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會對女性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一定影響,部分女性在妊娠期會發現自身存在甲狀腺功能亢進(以下簡稱“甲亢”)情況。那么,當妊娠遇到甲亢該怎樣處理呢?今天本文為您解釋清楚。
甲狀腺的作用
甲狀腺的解剖結構與生理位置:甲狀腺位于脖頸中下位置,呈蝴蝶形狀,有兩片“翅膀”,分為左右兩個部分,中間部分剛好覆蓋在氣管上。甲狀腺屬于內分泌器官,能夠分泌甲狀腺激素。
甲狀腺的作用:甲狀腺被認為是頸部的一個“發動機”,它主要負責分泌甲狀腺激素,也是人類機體中新陳代謝活動的主要調節器。甲狀腺激素缺乏或者過多,會影響人體的能量代謝和體溫調節,以及心臟、大腦、肌肉等器官的功能。甲狀腺功能減退是由甲狀腺分泌不足所致。反之,過多的甲狀腺激素會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亢與妊娠
甲亢的發病機制:甲亢在醫學臨床中的全稱是甲狀腺功能亢進,指的是甲狀腺的腺體自身分泌過多的甲狀腺激素,表現為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等方面的興奮性增強及代謝亢進。
甲亢的常見癥狀:暴躁、睡眠障礙、暴汗、全身無力、心動過速、腹瀉、容易出現饑餓感、體重下降、眼球突出等。嚴重者還可能發生甲亢危象,對生命造成威脅。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甲亢。
妊娠期出現甲亢的原因:導致孕婦出現甲亢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孕婦本身就患有甲亢,如孕期前已經存在格雷夫斯病(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二是妊娠一過性甲亢,主要是由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過高引起的。這種激素會對甲狀腺造成刺激,使甲狀腺分泌更多的甲狀腺激素,從而導致一過性甲亢。妊娠一過性甲亢多數為輕癥,對孕婦和胎兒影響不大,也無須進行特殊治療。
妊娠期甲亢的癥狀:妊娠期甲亢會使孕婦容易激動、怕熱、暴汗、皮膚出現潮紅、脈搏速度過快、脈壓大于50毫米汞柱等,這些癥狀與非孕期甲亢癥狀一樣。在體檢時,可以發現患者出現皮溫升高、眼球突出、手抖等情況,嚴重的患者還會伴隨心律不齊和心界擴大等不良情況。甲亢危象是指各種甲亢癥狀的突然加重,主要包括焦慮不安、暴躁易怒、暴汗、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腹瀉、大量脫水導致的虛脫,甚至休克,體溫超過39攝氏度,脈搏在140次/分鐘以上甚至160次/分鐘以上,脈壓也比較高,還會伴隨心房顫動、心房撲動等情況,嚴重者還會出現心力衰竭、肺水腫等。
甲亢對母體和腹中胎兒的危害: ① 對母體的影響。女性妊娠早期和中期的甲亢若未得到有效控制,自然流產和妊娠高血壓的發病率會顯著升高;若妊娠晚期的甲亢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孕婦很容易出現先兆子癇、子癇性心衰竭,以及甲亢危象。 ② 對胎兒的影響。妊娠女性確診甲亢后,可能導致胎兒發育遲緩,容易出現早產、先天畸形、死胎、新生兒甲亢等不良情況
妊娠期出現甲亢應該如何處理?
(一)妊娠期甲亢的正確治療方法
當發現自身存在疑似甲亢癥狀時,孕婦需要立即到醫院進行規范的診斷與治療。如果為妊娠一過性甲亢,一般無須特殊治療,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多數孕婦可自然恢復。但孕婦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等癥狀時,需給予對癥治療,并定期復查。如果孕婦為格雷夫斯病,則需要進行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甲巰咪唑、丙硫氧嘧啶等。孕婦需要根據醫囑規范用藥,切勿自行增減藥量,更不能擅自停藥,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口服藥物的選擇:通常建議患者服用抗甲狀腺藥、碘-131標記物治療甲亢,同時還要進行手術治療。妊娠期甲亢的治療主要依靠口服藥物,孕早期應用丙硫氧嘧啶治療,中晚期則改用甲巰咪唑。用藥劑量不宜過大,因為藥物過量可能對胎兒的甲狀腺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如果心悸癥狀仍然難以控制,可以加用普萘洛爾等。
同位素檢查和治療的禁忌證:甲亢女性患者可以采用同位素治療的方法,但是6個月內不能懷孕。懷孕后不能進行碘-131標記物檢查,也不能進行同位素治療。如果藥物治療沒有效果或者存在禁忌證,則必須接受手術治療。一般建議在妊娠4~6個月(即懷孕中期)進行手術,并且術前需確保甲狀腺功能維持在正常范圍。
甲狀腺功能控制不宜太嚴格:患甲亢的孕婦一定要控制好病情,但不一定要將心率、身體代謝率,以及甲狀腺的功能指標(三碘甲狀腺原氨酸、甲狀腺素)等全部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因為妊娠女性的基礎代謝和甲狀腺功能水平本就高于健康人群,所以孕婦的甲狀腺激素水平維持在正常范圍上限或者略高于正常數值就可以了。若控制得太嚴,可能導致孕婦和胎兒甲狀腺功能減退。
妊娠期甲亢治療注意事項: ① 妊娠女性如果出現甲亢癥狀,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避免波動過大,好好休息,多吃一些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物。對于精神緊張、失眠,以及存在心慌和顫抖癥狀的患者,應先通過藥物治療緩解; ② 使用丙硫氧嘧啶等抗甲狀腺功能亢進藥時,劑量不能太大,患者的病情若能夠保持穩定,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減少藥量,不能突然停藥,應以最小的劑量作為維持劑量,這是妊娠女性治療甲亢時要特別注意的一點; ③ 如果妊娠女性使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者出現壓迫癥狀,可考慮手術治療。
(二)當妊娠遇到甲亢,該怎樣護理?
