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TS255.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1038(2025)07-0020-06
DOI: 10.19590/j.cnki.1008-1038.2025.07.004
Developmentof Preserved RedPitaya Stemand Rationality VerificationofSensoryEvaluationIndicators
WANGJiangang,LVYan (ShandongDrug and Food Vocational College,Weihai 2642Oo, China)
Abstract:The pitaya stem isediblebut has lowutilization.This studyutilized red-fleshed pitaya stems as raw material to developred-fleshed pitaya stem preserves.Using single factor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o optimize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dried frui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production process for preserved fruits was NaHSO 3 dosage of 0.2 g/kg, CaC 12 dosage of 0.10% , sugar soaking time of 24 h, drying temperature of 65 C ,and drying time of 6 h. 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pitaya stem preserves exhibited a natural golden color,a pleasantly sweet-sour taste,and achieved a sensorial score of 96 points.PCA and twoway ANOVA were performed on the sensory evaluation indicators,confirming that sweetness,color,and texture were indeed feasible and reliable sensory evaluation indices for red-fleshed pitaya stem preserves.
Keywords:Pitaya stem;preserved fruit;PCA;two-wayANOVA
火龍果的莖為肉質莖,橫切面為三角形,邊緣波紋狀,中心木質化,表層覆蓋較厚的角質層,色澤隨成熟老化由淺黃綠色變為深綠色。角質層內部是半透明的凝膠狀組織,表面有黏液,呈黏滑狀?;瘕埞o營養豐富,將莖刺去除后不僅可鮮食,還可作藥用,有舒筋活絡、解毒功能,外用治骨折、腮腺炎、瘡腫等療效?;瘕埞o營養豐富[-3],火龍果莖中多糖為 521% 總黃酮 143mg/l00g, 維生素E 1.74mg/kg ,鉀 51.4mg/kg ,鈣 31.8mg/kg ,還富含多種植物甾醇、槲皮素、山柰素等生理活性成分以及人體所需的磷、鐵和硒等礦物質元素[4-5]。生產上修剪下來的大量火龍果莖被直接丟棄,不僅浪費資源,而且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目前對于火龍果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功能成分的提取方面[6-9,如火龍果莖中甾醇、多糖的提取等[10-12],以火龍果莖進行產品研發的研究較少。因此本實驗以火龍果莖可食部分為原料進行產品開發,對充分合理開發和利用火龍果的整體資源、提高火龍果附加值、提高農戶經濟效益、保護環境都具有重要意義。
1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火龍果莖為山東威?;瘕埞N植基地 (溫室大棚)修剪期正常修剪下來的枝條。
白砂糖,食品級,中糧糖業遼寧有限公司;氯化鈣,食品級,河南萬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亞硫酸氫鈉,食品級,河南中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儀器與設備
真空干燥箱,DZF-6050MBE,上海博迅醫療生物儀器股份有限公司;電子天平,PX224ZH,奧豪斯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1.3試驗設計
1.3.1 工藝流程
紅心火龍果莖 $$ 切片整理 $$ 護色 $$ 硬化 $$ 糖漬一烘干 $$ 冷卻 $$ 包裝。
1.3.2 操作要點
(1)切片整理
去掉火龍果莖外皮、去木質芯,洗去表層膠質,將肉質莖切至厚度 5~8mm 均勻、大小相近的薄片。
(2)護色、硬化
將處理好的火龍果肉質莖切片浸泡在 0.2g/kg 的
NaHSO3 溶液中1h后取出,然后浸入質量分數為 0.05% ~0.2% 的 CaCl2 溶液中,浸泡1h后取出,用清水沖洗干凈。(3)糖漬
糖含量高低對果脯的甜度有很大影響[13-16。將硬化后的切片浸入糖水(蔗糖:水為 1.8:1) 中 5~24h 。
(4)烘干、冷卻
烘箱溫度設置為 65°C ,將糖漬后的切片擺盤后放入烘箱烘干 5~10h 。冷卻至室溫,包裝。
1.3.3 單因素實驗
單因素實驗固定因素為 CaCl2 添加量 0.10% ,糖漬時間 20h ,烘干時間 8h 。硬化劑 CaCl2 添加量設置為0.05%.0.10%.0.15%.0.20% ,糖漬時間設置為5、10、16、18,20,22,24h ,烘干時間設置為 5.6,7.8,9.10h ,以感官品質(甜度、口感、色澤)為評價指標,進行單因素試驗。
1.3.4 正交實驗
以硬化劑添加量、糖漬時間和烘干時間作為影響因素,感官評分為評價指標,設計正交實驗5,見表1。
表1火龍果莖果脯因素水平表
Table1 Factorsand levelstableofpreserved pitayasten

