信心。適應能力訓練模塊通過提供教學視頻和文章學習功能,提升學生的適應能力和學習效率。教師端的進度跟蹤與反饋模塊通過可視化反饋圖表展示學生任務完成度與預期心理狀態,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訓練效果。社交互動模塊通過彈幕功能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實時互動,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與信心。師生端和管理員端數據互通,管理員擁有最高權限,可實時監控和訪問師生端數據。
2.2后端實現
UniCloud云服務平臺簡化了開發者的數據管理工作,允許開發者專注于數據表的設計與創建。在HBuilder開發工具中選擇新建DBSchema欄創建帶有默認數據結構規范的JSON格式文件,隨后在文件中的permission欄中定義權限,并在properties中詳細配置數據表的字段信息。完成數據表的設計后上傳至對應云服務空間即可。對于視頻和圖片內容,在前端通過設置uni-file-picker組件上傳到云存儲即可。
2.3系統部署與運行
開發完成后在HBuilder開發工具中點擊發行,師生端選擇App端即可生成apk文件。而管理員端則選擇在UniCloud中托管前端網頁,并在配置路由規則時,將首頁設置為index.vue。由于管理員端用戶為開發者本人,因此無須配置域名。只需要在UniCloud的前端網頁托管界面將管理員用戶常用IP地址添加到默認域名白名單即可。
2.4核心功能示例
如圖3所示,通過用戶中心、視頻首頁和文章首頁部分界面展示系統功能與設計特點。
3討論
3.1App設計的創新性
基于心理韌性理論設計的乒乓球運動心理影響App,通過實時分析學生的心理數據,幫助教師實施個性化指導,從而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效果。App的互動功能促進了師生間的交流,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與參與感。學生可以通過適應能力訓練、激勵任務等功能模塊,自主了解自身心理狀況,提升心理韌性、學習動機與自信心。此外,采用UniApp開發的跨平臺技術方案,使得App在多個設備上的使用更加便捷,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更好的用戶體驗。結合心理學與教育技術的創新應用,該App為運動心理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實踐模式。
3.2展望與未來工作
本研究開發的基于心理韌性理論的乒乓球運動心理影響App,創新性地將體育訓練與心理干預相結合,為大學生乒乓球選手提供了心理支持和指導工具。
然而,當前的研究和開發仍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時間和資源的限制,實際的用戶測試和數據收集尚未全面展開,未來需要通過大規模的實證研究驗證App對學生心理韌性和競技表現的實際影響。此外,App的功能模塊也須結合用戶反饋不斷優化,以滿足不同層次用戶的需求。
在未來的工作中,可以探索以下方向:
完善適應能力1)優化功能模塊、自信心:進一步豐富和、動機等維度的功能設計,增加情境模擬、實時激勵等互動性和個性化反饋機制,以提升用戶體驗。
深化數據分析等技術2)對用戶行為和心理數據進行:利用機器學習深度挖掘,為師生提供更精準的個性化建議。
使用場景3)推廣多場景應用,如團隊訓練、:心理輔導課擴展App的程等,將其應用到更多的體育項目和教育領域中。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乒乓球運動心理影響App的開發為心理韌性理論在體育領域的創新應用提供了實踐參考。該App通過將心理韌性理論的多維度特性與乒乓球運動特點相結合,構建了包含激勵挑戰、實時進度反饋、社交互動等功能模塊的系統化平臺,有效支持大學生乒乓球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培養。未來,通過持續優化心理韌性訓練模塊和數據分析功能,該App有望成為乒乓球運動員心理訓練領域的示范性工具。其基于實時數據反饋的個性化訓練方案,不僅能為運動員心理狀態評估提供客觀量化指標,還將促進心理韌性理論在競技體育中的實踐轉化。此外,該App的成功經驗可拓展至其他運動項目,為體育院校建立科學化心理訓練體系提供借鑒,從而推動體育教育領域的數字化轉型進程。
參考文獻:
[1]LUTHANSF,YOUSSEFCM,AVOLIOBJ.心理資本:打造人的競爭優勢[M].李超平,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101-102.
[2]李濤,劉禮艷,劉電芝.運動員心理韌性問卷編制與應用價值[J].體育與科學,2015,36(5):103-111.
[3]李濤,劉禮艷,劉電芝.世界級水平冠軍運動員的心理韌性要素分析及其相互關系[J].體育與科學,2015,36(3):98-107.
[4]楊文禮,翟豐,高艷敏.心理韌性與基本心理需求:影響運動員情感表達與運動表現的因素及中介效應檢驗[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20,37(4):488-496.
[5]陳湛炳,曾振豪,云瓊青.中國乒乓球運動員心理訓練方法體系的系統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1996,32(3):58-62,65.
[6]雷德龍,郭殿升,陳崇成,等.基于MongoDB的矢量空間數據云存儲與處理系統[J].地球信息科學學報,2014,16(4):507-516.
【通聯編輯: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