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弱是老年常見綜合征,源于機體退行性變化與多種慢性病,其特點是生理儲備減少、易損性增加且對環境敏感,常使人疲勞、消瘦、無力等,這不僅是健康狀況的反映,更可能引發跌倒、骨折、感染等嚴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然而,衰弱是可逆的,早發現、早干預能改善患者健康狀況,延緩病情發展,提升生活質量。人性化護理是現代新型護理方式,秉持“以人為本\"理念,注重與患者的交流互動,依據患者狀況滿足需求,從而構建良好護患關系,增強患者配合度。相關研究表明,人性化護理可顯著改善住院患者心理狀態與生活質量,臨床意義重大。本文以72例老年衰弱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深入探究人性化護理的干預成效,旨在為老年衰弱患者的護理提供更優方案,助力他們更好地應對健康挑戰。
關于老年衰弱患者護理的研究
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惠州市某二甲醫院展開了一項重要研究。研究人員采用Tilburg衰弱評估量表,從內科住院的老年衰弱期患者中選取符合特定條件的患者。原計劃每組30例,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考慮到可能的脫落情況,最終確定每組36例,總樣本量為72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38例。這些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分級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對象清楚研究項目內容且自愿參與,本研究也獲得了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本研究具有明確的納入和排除標準。納入標準:年齡60歲以上,Tilburg衰弱評估量表評分不低于3分,具有小學以上文化程度,意識清晰且能正常交流。排除標準:處于惡性腫瘤終末期、患有精神疾病、存在意識或認知障礙、合并嚴重器官組織病變,以及處于疾病終末期的患者。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醫護人員密切留意患者病情與用藥療效,仔細觀察藥物不良反應。開展心理護理,用言語安慰患者,做好日常生活的各項護理工作,如安全管理、皮膚護理等,同時教會患者自我護理的方法,鼓勵他們自己照顧自己。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成立專門的護理小組,包括1名組長和3名責任心強的組員。他們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并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訂護理方案,在提升護理人員服務意識和專業技能的同時,營造良好氛圍。具體措施包括強化服務意識,以患者為中心,提高患者配合度,定期總結患者及家屬意見來調整護理策略;注重環境支持,打造人性化治療和護理環境,提高患者對醫院環境的適應能力;給予社會支持方面的健康教育,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結合視瀕、圖片講解原發疾病與衰弱知識,耐心答疑并監督落實;重視心理護理,根據患者性格開展心理疏導,幫助患者保持好心態;強化安全意識,保障住院環境舒適安全,依患者身體狀況指導運動與功能訓練并尊重其意愿
本研究采用健康調查量表36(SF-36)和護理滿意度兩個指標來評估效果。健康調查量表36包含36個條目,涵蓋8個維度,能綜合評估不同人群的健康狀況。量表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問卷進行調查,設置“很滿意\"“滿意\"和“不滿意\"3個等級。最后運用SPSS24.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評估差異的統計學意義。
人性化護理成效顯著:老年衰弱患者的新希望
本研究結果顯示,參與研究患者的基本情況如下。性別分布方面,男性34例,占 47.2% ;女性38例,占52.8% 。年齡分布方面, 60~70 歲26例,占 36.1% :
71~80 歲23例,占 31.9% ;81歲及以上23例,占31.9% 。從家庭所在地來看,城市45例,占 62.5% ;農村27例,占 37.5% 。受教育程度方面,小學及以下16例,占 22.2% ;初中41例,占 56.9% ;高中或中專10例,占 13.9% ;大專以上5例,占 6.9% 。另外,吸煙者46例,占 63.9% ,非吸煙者26例,占 36.1% ;飲酒者32例,占 44.4% ,非飲酒者40例,占 55.6% 。
本研究重點分析了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變化情況。在生活質量評分方面,干預前兩組患者并沒有明顯差異,這說明在開始時大家的基礎情況是差不多的,表明基線水平具有可比性。干預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都有所上升,這表明不管是常規護理還是人性化護理干預都有一定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觀察組的改善幅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并且這種差異不是偶然的,具有統計學意義。這一結果表明,人性化護理干預在提升老年衰弱患者生活質量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此干預模式從多方面入手,如關注患者心理、加強健康教育、注重環境支持等,讓患者在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等多個維度都能得到更好的改善。
護理滿意度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為 91.7% ,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為 55.6% ,差距比較明顯且具有統計學意義。這充分說明人性化護理干預能顯著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認可度。分析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護理人員在人性化護理過程中,通過強化服務意識,與患者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在干預過程中注重人文關懷,使患者獲得充分的尊重和關懷;通過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識講解,依據患者性格開展的心理護理,以及安全宣教等措施,有效改善了老年衰弱患者的護理體驗。本研究結果進一步證明,人性化護理對改善老年衰弱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積極且重要的意義,以及重要的臨床價值,為優化護理實踐提供了理論依據。
人性化護理:老年衰弱患者的守護天使
衰老是生命的自然過程,但衰弱卻并非如此,它是一種特殊的臨床綜合征,意味著老年人的身體機能在悄悄發生變化。生理儲備不斷下降,身體的各項功能也不像年輕時那樣正常運轉。這時,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意外,如不小心被絆了一下,都可能引發嚴重的后果,如骨折或者摔倒受傷。這些意外事件不僅讓老人的身體遭受痛苦,更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了沉重打擊,嚴重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在治療過程中,由于身體恢復速度緩慢,許多老年衰弱患者不得不長時間臥床。這不僅僅是躺著休息那么簡單,長時間的臥床會讓他們的生活質量大打折扣,活動受限,心情也變得壓抑。同時,家庭也面臨著經濟上的壓力,為了照顧患者,家屬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金錢用于醫療護理和生活照料。而對于醫護人員來說,護理工作的難度也大大增加,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人性化護理應運而生。這是一種充滿人性關懷的護理方式,在現代護理學中備受推崇。它始終將患者放在中心位置,充分考慮患者的身體和心理需求。護理人員會給予患者無微不至的關愛、理解和尊重,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感受到溫暖。
在本次針對老年衰弱患者的研究中,采用健康調查量表36來衡量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一開始,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并沒有明顯差異。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干預后,情況發生了變化。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都有所提高,這說明常規護理和人性化護理都具有一定的作用。不過,接受人性化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其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表明人性化護理的效果更為顯著。這背后的原因在于人性化護理從多個角度人手:護理人員強化服務意識,全心全意照顧患者,讓患者更加信任他們;精心打造舒適的環境,無論是病房的布置還是醫療設備的使用,都充分考慮患者的感受;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傳授健康知識,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更深入的了解;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給予安慰和鼓勵;還特別強調安全意識,避免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意外。
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為91.7% ,高于對照組的 55.6% 。這是因為在人性化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與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渠道,彼此之間像朋友一樣交流互動。患者感受到了關懷、尊重和重視,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全面的現代護理服務。這樣一來,護患糾紛大大減少,護理質量顯著提高,患者的滿意度也隨之提升。
結語
總的來說,人性化護理關懷模式就像老年衰弱患者的守護天使,能夠有效改善他們的衰弱狀態,提高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雖然目前的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樣本量不夠大,也沒有對出院后的患者進行長期隨訪,但這也為未來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相信隨著研究的深人,通過擴大樣本量、建立長期隨訪機制,人性化護理將會在老年衰弱患者的護理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更多的老年衰弱患者帶來福音,讓他們能夠擁有更加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編輯:王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