1.4感官評價
組成感官評價小組,對火龍果果脯進行感官評價,滿分100分,結果取平均值。火龍果莖果脯感官評分標準見表2。
表2感官評分表
Table2Sensoryevaluationform

1.5感官指標選取合理性驗證分析
利用感官評價與消費者測試軟件APPsenseV10.0(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技術支持,北京盈華利科技有限公司開發)進行感官分析[17-19,借助軟件的主成分分析和雙因素方差分析[20-24,對感官指標選取的合理性進行分析驗證。
1.6數據處理
數據通過APPsenseV10.0 軟件進行處理。
2結果與分析
2.1單因素試驗結果
2.1.1氯化鈣添加量對果脯感官的影響
氯化鈣是果脯加工中常用的硬化劑之一25。由表3可知,其他條件不變,氯化鈣添加量越大,果脯的硬度越高,當氯化鈣添加量為 0.10% 時,火龍果莖果脯軟硬程度符合要求,隨著添加量的繼續增加,硬化效果更好,但當添加量為 0.20% 時,火龍果莖果脯的質構過硬。因此, CaCl2 添加量選擇 0.05%~0.15% 。
表3氯化鈣添加量對果脯感官的影響

2.1.2 糖漬時間對果脯感官的影響
由表4可知,糖漬時間較短時,火龍果莖脫水較少,內部凝膠含量高,糖分未沁入其中,甜味不足且相同烘干
溫度與時間下,糖漬時間越短,成品越軟黏;糖漬時間過久,火龍果莖脫水過多,含糖量過高,口感甜膩。綜合考慮,將糖漬時間控制在 20~24h 。
2.1.3烘干時間對果脯感官的影響
烘干時間與烘干溫度共同決定果脯成品的品質[2。由表5可知,隨著烘干時間的延長,火龍果莖果脯顏色和硬度都有較大變化,在烘干 5h 時,果脯單面出現微黃,內層夾生現象開始消失;烘干超 10h 時,火龍果莖果脯開始變硬、變脆,不再具有果脯應有的軟糯口感。綜合考慮,確定火龍果莖果脯的烘干時間為 6~10h 。
表5烘干時間對果脯感官的影響
Table5The effect of drying time on the sensoryperception ofpreserved fruit

2.2 正交試驗設計及結果分析
結合單因素實驗結果和相關的文獻報道27-30,選用護色劑NaHSO3 添加量為 0.2g/kg ,烘干溫度為 65°C ,然后以加工助劑 CaCl2 添加量、糖漬時間和烘干時間作為影響因素設計正交實驗,結果見表6。
由表6可知,火龍果莖果脯的最佳工藝參數為A2B3C1 ,即 CaCl2 添加量為 0.1% ,糖漬時間 24h ,烘干時間 6h ,經3次驗證,在該工藝條件下,得到的火龍果莖果脯感官評分為96分,優于其他實驗組。對果脯感官影響最大的因素為烘干時間,影響最小的是 CaCl2 添加量。
表4糖漬時間對果脯感官的影響
Table4 Theeffect of sugar soaking timeon the sensoryperceptionof preserved fruit

