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在孕期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胎兒的健康與安全牽動著孕婦的心。例如,前置胎盤容易導致孕婦在孕晚期出現(xiàn)陰道出血,甚至胎兒早產。那么,孕婦發(fā)生前置胎盤該怎么辦?
什么是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是指妊娠28周以后,胎盤下緣與子宮頸內口鄰接或覆蓋,并且其位置比胎盤先露部位低的一種胎盤狀態(tài)。前置胎盤是妊娠期常見并發(fā)癥,可引起產后出血、早產等不良妊娠結局,嚴重影響母嬰健康。前置胎盤不僅會影響胎兒正常發(fā)育,還會對分娩過程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威脅母嬰的健康與安全。
前置胎盤有幾種類型?
按胎盤下緣和子宮頸內口的關系,可將前置胎盤分為4類。 ① 完全型前置胎盤:胎盤組織將子宮頸內口全部遮蓋住,不利于胎兒分娩,應該選擇剖宮產。 ② 部分性前置胎盤:部分子宮頸內口被胎盤組織覆蓋,對胎兒的分娩造成不良影響,剖宮產為首選。③ 邊緣前置胎盤:胎盤的下緣觸及子宮頸內口,但沒有將其完全覆蓋。 ④ 胎盤低置:胎盤在胎兒先露部位以下,距離子宮頸內口20毫米以內,但不在子宮頸內,這種情況下如果有條件可以陰道試產。
為什么會出現(xiàn)前置胎盤?
(一)子宮內膜病變或損傷
① 多次流產和宮內操作:流產、刮宮術是導致子宮內膜損傷的重要因素。經常做人工流產、刮宮等手術,可能造成子宮內膜損傷,而子宮內膜修復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瘢痕組織或形成子宮內膜的薄弱點。當胎盤想要附著于受損的子宮內膜時,可能延伸至子宮下部,甚至覆蓋子宮頸內口,形成前置胎盤。 ② 剖宮產史:剖宮產后子宮容易形成瘢痕組織,阻礙了胎盤正常的遷移與著床,可能導致后續(xù)妊娠胎盤附著于瘢痕部位,導致前置胎盤的發(fā)生。 ③ 子宮內膜炎:一種常見的婦科炎癥疾病,會引起子宮內膜水腫、充血及炎癥細胞浸潤,改變子宮內膜微環(huán)境,使胎盤無法正常附著,增加前置胎盤的風險。
(二)胎盤過大
① 胎盤低置癥:雙胎妊娠、多胎妊娠、胎兒過大等情況下,子宮承受很大的壓力。在重力的作用下,如果子宮承受能力較弱,則容易出現(xiàn)胎盤位置下降,導致前置胎盤、低置胎盤的發(fā)生。 ② 輔助生殖技術的使用:女性在使用輔助生殖技術的過程中,胚胎放置的位置可能處于子宮頸管或子宮下段,這會增加前置胎盤的風險。
(三)受精卵滋養(yǎng)細胞發(fā)育障礙
① 滋養(yǎng)細胞分化異常:滋養(yǎng)細胞是受精卵的母體。若滋養(yǎng)細胞分化異常,則不能及時遷移并附著于子宮內膜,而滯留于子宮下段或子宮頸內口,形成前置胎盤。 ② 遺傳因素:前置胎盤有一定的遺傳傾向,有前置胎盤家族史的女性,其發(fā)生前置胎盤的風險較高。
(四)子宮形態(tài)異常
部分女性可能由于某些原因存在子宮形態(tài)異常,在妊娠過程中子宮容易受力不均,從而增加了前置胎盤的風險。
(五)其它因素
① 年齡和生育次數(shù):年齡較大及有過多次生育史的女性,其子宮承托能力下降,容易影響胎盤附著,增加了前置胎盤的風險。 ② 吸煙酗酒:可能導致前置胎盤發(fā)生。吸煙會損害血管壁,影響子宮供血;過量飲酒會導致肝功能受損,從而影響雌激素代謝及子宮內膜完整性,增加了前置胎盤的發(fā)生風險。
前置胎盤有哪些危害?
① 陰道出血:前置胎盤情況下,子宮承受的壓力不均勻,胎盤可能與子宮壁分離,進而導致無痛性反復陰道出血,如果出血量較多,會影響胎兒發(fā)育,增加早產、流產的概率。 ② 早產或流產:前置胎盤容易影響宮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如果發(fā)生胎膜早破或胎盤早剝,容易導致早產或流產,還可能造成胎兒停止發(fā)育或發(fā)育遲緩。 ③ 貧血:前置胎盤可能導致孕婦出現(xiàn)長期反復的陰道出血,容易導致孕婦血容量減少,這不僅會影響孕婦的健康,還可能影響胎兒胎盤的血
·孕媽早知道·
液供應,導致胎兒發(fā)育遲緩或胎兒宮內窘迫。 ④ 宮腔內感染:如果存在子宮內膜損傷,則容易導致細菌、病毒人侵,增加宮腔內感染風險,如子宮內膜炎、絨毛膜羊膜炎等,影響母體與胎兒的健康。 ⑤ 產后出血:在分娩時,因為胎盤附著的位置比較低,所以胎盤剝離時很難自然正血,容易出現(xiàn)產后出血,嚴重時會導致休克,危及產婦生命。 ⑥ 增加剖宮產概率:前置胎盤情況下,自然分娩的風險較高,因此增加剖宮產的概率。
如何預防前置胎盤的出現(xiàn)?
