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本甲狀腺炎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甲狀腺的慢性炎癥,嚴重時可導致甲狀腺萎縮和甲狀腺功能衰竭。近年來,橋本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結節的病例逐漸增多,甲狀腺結節的形成常常會延長病程,增加患者的臨床癥狀和治療難度。甲狀腺結節的艮性和惡性鑒別是臨床治療中的一大挑戰,尤其在橋本甲狀腺炎合并結節的情況下,由于免疫反應的復雜性和病理變化的多樣性,常常需要綜合性治療,以改善癥狀和預防病情進展。中醫理論認為,橋本甲狀腺炎主要與脾虛、氣滯、血瘀、肝郁等病機相關,通過調和臟腑、疏通經絡、調節免疫來達到治療效果。張發榮教授是首屆全國名中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工作指導老師,從事中醫內科臨床與科研工作60余年,針對甲狀腺疾病治療有獨特見解,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采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橋本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結節,取得了顯著療效。作為傳統的經典方劑,小柴胡湯在調和脾胃、疏肝解郁、清熱解毒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經過張教授的調整和加減,能夠更好地應對橋本甲狀腺炎的免疫失調、氣血不足及結節的消散問題。張教授的治療方法不僅有效緩解了患者的癥狀,還在部分病例中改善了甲狀腺功能,促進了甲狀腺結節的縮小,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本人有幸跟師學習,茲就跟師學習所得,總結如下。
藥方主要情況
基礎方劑為小柴胡湯,常用加減藥物:黃芪、黃精、靈芝、蒲公英、皂角刺、夏枯草、丹參、浙貝、貓爪草、山慈菇、腫節風、莪術、玄參、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等。煎煮方法:煎煮2次,合并過濾后分早晚服用。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變化,藥物的劑量可以適當增減。
治療機制分析
(一)小柴胡湯的基礎作用
小柴胡湯是傳統中醫經典方劑之一,具有疏肝解郁、和解表里、調理氣血等多重療效,廣泛應用于氣滯血瘀、脾虛濕滯等多種癥候的治療。其方由柴胡、黃芩、人參、甘草、生姜、大棗6味藥組成,在橋本甲狀腺炎的治療中,能夠通過調節免疫反應來緩解甲狀腺炎癥來達到治療效果。柴胡的作用在于疏肝解郁,通過疏通肝氣、調節體內氣機來緩解由情志不暢引起的免疫失調。黃芩則具備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可以清除體內的濕熱和毒邪,緩解甲狀腺的炎癥,改善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人參與甘草具有益氣健脾、調和藥性的作用,能夠增強患者的脾胃運化能力和免疫力,調節甲狀腺的內分泌功能。生姜和大棗則有溫中健脾、和胃消食的作用,能夠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免疫功能紊亂,從而改善甲狀腺的免疫反應和功能。在治療橋本甲狀腺炎時,小柴胡湯不僅能有效調節氣血、增強免疫功能,還能緩解由情志不暢、氣滯血瘀等引起的免疫反應,進而緩解甲狀腺腫大、乏力等癥狀,促進甲狀腺功能的恢復。通過疏肝解郁、清熱解毒、補氣健脾等綜合手段,逐步改善患者的免疫環境,對甲狀腺炎癥反應起到抑制作用,從而為治療橋本氏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結節提供了基礎。
(二)藥物加減對癥治療
張老在小柴胡湯的基礎上,通過加減藥物來針對橋本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結節患者的具體癥狀進行個性化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黃芪和黃精的加入能夠增強患者的脾氣和免疫力,對于氣虛和脾虛型患者特別重要。黃芪補氣固表,能夠增強脾胃運化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從而提高抗病能力,恢復甲狀腺的正常功能;黃精則有益氣養陰、補脾健脾的作用,可以幫助患者提高整體免疫水平,特別適用于長期免疫低下或脾虛的患者。對于炎癥期的患者,增加蒲公英和夏枯草的劑量可以增強清熱解毒、抗炎消腫的效果。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抗病毒的功效,能夠有效減少甲狀腺的免疫反應,緩解由免疫過度引發的甲狀腺腫大和結節;夏枯草則具有清熱散結、消腫解毒的作用,對于甲狀腺結節的治療尤為有效。對于甲狀腺結節較為明顯的患者,加入山慈菇、腫節風、莪術等活血化瘀藥物,有助于化瘀散結、軟堅消腫。山慈菇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夠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甲狀腺結節的吸收和軟化;腫節風則是專門用于治療結節、腫塊的中藥,可以調節局部血流,幫助結節吸收并抑制其生長;莪術具有活血化瘀、軟堅消腫的效果,能夠促進甲狀腺結節的消退。靈芝的加入則能起到增強免疫力的作用,靈芝含有豐富的多糖、三萜類化合物,能夠調節免疫系統,增強體內的免疫功能,幫助患者減少甲狀腺的炎癥和免疫損傷。玄參、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等藥物的加入能夠進一步清熱解毒、抗炎消腫,對減少甲狀腺的炎癥反應、促進結節的吸收有積極作用。這些藥物加減的具體實施,可以根據患者的體質、癥狀、病程等因素靈活調整,從而實現個體化治療,既能調節免疫系統、緩解甲狀腺炎癥,又能促進甲狀腺結節的消退。
