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格式:,.文化浸潤與職業賦能:POA視域下空乘專業英語教學的文化融合路徑探究[J].藝術科技,2025,38(9):98-100.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5)09-0098-03
1研究背景與意義
1.1高等教育育人體系改革的時代要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高校課程需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充分發揮各類課程的育人功能[1]。在全球化進程加速的背景下,外語教育不僅是培養語言技能的重要途徑,更是文化傳承與價值觀塑造的重要載體。民航行業作為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對空乘人員的政治素養與文化傳播能力具有特殊要求。空乘人員入職前需通過嚴格的政審流程,且在國際航線服務中承擔著傳播中國文化、展現國家形象的重要使命。近年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對傳統文化內容的考查比重逐年遞增,這也對高校英語教學的文化內涵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1.2空乘英語教學的特殊性與文化使命
空乘專業大學英語系列課程具有鮮明的職業特色,其不僅是語言學習的平臺,更是連接中西方文化的橋梁。隨著民航運輸國際化程度不斷加深,國際航線乘客數量持續增長。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計中國國際客運量將在2025年底前完全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2]。在客艙服務場景中,空乘人員往往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乘客,需使用英語準確傳遞中國文化元素,避免因文化差異導致誤解。
2理論基礎與文獻綜述
2.1外語教學中文化育人的理論框架
楊金才指出,“外語教學在引入西方文化時,需進行意識形態甄別與文化價值鑒別,避免盲目接受外來文化,應強化本土文化的主體地位”[3]。文秋芳提出的育人理論框架強調,教師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通過巧妙設計教學活動,實現文化價值的自然滲透[4]。這些理論為空乘英語教學提供了重要指導,即教學過程中既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又要引導其以批判性思維看待文化差異,從而增強文化自信。
2.2民航英語教學的文化實踐現狀
在民航英語教學研究領域,吳曉亮在民航英語ESP課程中提出“重構教學內容”理念,主張將語言學習與中國民航實踐相結合[5]。王艾在飛行英語閱讀課程中融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索課程育人新路徑[6]。然而,現有研究多聚焦于通用民航英語教學,針對空乘專業英語教學中傳統文化與職業場景深度融合的研究相對匱乏,尤其是如何將傳統文化元素精準融入英語教學,仍是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因此,本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如何系統性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人空乘專業英語教學,以構建一個既能增強職業語言能力,又能提升文化自信的教學模型。
3融合路徑的構建與實踐
3.1教材內容的文化挖掘與職業轉化
以《E英語教程》第一冊第三單元“CulturaltraditionsinChina”為例,深人挖掘該主題單元中的文化育人資源。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中,龍的形象存在顯著差異。在中國文化中,龍是吉祥、尊貴與權威的象征,歷經數千年發展演變,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如遼寧阜新查海遺址中用石塊擺成的龍形,距今約8000年,充分顯示了龍在中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在西方文化中,早期龍多以負面形象示人,《圣經》中的龍是邪惡的化身,在藝術作品中常見的“貝奧武夫屠龍”故事便是典型體現。隨著文化交流的深入,西方現當代影視作品中龍的形象也逐漸多元化,出現了一些善良、可愛的形象,如《馴龍高手》《花木蘭》中的龍。
在職業素養融合方面,結合春節期間執飛航班的實際場景,要求學生撰寫春節主題廣播詞。春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2023年11月30日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通過此任務,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強化其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傳播意識,使其在未來的客艙服務中更好地向國際乘客傳遞中國春節文化的魅力。
3.2教學模式創新:POA導向的三位一體育人體系
3.2.1驅動環節:創設真實職業場景任務
以客艙服務真實需求為導向,設計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例如,布置“用英語撰寫春節主題客艙廣播詞”任務,要求學生在廣播詞中融入春節習俗(如貼春聯、包餃子)、文化寓意(如團圓、祈福)等元素,同時特別融入龍文化相關內容,如介紹中西方龍形象的差異、提及“Loong”這一為了更準確區分中西方龍而采用的譯法、講述舞龍活動(dragondance)等,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英語表達的學習需求,明確學習目標。
3.2.2促成環節:搭建文化學習支架
