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讓人民群眾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這充分體現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民生為大”的價值取向。
暑期,地處祖國北疆大興安嶺地區的漠河市憑借“北極”獨特風光勾勒“詩與遠方”,迎來旅游高峰。茂密的林海、清新的空氣、適宜的氣候,讓游客遠離城市喧囂,盡情享受大自然的饋贈。在北極村,特色民宿客房供不應求,神州北極廣場、北極村七星廣場等景點游人如織。游客們不僅熱衷于打卡留念,還深入體驗當地民俗文化,品嘗鐵鍋燉江魚等地道美食,沉浸式感受“神州北極”的獨特魅力。
殷切囑托,言猶在耳。2023年9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極村考察時強調:“發展旅游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把大興安嶺森林保護好,旅游業才有吸引力。”近年來,大興安嶺地區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牢記“要樹立增綠就是增優勢、護林就是護財富的理念”的囑托,堅持林下經濟和旅游業兩業并舉,在莽莽林海中鋪展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同推進的生動圖景。
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年。為生動展現大興安嶺地區堅決筑牢北疆生態安全屏障、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贏的實踐成果,民生周刊雜志社調研組7月底赴大興安嶺地區,踐行“四力”要求,扎實深入采訪,翔實記錄、全景展現當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兩業并舉、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的鮮活實踐,以期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大興安嶺范例”。
良好生態人人向往,過硬作風人人期待。
從青絲等到白發,從飯店老板熬成討債老嫗,為了要回“白條”欠款、維持飯店基本運營,徐瑞梅“跑斷了腿”“磨破了嘴”,始終不見“白條”兌現,聽到最多的答復是“換領導了,我們管不了”。日前,民生周刊雜志社派記者前往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奎勒河鎮,就群眾反映的“新官不理舊賬”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
“新官不理舊賬”是干部隊伍中長期存在的頑疾,不僅損害黨和政府的公信力,更侵蝕優良的黨風政風。“新官”接過的不僅是職位權力,更是責任擔當。從《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制度完善到地方“舊賬清零”專項行動,彰顯的正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與擔當。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應牢記:黨的事業是接力跑,只有一棒接著一棒跑,才能讓政策有始有終、讓承諾擲地有聲。這既是黨風、政風要求,也是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職責所系。
期待我們的建設性輿論監督報道能夠揭示問題真相、回應民生關切,以個案解決推動類案治理,讓公平正義在陽光下生長。
【作者分別為人民日報高級記者、民生周刊雜志社總編輯,人民日報高級記者、民生周刊雜志社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