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格式:聞妹然,.科技創新驅動下南京金箔文創產品開發模式構建研究[J].藝術科技,2025,38(9):52-54.
中圖分類號:TB47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5)09-0052-03
南京金箔鍛制技藝是南京特種傳統手工技藝,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深入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強化重要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弊鳛槲覈沁z傳統技藝的重要載體,構建南京金箔文創產品開發模式有利于推動南京金箔的活態傳承與發展。通過對南京金箔資源的深度開發,拓展其社會價值、文化價值、經濟價值。在科技創新驅動下構建南京金箔文創產品開發模式,對企業指導生產實踐、打造南京特色文創產品具有重要意義。
1南京金箔文創產品開發的基礎與現狀
1.1南京金箔文創產品開發基礎
南京金箔作為南京地方傳統手工藝,其歷史可追溯至東晉時期[1],至今已有1700余年。2006年,南京金箔鍛制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南京金箔鍛制技藝獨特,憑借匠人的精湛技藝,經過黃金配比、化金條、壓延、做捻子、落金開子、沾金捻子、打金開子、裝開子、炕炕、打了細、出具、切金箔十二道工序,最終形成“薄如蟬翼、軟似綢緞、輕若鴻毛”的金箔制品。這一工藝不僅體現了中國傳統手工技藝的高超水準,也為文創產品開發奠定了工藝技術基礎。南京金箔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集群,以南京金陵金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支柱型高新技術企業,具備規?;a能力,從原材料供應到成品加工,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業鏈,為文創產品開發提供了堅實的產業支撐和資源保障。
1.2南京金箔文創產品開發現狀
當前,金箔文創產品開發存在創意同質化、文化內涵不足、特色不鮮明等問題[2]。文創產品類型較少,功能較為單一,缺乏與現代生活場景的深度融合,難以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并滿足消費市場多樣化需求,未建立起金箔文創產品開發策略,導致金箔文創產品市場競爭力不足[3]。在設計風格上,缺乏對現代審美及設計趨勢的把握,顯得陳舊、老套,難以吸引年輕消費群體。此外,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對非遺金箔的設計創新應用不足,未能充分挖掘金箔在更多領域的可能性。在市場銷售方面,南京金箔文創產品主要依賴線上電商平臺與線下門店和旅游景區銷售,對金箔文創產品的營銷推廣不足,導致產品市場認知度和影響力較低。
2創新驅動下南京金箔文創產品開發的影響因素
2.1技術創新因素
技術創新是推動南京金箔文創產品開發的核心動力。在文化展品展示與傳播方面,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技術讓非遺不再停留于文獻資料、圖片等二維的靜態展示,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動態展示,更顯生動逼真[4]。通過AR技術掃描金箔文創產品,可呈現產品背后的歷史故事和制作工藝,增強數字化產品的文化附加值和趣味性,為消費者提供沉浸式文化體驗,有助于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擴大受眾面和傳播范圍。
將基于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的體驗式設計理念融入南京金箔文創產品開發中,使消費者在商業活動過程中獲得美好的體驗。一方面,體驗式金箔文創產品設計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活化創新,可以有效避免商品同質化,助力金箔文化在廣大群體尤其是新生代青年群體中得到廣泛傳播;另一方面,體驗式文創產品設計具有良好的互動性,可以讓消費者在體驗過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南京當地的歷史文化。
2.2設計創新因素
設計創新直接影響金箔文創產品的市場競爭力?,F代文創設計理念強調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審美相結合,地域特色是文創產品最有力的支撐,是保障文創產品實現“非同質化”的重要手段[5]。通過提煉南京金箔的工藝特色、紋樣圖案等文化符號,運用簡潔、時尚的設計語言進行再創作,使產品既保留傳統文化韻味,又符合當代消費者的審美需求。此外,人性化設計也十分關鍵,在產品功能設計上,需充分考慮消費者的使用場景和需求,開發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的文創產品。同時,跨界設計合作能夠整合不同領域的資源和創意,為金箔文創產品注入新的活力。例如,與時尚設計師合作推出金箔元素的玩具、服裝、配飾,與科技企業合作開發智能金箔文創產品等,拓展產品的應用領域和消費群體。
2.3市場需求因素
市場需求是驅動南京金箔文創產品開發的導向。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對文創產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物質層面,更注重產品的文化內涵、情感價值和個性化體驗。年輕消費群體成為文創市場的主力軍,他們追求新穎、獨特、具有互動性的產品,對傳統文化的創新性表達有更高的期待。因此,南京金箔文創產品開發需深入研究消費者需求變化趨勢,精準定位目標市場,對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群進行準確的市場劃分,開發滿足不同消費群體需求的產品。
此外,市場競爭態勢也對產品開發具有重要影響。當前文創市場競爭激烈,各類文創產品層出不窮,南京金箔文創產品需通過差異化競爭策略,突出自身特色和優勢,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關注政策導向和行業發展趨勢,如國家對非遺保護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支持政策,以及文旅融合、數字經濟等行業趨勢,為產品開發提供了政策和市場依據。