心理護理:部分孕婦發現自身存在甲亢時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心理負擔,擔心疾病對自身和胎兒造成影響。實際上,在規范治療與護理下,大部分孕婦的病情都能得到良好控制。為了減輕孕婦的心理壓力,家屬在日常生活中應積極對孕婦進行心理護理,耐心疏導孕婦,緩解孕婦的心理壓力。孕婦自身也可以通過社交、孕期瑜伽、聽音樂等方式轉移注意力,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提高生活質量。
飲食護理:飲食是控制疾病的基礎,孕婦應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纖維素的飲食為主,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補充身體所需維生素和礦物質。甲亢孕婦禁止食用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魚、蝦等,也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在選擇烹調用鹽時,可以選擇不含碘的鹽。甲亢孕婦要注意禁煙禁酒,并避免飲用茶、咖啡、功能性飲料等飲品,可以適當增加飲水量,但心功能較弱的孕婦要避免過量飲水。
眼部護理:如果孕婦已經出現眼球突出的癥狀,在外出時應佩戴顏色較深的眼鏡,減少光線、灰塵、異物等對患者眼部的刺激。在晚上休息時,可以適當將頭部抬高,減輕眼部浮腫的情況,
其他護理:在日常生活中,甲亢孕婦應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長時間熬夜。孕期可以適當運動,但甲亢孕婦要避免劇烈運動,可以選擇散步、瑜伽等較為舒緩的運動方式。此外,甲亢孕婦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情緒變化過快。對于精神緊張的患者,可讓其適當服用一些鎮靜劑,如利眠寧等藥物;對于癥狀較輕的患者,若睡覺時脈搏的數值不低于80次/分鐘,可以先不使用甲狀腺類的藥物。在用藥期間,若甲亢孕婦出現藥物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皮膚長疹子、發熱、關節疼痛、惡心嘔吐、腹瀉,以及皮膚瘙癢等。可以先停止服用藥物,及時咨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此外,若甲亢孕婦的原有癥狀加重,并伴隨煩躁、嗜睡、高燒超過39攝氏度、心率超過140次/分鐘,這可能是甲亢危象,病情十分危急,必須立即住院治療,不能拖延。
(三)妊娠期甲亢的監護
妊娠期甲亢患者需要密切監測甲狀腺功能。① 建議妊娠女性在孕早期每2周進行1次甲狀腺功能檢查,孕中期、孕晚期每4周進行1次甲狀腺功能檢查,達到目標值后,可根據臨床癥狀每6周隨訪1次。 ② 妊娠女性應全程監測自身的甲狀腺功能,并根據具體情況配合醫生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和用藥劑量,避免用藥過多對腹中胎兒的甲狀腺功能造成不良影響。 ③ 妊娠一過性甲狀腺毒癥患者應每隔2周左右進行1次甲狀腺功能檢查,直至甲狀腺激素水平完全恢復正常。部分孕婦在甲狀腺功能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可根據個人病史、甲狀腺腫形狀的大小,以及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水平等情況,在醫生的指導和建議下停正服藥,千方不可擅自停藥。 ④ 妊娠期甲亢有可能導致早產,如果出現早產的癥狀,要及時就醫并保持臥床休息,做好監護工作。
結語
總之,女性在懷孕期間患上甲亢不要太過驚慌,應及時就醫,根據病情聽從醫生的建議并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如調整飲食、口服抗甲狀腺藥,以及必要時接受手術治療等。懷孕期間一定要做好甲狀腺功能檢查,同時還要定期做好監測工作,這樣才能保證母親和胎兒的健康與安全。孕婦還應保持良好的心態,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調整用藥劑量,避免勞累過度和較大的情緒波動。經全面管理及專業指導,大部分妊娠期甲亢孕婦均可平安度過孕期,生下健康的嬰兒。
編輯:王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