文化話語素材方面,可為學生提供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符號的英語表達模板,如“DragonBoatFestival(端午節)”“theChinesezodiac(十二生肖)”等,并詳細講解詞匯背后的文化內涵。對于龍文化,著重講解“Loong”與“Dragon”的區別,“Loong”專指中國文化中吉祥、尊貴的龍,以避免因文化差異導致的誤解。同時介紹課文中出現的與龍相關的詞匯短語,如“descendantsof the dragon(龍的傳人)”“dragonrobe(龍袍)”等,讓學生深入理解其文化意義。此外,組織學生對比中西方節日文化價值觀差異,以圣誕節與春節對比為例,引導學生從節日起源、慶祝方式、文化寓意等方面進行文化對比分析,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文化認知框架,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對比龍的形象時,深入探討中西方龍在外形、象征意義等方面的差別,如中國龍通體修長,具有鹿角、蛇身、鷹爪等特征,象征著吉祥、權威、豐收、財富與力量;西方龍有翅膀且會噴火,常被視為邪惡、貪婪的代表。通過這樣的對比,讓學生更清晰地認識到文化差異。
3.2.3評價環節:多元立體評價體系
構建“學生自評 + 小組互評 + 教師點評 + 行業反饋”的多元評價體系。利用“學習通”平臺實現即時反饋,評價指標涵蓋語言準確性( 30% )、文化解釋合理性( 40% )、服務場景適配性( 30% )。邀請民航企業乘務培訓師或院校雙師參與教學評價,從實際工作需求角度對學生的文化傳輸能力進行打分,確保教學評價的專業性與實用性。
3.3職業場景中的文化傳輸能力培養
在客艙廣播詞的文化點睛創練中,注重文化翻譯技巧與職業規范的結合。要求學生在撰寫廣播詞時,既要準確翻譯、傳遞文化信息,又要符合客艙服務語言規范。以下為融人基于文本挖掘的龍文化和春節文化元素后,學生創作的春節主題客艙廣播詞案例:
Dearpassengers,As we descend,witness the symbolic descendantsofChina's5,OoO-yearheritage:the Loong!Freshly inscribed on UNESCO'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this Spring Festival celebrates the noble Loong—a divine creature with antlersand eagle claws,embodying fortune and power. Unlike Western fire-breathing dragons,ourLoong blesses streets with vibrant dragon dancesforprosperity.Red couplets oncabindoors radiate good luck,honoring family bonds.May this UNESCOrecognized festival bring you boundless joy!
Happy Spring Festival fromall of us!
通過教學練習,學生能夠熟練撰寫融合春節、端午、中秋等節日元素以及龍文化等特色傳統文化內容的客艙廣播詞,有效增強語言應用能力與文化傳播能力。
4實踐效果與反思
對空乘專業168名學生進行一輪教學實踐后,以語言測試、情景模擬考核等方式對教學效果進行評估,發現學生在傳統文化相關英語表達測試中,準確率從實驗前的 62% 提升至89% ,對于龍文化相關的英語表達,如“Loong”“descendantsof thedragon”等能準確使用。以前機械翻譯“舞龍”為“dragondance”,現在會解釋“Loongdancesymbolizesagriculturalsociety'sprayerforrainfall”。文化自信方面, 85% 的學生將“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視為職業核心技能,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顯著增強。在跨文化溝通模擬中,學生主動運用文化知識進行交流的比例從 35% 提升至 78% ,尤其在介紹中國龍文化等特色傳統文化時,表現出更高的積極性與自信。職業能力也是重要一環,通過民航企業參與的實踐考核,學生在客艙服務中文化傳輸能力評分較傳統教學班級提升 20% ,能夠更自然、準確地在服務中傳遞中國文化。
5結語
空乘專業大學英語教學與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是適應高等教育育人需求與民航行業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通過教材文化挖掘、教學模式創新與職業場景實踐,構建起“語言能力一文化自信一職業發展”三位一體育人體系,實現了語言教學、文化浸潤與職業培養的有機統一。未來,需進一步深化“黨建 + 文化育人”協同機制,加強校企合作,將更多真實客艙服務案例融入教學,持續優化育人模式,為民航強國建設培養兼具語言能力、文化自信與職業素養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點(教高司函[2020]1號)[EB/OL].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03-03)[2025-03-19].http://www.moe.gov.cn/s78/A08/tongzhi/202003/t20200303_428991.html.
[2]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IATA forecasts fullrecoveryofChina'sinternationalair travelbylate 2O25[EB/OL」.IATA,[2024-06-24].https://www.iata.org/en/pressroom/0624.
[3]楊金才.外語教育“課程思政”之我見[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20(4):48.
[4]文秋芳.大學外語課程思政的內涵和實施框架[J].中國外語,2021(2):50.
[5]吳曉亮.民航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J].民航學報,2021(5):98.
[6]王艾.民航英語課程思政現存問題與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2(3):126.
[7]UNESCO Press Release:Eleven elementsinscribed onUNESCO'sLists of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Z].PRESS-2024-287,202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