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2日,人民日報讀者來信版刊登內蒙古讀者徐瑞梅反映鎮政府“打白條”拖欠飯費的來信和記者調查附記《奎勒河鎮政府:“飯費”還要欠多久?》。人民日報客戶端和人民日報微信精心制作專題進行推送,人民網在首頁顯著位置轉發報道,引起廣大讀者和網友熱情關注,迅速形成新聞熱點。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奎勒河鎮黨委、鎮政府對人民日報輿論監督高度重視。當天下午,鎮長王文生冒雨從外地趕回奎勒河鎮,返回途中給徐瑞梅打來電話,請她再到鎮政府協商問題解決辦法。
8月13日早上8時許,徐瑞梅向記者反饋溝通進展情況。她說,雙方于8月13日清晨達成共識,簽署了“飯費還款協議”。鎮政府對多年來欠徐瑞梅的款造成的影響表示歉意。欠款分兩次償還,協議簽署當日償還15萬元整,余下款項于2014年底之前全部結清。
徐瑞梅表示,她對這一解決方案非常滿意。當天上午,鎮黨委書記索曙常向她交付了首筆還款15萬元。
13日中午,徐瑞梅專門給本報讀者來信版發來感謝信。文中寫道,她于1992年在奎勒河鎮開起這家以兒子和女兒的名字命名的“宗芳飯店”,經營了20多年,一直是靠著這個飯館維持生活來源。“感謝黨中央機關報情系人民、仗義執言……使得困擾我們一家16年的飯費欠款終于有了著落。”
奎勒河鎮政府拖欠農民飯費的做法令人不解,但能誠懇面對輿論監督,積極采取措施整改,使得拖了16年的欠賬問題正在解決。正如一位讀者就此事發表評論所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誠信社會,須從打造“誠信政府”開始。
(原文刊發于2014年8月19日《人民日報》“讀者來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