① 減少子宮損傷:多胎妊娠、多次流產史、子宮手術史等是前置胎盤的高危因素。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應該保護好子宮,采用適宜的避孕措施,避免非計劃妊娠,降低宮腔內操作次數(shù),降低前置胎盤風險。如果出現(xiàn)雙胎或多胎妊娠,應適當控制飲食,注意休息,減小子宮的壓力,降低前置胎盤風險。 ② 合理飲食:妊娠后,為了保證胎兒的正常發(fā)育,孕婦要增加蛋白質、鐵、鋅等營養(yǎng)素的攝入,補充適量的葉酸、維生素D,減少高脂肪、高糖、高鹽食物的攝入,滿足胎兒成長需求的同時有效控制體重增長速度,降低前置胎盤的風險。 ③ 注意性生活衛(wèi)生:不潔性生活可能導致盆腔炎、慢性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損傷、宮腔粘連,炎癥因子干擾胎盤血管形成,血管重塑,影響胎盤正常著床位置。 ④ 控制體重:孕婦在妊娠期間要注意控制體重的增長,避免肥胖,預防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降低前置胎盤的風險。 ⑤ 適量運動:胎盤供血不足容易導致前置胎盤的發(fā)生,因此,孕婦應該適量運動,不要長期臥床休息或運動過度,促進子宮內膜的血液循環(huán),降低前置胎盤的發(fā)生概率。 ⑥ 戒煙、戒酒和避免暴露在有害物質中:吸煙、酗酒是誘發(fā)多種妊娠并發(fā)癥的高危因素,包括前置胎盤。因此,女性在妊娠后應該戒煙、戒酒,遠離二手煙及其他有害物質,避免刺激身體,影響胎盤的血液供應。 ⑦ 避免高齡妊娠: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機能不斷下降,軟組織的彈性降低。這種情況下,宮頸的承托能力降低,增加了前置胎盤的風險。因此,女性應該盡量避免高齡妊娠。
前置胎盤應該如何處理?
(一)孕期管理
① 定期產檢:孕婦要定期做超聲、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等檢查,這樣可以更好地了解胎兒的發(fā)育情況,以便醫(yī)護人員能夠根據(jù)胎盤的類型、孕周、臨床表現(xiàn)等情況判斷是否存在異常,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 ② 避免劇烈運動:避免出現(xiàn)胎盤早剝及出血的情況。 ③ 飲食調理:懷孕期間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鈣等營養(yǎng)素的食物,促進胎兒發(fā)育,增強母體的抵抗力。同時多吃動物肝臟、瘦肉、大棗等含鐵元素較高的食物,避免貧血、營養(yǎng)不良。此外,孕婦還應該多喝水,多吃紅薯、山藥、芋頭、玉米、燕麥、豆類及豆制品、綠葉蔬菜、蘋果、香蕉、藍莓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增加腸道的潤滑度,避免便秘。 ④ 懷孕后期避免性生活:懷孕后期,尤其是懷孕32周以后,盡量避免性生活,以免發(fā)生大出血。 ⑤ 心理支持:孕婦一定要保持積極的情緒,避免出現(xiàn)緊張、焦慮等情緒,避免對胎兒的生長發(fā)育造成負面的影響。 ⑥ 避免增加腹壓:休息時應該以左側臥為宜,可減少腹腔的壓力。盡量避免下蹲、彎腰、跑、跳等動作,也不要用力咳嗽或排便,如果出現(xiàn)便秘,應該咨詢醫(yī)生使用適合的藥物或方法,避免造成腹壓升高,導致陰道出血、早產等不良后果。盡量不要做撫摸式胎教,更換體位時動作應該盡量緩慢。 ⑦ 保持外陰清潔:前置胎盤情況下,陰道感染、宮腔內感染的風險較高。孕婦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保持外陰清潔,每天用溫水清潔外陰,勤換內褲,降低感染風險。 ⑧ 保持警惕:前置胎盤是非常危險的,隨時有出血、流產等風險。對于前置胎盤的孕婦,應有人24小時陪同,包括如廁、睡覺時。如果出現(xiàn)腹脹、下腹疼痛、陰道出血等情況,應該及時就醫(yī),避免發(fā)生危險。
(二)陰道出血的處理
① 臥床休息:如果出現(xiàn)陰道出血的情況,應該臥床休息,將臀部抬高,以減少出血。 ② 止血治療:如果出血量較大或者持續(xù)時間較長,應該根據(jù)醫(yī)囑給予止血藥物,必要時應該給予輸血治療。 ③ 終止妊娠:若情況嚴重,如胎兒宮內窘迫、陰道大量出血無法控制等,應該及時終止妊娠。
(三)分娩管理
① 分娩方式:醫(yī)生會根據(jù)前置胎盤的類型及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對于完全性前置胎盤及部分前置胎盤孕婦,多采用剖宮產;對于邊緣型前置胎盤及低置胎盤孕婦,可考慮陰道試產,但分娩過程中需密切觀察產婦和胎兒的情況,若產程不順利應及時進行剖宮產術。 ② 產后護理:產后要密切觀察產婦是否存在出血情況,及時做好止血、抗感染治療。同時要加強營養(yǎng)支持,促進產婦康復。
編輯:王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