表6火龍果莖果脯正交實驗表
Table6Orthogonal experimental table of pitayastem preservedfruit

2.3感官指標選取合理性驗證分析
在烘干溫度65℃,護色劑NaHSO3添加量0.2g/kg,CaCl2 加入量 0.10% ,糖漬時間 24h ,干燥時間6h時生產一批果脯,以色澤、甜度、口感作為火龍果莖果脯感官評價指標,利用APPsenseV10.0設計預實驗,對感官鑒評人員進行培訓后打分,將結果輸入系統進行分析。
2.3.1 主成分分析
從表7和表8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在解釋口感、色澤和甜度評分結果的變異方面起主導作用,涵蓋了三個感官指標中最重要的信息,是決定樣品差異的關鍵因素。從主成分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在感官鑒評中,應重點關注與第一主成分相關的因素。這可能意味著口感、色澤和甜度的某種組合在決定樣品品質方面起著關鍵作用。第二主成分提供了對主成分分析的重要補充,說明在考慮樣品差異時,除了關注主要因素外,還需要考慮與第二主成分相關的特定因素。第一主成分主要由口感、色澤和甜度三個因素共同決定,且三者在第一主成分中的載荷值均較高且為正。這表明在感官鑒評中,第一主成分能夠代表產品的整體品質或綜合滿意度。第二主成分與口感和色澤呈負相關,與甜度呈正相關。這說明第二主成分可能反映了口感、色澤和甜度之間的某種特定關系,在一些情況下,可能是甜度較高而口感和色澤相對較弱的組合,或者反之。
表7主成分分析結果

表8變量結果-坐標

從表9可以看出,口感和色澤在第一主成分中的平方余弦值較高,說明第一主成分主要由口感和色澤兩個變量主導,它們在解釋產品的整體感官特征方面起著關鍵作用。甜度在第一主成分中也有一定的相關性,但相對較弱。甜度在第二主成分中的平方余弦值相對較高,而口感和色澤與第二主成分的相關性較弱。這表明第二主成分可能與甜度有特定的關系,可能反映了在某些情況下甜度對感官評價的獨特影響。
表9變量結果-平方余弦值Table9Variableresults-squared cosine values

由表10可以看出,口感和色澤在第一主成分中的貢獻較大,說明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口感和色澤的綜合特征。甜度在第二主成分中的貢獻最大,說明第二主成分可能與甜度有密切關系。口感在第三主成分中的貢獻最大,色澤次之,甜度的貢獻最小。這表明第三主成分可能主要由口感和色澤的某些特定方面決定,甜度的影響較小。
表10變量結果-對主成分的貢獻
Table10 Variableresults-contributiontoprincipal components

通過表11可以看出,口感、色澤、甜度三個指標與所研究的整體變量之間存在很強的正相關關系。三個指標與整體變量之間的相關性非常顯著 (Plt;0.01) 。
表11變量和連續變量的聯系

通過圖1、2可以直觀地看到樣本的分布情況。甜度的向量長度最長,色澤次之,口感最短,說明甜度對整體感官鑒評結果貢獻最大,色澤次之,口感最后。樣本點在主成分平面上的位置主要集中在第一維度和第二維度上,說明用甜度、色澤、口感作為感官鑒評指標能夠反映出樣本的實際情況。
2.3.2 雙因素方差分析
從表12可以看出,樣本、特征以及它們的交互作用都對結果有顯著影響。其中,樣本的影響最為顯著,其次是樣本和特征的交互作用,特征的影響相對較小。同時,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釋數據的變異,但仍有一些未被解釋的部分存在。
表12檢驗組間差異

從表13可以看出,通過對口感、色澤和甜度的均值、標準差和四分位數等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出在該評價體系中,色澤的表現相對最好,甜度和口感較接近且表現較為穩定。結合主成分分析和雙因素方差分析,證明以口感、色澤、甜度作為無花果莖果脯的感官鑒評指標可行。
表13最小顯著差數法多重比較結果
Table13Multiple comparison resultsusingLSD