3南京金箔文創產品開發模式的構建原則與要素
3.1構建原則
文化傳承與創新相結合原則:南京金箔制作工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千年歷史底蘊。在開發文創產品時,需以傳統鍛制、貼金等工藝為基點,通過建立非遺技藝數據庫、培養傳承人等方式保護傳承。同時,借助現代設計理念與數字技術進行創新,比如將金箔與南京云錦、秦淮燈彩等本土文化IP融合,開發潮流飾品、數字藏品,賦予產品新的時代特征,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以消費市場為導向原則:通過問卷調查、大數據分析等手段,精準把握消費者對金箔文創產品的審美偏好、功能需求和價格敏感度。針對年輕群體開發便攜、個性化的文具、美妝周邊;面向禮品市場推出高端定制化的家居裝飾、商務禮品。同時,關注文旅融合、國潮興起等市場趨勢,將金箔文創融入旅游線路,開發具有紀念意義的伴手禮,確保產品兼具文化效益與經濟效益。
多元協同合作原則:整合政府、行業、企業、科研院所等多方資源,形成協同創新合力。政府通過政策扶持、資金引導“輸血”,如設立文創產業專項基金;行業與企業發揮市場主體作用“造血”,負責產品生產與營銷;科研院所提供“智力”支持,開展技術研發與人才培養。各方通過共建產學研平臺、聯合攻關項目等方式,推動南京金箔文創產品開發模式的構建和完善。
3.2構建要素
南京金箔的產品開發需融合多重要素。在文化層面,文化元素是文創產品的核心[6],深入挖掘其歷史文化內涵、傳統工藝特色與非遺文化符號,將之作為核心元素,為產品注入獨特文化價值。技術方面,整合數字化技術、智能制造、虛擬現實等現代科技,提供技術支撐,提升產品科技含量與創新水平。設計領域,培養和引進專業設計人才,組建創新設計團隊,運用現代設計理念與方法,推動傳統文化元素和現代設計有機融合。市場維度,建立市場調研與反饋機制,及時把握市場需求變化和消費者反饋,優化產品定位與營銷策略,增強市場適應性和占有率。通過多要素協同發力,助力南京金箔在文創領域煥發新的生機,實現金箔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與創新發展。
4創新驅動下南京金箔文創產品開發模式的構建
4.1基于技術融合創新的產品開發模式構建
聚焦區塊鏈、AR/VR、3D打印等前沿技術與金箔工藝的深度融合,突破傳統文創邊界。通過發行金箔工藝數字藏品,將動態金箔紋樣鑄造成NFT,購買者不僅可獲得數字所有權,還能解鎖實體金箔紀念品,實現虛實價值互通;在產品包裝或展示場景中嵌入AR二維碼,用戶掃描后即可觀看金箔鍛制技藝的虛擬展演,增強互動體驗。此外,借助元宇宙與3D打印技術,搭建虛擬“金箔工坊”,用戶可在虛擬空間中模擬打箔、設計個性化金箔飾品,并將創作成果轉化為具有金屬質感的3D打印實物。該模式以技術為橋梁,既保留金箔工藝的文化底蘊,又賦予其科技魅力,精準觸達年輕消費群體,同時拓展了金箔文創的傳播渠道與商業形態,為非遺工藝的現代化傳承開辟新路徑。
4.2開發模式的具體內容
通過多維度技術應用實現金箔文創的突破與發展。在區塊鏈與NFT技術應用上,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為每一件金箔文創產品生成唯一數字身份憑證,從原材料、工藝制作到成品銷售,全流程信息上鏈,消費者掃碼即可追溯產品“身世”,提升信任度。同時,打造金箔主題NFT數字藝術藏品,如將金箔工藝大師的創作過程制作成動態NFT,購買者可通過虛擬展廳360度欣賞細節,憑借藏品還能參與線下金箔工藝體驗活動。在AR/VR技術融合方面,開發AR金箔藝術互動應用,用戶掃描金箔書簽、飾品等產品,手機端便會呈現出古代匠人打箔的虛擬場景,或展現金箔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應用演變;而VR技術則可搭建沉浸式金箔工坊,讓用戶仿佛置身其中,親手“操作”金箔制作,增強文化體驗感。
5結語
南京金箔文創產品開發需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構建“技術賦能、設計創新、市場導向、多元協同”的現代化模式,破解產品類型單一、設計陳舊、市場輻射力不足等瓶頸。技術融合創新成為破局關鍵:通過區塊鏈實現產品全流程溯源,賦予數字身份;利用AR/VR技術打造沉浸式工藝體驗場景;借助3D打印優化生產,推動傳統工藝與現代制造結合,提升科技附加值與用戶參與感。設計創新需要突破傳統紋樣束縛,將金箔工藝與南京地域文化符號融合,通過跨界合作開發智能飾品、文化文具等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的產品,以現代設計語言實現傳統文化的年輕化表達。市場層面,需精準分層客群,針對年輕群體推出便攜化國潮單品,面向禮品市場開發高端定制產品,結合文旅融合打造場景化伴手禮,并強化整合營銷以提升品牌影響力。多元協同機制是模式落地的保障:政府政策扶持、企業主導生產、科研院所提供智力支持,形成“保護一創新一轉化一傳播”鏈條。該模式為南京金箔及同類非遺項目的活態傳承提供了實踐范式,未來可進一步探索元宇宙、AIGC等技術融合,深化“非遺 + 數字生態”的創新維度。
參考文獻:
[1]劉舟.南京金箔工藝研究與技藝傳承的再思考[D].濟南:山東藝術學院,2016.
[2」朱云峰.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金箔文創產品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2,43(22):341-349.
[3」趙龍梅.南京非遺金箔文創產品創新設計方法研究[J」:天宮,2025(2):72.
[4」李青長.虛擬現實技術在非遺文化傳承中的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3,44(18):337-340.
[5」翁宜汐.地域性文創產品設計產業發展芻議:基于SWOT模型下的策略分析[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8(4):201-205.
[6」周美玉,孫昕.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0,41(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