注意事項與臨床指導
(一)個體化治療
張老指出,在治療橋本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結節時,個體化治療是十分重要的。不同患者的體質、病情、免疫狀態、并發癥和病程不同,均需要采取靈活、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作為基礎方劑,小柴胡湯在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加減藥物,能夠更精準地對癥施治,實現療效最大化。對于體質較為虛弱的患者,尤其是長期患有橋本甲狀腺炎的患者,常伴有氣虛、脾虛等問題,因此需要增加黃芪、黃精的劑量,幫助患者改善脾胃功能,增強免疫力,提高身體的自愈能力。對于炎癥表現明顯的患者,清熱解毒藥物的加減至關重要,如蒲公英、夏枯草等藥物,能夠幫助患者清除體內濕熱,緩解甲狀腺的腫脹和結節。患有甲狀腺結節的患者更加需要重視化瘀散結、軟堅消腫藥物的加減,如山慈菇、腫節風等。針對每個患者不同的病理生理變化,臨床醫師需要根據實際癥狀適時調整藥物及劑量,從而達到治療甲狀腺炎和結節的最佳效果。個體化治療的核心就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變化靈活調整治療方案,提升療效并盡量減少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二)治療中的常見問題
在治療橋本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結節的過程中,臨床實踐中常見的一些問題包括藥物效果的個體差異、治療過程中的病情波動和患者依從性的問題。首先,盡管小柴胡湯在多數患者中能取得良好效果,但不同個體對治療的反應可能存在差異。例如,部分患者在用藥后可能出現較為明顯的腹瀉、腹脹等消化系統不適反應,或者出現輕度的過敏反應,這需要根據癥狀適當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其次,橋本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結節的病情具有一定的波動性,有些患者可能在治療初期癥狀改善較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可能出現反復或加重。這時需要重新評估患者的體質和治療方案,可能需要加強藥物的清熱解毒作用,或增加調理免疫的藥物。最后,患者的依從性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尤其是在長時間的治療過程中,患者可能因癥狀緩解后自行停藥,或因藥物味道較為苦澀而不愿堅持服用。為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張老指出可以通過詳細講解治療的必要性,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治療觀念,同時,盡量根據患者的口味調整藥物的配方和服用方式。此外,定期隨訪、監測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也是解決這些常見問題的重要途徑。
(三)藥物配伍禁忌
在治療過程中,藥物的配伍禁忌是一個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中藥方劑在使用時需要遵循一定的配伍原則,不當的藥物配伍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或影響治療效果。作為治療橋本甲狀腺炎的基礎方劑,小柴胡湯已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但其與某些藥物的聯合使用仍需謹慎。例如,小柴胡湯中含有柴胡、黃芩等具有疏肝解郁、清熱解毒作用的藥物,若與一些具有寒涼性質的藥物(如知母、黃柏等)一起使用,可能會加劇脾胃虛寒的癥狀,導致腹瀉、胃腸不適等副作用,因此需要避免與寒涼藥物同用。另外,小柴胡湯中的甘草有調和藥性的作用,但其可能升高血壓、降低鉀離子水平,長期大劑量使用可能會導致水鈉潴留、血壓升高等問題,特別是有高血壓或水腫的患者,使用時應謹慎。此外,如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正在服用西藥,如免疫抑制劑、激素類藥物等,可能會與中藥產生相互作用。免疫抑制劑可能與小柴胡湯中的免疫調節藥物(如靈芝)產生交互作用,影響免疫調節效果,因此在聯合使用時應密切監測免疫功能的變化,避免藥物間的沖突。總之,在使用小柴胡湯及其加減藥物時,必須充分考慮患者情況,確保治療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結語
在治療過程中,醫生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差異,適時調整方劑,以實現最佳療效。張發榮教授在治療橋甲炎合并甲狀腺結節方面臨床經驗豐富,本文從張教授治療此類疾病常用方人手進行初步總結,希望可拋磚引玉。
編輯: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