3結論
以紅心火龍果莖為原料制備果脯,實驗確定的工藝參數為烘干溫度 65°C ,護色劑 NaHSO3 添加量 0.2g/kg; CaCl2 添加量 0.10% ,糖漬時間 24h ,干燥時間 6h 。該條件下制得的紅心火龍果莖果脯色澤黃綠色至金黃色,口感和諧、軟糯,感官評分達96分。通過主成分分析和雙因素方差分析,證明以口感、色澤、甜度作為無花果莖果脯的感官鑒評指標切實可行。
參考文獻:
[1]李勝海,張興無.火龍果果實和花及莖的應用研究現狀[J]. 安徽農業科學,2009,37(9):4007-4009.
[2]周麗屏,郭璇華.火龍果莖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開發應用 前景[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7(7):169-172.
[3]郭璇華,周麗屏.火龍果莖化學成分的GC-MS/ICP-MS分 析[J].分析實驗室,2007(11):104-107.
[4]陳雅芝,劉瑞,于章龍,等.火龍果莖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分析[J].農產品加工,2020(5):55-58.
[5]劉小玲,寧恩創,尹秀華,等.紅龍果肉莖的營養成分分析 [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8,29(2):119-121.
[6]馬若影.紅心火龍果莖中多糖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海口: 海南大學,2018:1-6.
[7]郭淼,宋江峰,王傳凱.火龍果莖多糖的超高壓提取及抗氧 化活性研究[J].熱帶作物學報,2017,38(7):1371-1376.
[8]李國勝,白新鵬.火龍果莖多糖提取方法比較[J].熱帶農業 科學,2021,41(11): 61-67.
[9]韋珍,覃淼,鄧中霖,等.火龍果莖多糖組成及抗氧化穩定 性分析[J].食品工業科技,2024,45(22):263-271.
[10]李鵬.火龍果莖凝膠汁、多糖的初步研究[D].北京:首都師 范大學,2009:1-6.
[11]李鵬.火龍果莖凝膠汁的提取及美容功效的檢測[C]//第七 屆中國化妝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浙江:第七屆中國化妝 品學術研討會,2008:301-307.
[12]馮玲,賀潔,譚強,等.火龍果研究及加工進展[J].輕工科 技,2018,34(6):10-12,62.
[13]洗婭雪,陶虹,王君睿,等.糖因素對菠蘿果脯品質的影響 [J].中國果菜,2023,43(8):28-33.
[14]劉艷,唐小閑,張巧,等.微波滲糖加工低糖大果山楂果脯 工藝研究[J].中國果菜,2020,40(6):52-57.
[15]王前菊,方曉彤,王宇,等.百香果果脯加工工藝的研究[J] 現代食品,2023,29(1): 88-91.
[16] 王慧,張蘭,孟秀梅,等.紅椒果脯的加工工藝及評價[J]. 儀廣品加⊥,2023(9): 53-36.
[17] ZHU C Y,ZHANG Y T,WU T,et al.Optimizing glycerosome formulations via an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to enhance transdermal triptolide delivery [J].Acta Pharmaceutica, 2021,72(1): 135-146.
[18] RUIZ-CAPILLAS C, HERRERO A M, PINTADO T, et al. Sensory analysisand consumer research in newmeat products development[J]. Foods,2021,10(2): 429.
[19] VISALLI M,SCHLICH P, MAHIEU B, et al.First steps towards FAIRization of product-focused sensory data[JJ.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2023,104:104765.
[20] RAMON-CANUL L G, CABAL-PRIETO A, RODRIGUEZRAMIREZ T A,et al. Pivot and check -all -that -apply techniques for the analysis of honeyadulteration:Impact on consu mer liking,emotions and memori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mp; Technology,2023,58(7): 3865-3875.
[21]HASTIE M,TORRICO D,LI Z,et al.Consumer characterization of wet-and dry -aged mutton flavor profile using check-all-that-apply[J]. Foods,2022,11(20): 3167.
[22] MOSS R, BARKER S, MCSWEENEY M B. Using check - all -that -apply to evaluate wine and foodpairings: An investigation with white wines [J].Journal of Sensory Studies, 2022,37(1): e12720.
[23]WILSON C,BRAND J,DU-TOIT W,et al.Polarized projective mapping as a rapid sensory analysismethod applied to South African Chenin Blanc wines[J].LWT, 2018, 92: 140-146.
[24]RODRIGUES JF,MANGIA B A,E SILVA JG,et al. Sorting task as a tool to elucidate the sensory patterns of artisanal cheeses [J]. Journal of Sensory Studies,2O20,35(3): e12562.
[25] 秦世蓉,左勇,何頌捷,等.獼猴桃果脯制作工藝優化[J]. 食品工業科技,2019,40(24):152-159.
[26] 王碩,馬英子.基于微波輔助的低糖菠蘿蜜果脯工藝優化 的研究[J].現代食品,2022(21):52-55.
[27] 王紫琳,曹藍心,趙存朝,等.響應面法優化雪蓮果果脯加 工工藝[J].保鮮與加工,2022(11):33-40.
[28]呂俊良.芒果果脯加工工藝研究[J].現代食品,2022(9): 61-64.
[29] 馮穎,張萍萍,趙存朝,等.響應面優化百香果果皮果脯制 備工藝[J].食品工業科技,2022(17):275-282.
[30] 李國勝,陳小碗.響應面法優化低糖火龍果果脯加工工藝 [J].食品工業,2015(8):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