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鹿林子的舞蹈世界,從舞蹈藝術的覺醒到與哲學的對話,再到中西方舞蹈文化的交流與傳承,她永遠都像一個“使者”一般,不但解密了舞蹈世界的密碼,更是讓舞蹈回歸到了舞蹈本身。
年幼的小鹿林子天賦出眾,肯吃苦,從小就培養了堅忍不拔的個性。12歲進人省藝校時,經常在腰椎打著封閉的情況下還在訓練。為了保持身材和鍛煉自己的毅力,她早上練腰晚上練腿。每天早上5點起床,中午12點時還堅持在烈日下跑步。艱苦的訓練,造就了她不凡的駕馭作品的能力。
學習舞蹈時那些開胯、壓腿等其他孩子都望而生畏的訓練,她說那些對她來說都算是小兒科。為了訓練,她說自己經常被摔骨折。別人翻兩圈,她就能翻四圈。連舞蹈老師都覺得奇怪,這孩子怕不是沒痛覺神經吧?有一次,她的右手在玻璃上滑了一下,中指筋膜被破碎的玻璃割斷。在醫院縫完針后,手指卻不能再伸直了。她很著急,問醫生怎么辦。醫生說你只能自己把中指慢慢回來。于是,她每天都忍著劇痛,咬牙掰中指。半年后,她的指頭終于恢復到了原狀。她說與掰指頭相比,開胯訓練簡直太簡單了。
2007年,小鹿林子憑借作品《飄》獲得第四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歐洲區中國民間舞表演一等獎,她將中國傳統舞蹈與西方現代編舞理念進行融合,自始至終表演和創作都是她一手完成。后來,小鹿林子到法國求學,到巴黎后,小鹿林子就投入了考前的集訓當中。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因為她住的旅館太潮濕,她渾身長滿了濕疹,全身的紅疹子,又癢又疼。她因為怕別人看到自己身上的濕疹,只能穿著毛衣在巴黎6月份的氣候下訓練。
每天的訓練,大量汗水浸透毛衣,扭曲在身上,更加難熬。當濕疹磨破的時候,晚上連睡覺都成了問題。但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小鹿林子一直咬牙堅持,最終一舉用全球第一的成績進人舞蹈界最高殿堂法國巴黎國立高等舞蹈學院。
人學后,小鹿林子才發現,自己是這家全球頂級舞蹈學院建院史上第一位華人舞蹈演員,小鹿林子也因此受到了全球舞蹈界的關注。
在這里的動力驅使下,小鹿林子成長迅速。2007年,她憑借《火因煙》一舉獲得第四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歐洲區現代舞原創、表演一等獎。這更是一部融合東西方文化的舞蹈巨作,她用中國傳統的扇子增添舞蹈的中國元素,
用當時長至腳踝的長發進行舞動,通過整個身體律動強調傳導關系。她說這部舞蹈,突出表現的是一種因果關系,把舞蹈與哲學思想融合在一起。榮譽加身后,她開始利用自身在舞蹈界的影響力承擔起大量的社會責任。她不但把中法舞蹈文化交流做為發展方向,更是擔任和法國中國留學生聯合會副主席和文藝部長職務,并為隨后召開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擔任了文化藝術工作組的編導。此后,她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中歐舞蹈文化的交流層面,更是因為她在藝術交流層面做出的貢獻獲得認可,并因此榮獲當年的五四青年獎章,如愿成為了西北五省的首位舞蹈學博士。
如今,小鹿林子已經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唯一的舞蹈表演出身的經濟學博士后。
她在推動舞臺藝術產業化的同時,也開始從事更高維度舞蹈文化的建設與傳播,用“學術平民化”的思想把舞蹈文化融入到了大眾文化傳播當中。她希望把舞蹈藝術的快樂帶給更為廣泛的受眾,讓舞蹈回歸舞蹈本身,人人皆可舞蹈,為即將到來的老齡化社會釋放自己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