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日20時35分,新聞頻道《民族同心圓》欄目準時開播,節目以富有感染力的電視語言生動講述著一個個民族團結故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宣傳效果。
這檔宣傳民族團結的專題電視欄目,正是由主持人金貞玉(播音名“金子楠”)發起并促成的。欄目一經播出便獲得廣泛關注,成為廣州市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的金牌欄目。2024年9月,金貞玉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榮譽稱號。
金貞玉大學畢業后,便來到工作。在一次次實地采訪過程中,金貞玉萌生了開設一檔講述民族團結故事的電視欄目的想法。在廣州市民宗局和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同心圓》欄目于2019年8月正式推出。
作為《民族同心圓》欄目的發起人、制片人、主持人,金貞玉以一名媒體人的敬業精神和對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極大熱誠,帶領團隊走進廣州的大街小巷、山鄉村寨,還探訪了貴州、新疆等地,用鏡頭和文字記錄新時代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
就這樣,粵疆同心醫療救治“結石寶寶”項目、貴州赫章縣海雀村彝族同胞的脫貧之路、粵北連南瑤族自治縣大坪鎮“致富能手”房瑤冷的奮斗事跡、廣州光塔街各族群眾和諧融居的美談等各族群眾手足相親的動人故事等,都被金貞玉呈現在欄目中。自開播以來,《民族同心圓》欄目累計播出160多期,成為面向粵港澳大灣區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載體和平臺。
“每次的實地采訪都是對我的精神洗禮,每個故事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我要把這些感人故事講給更多人聽。”金貞玉動情地說道。為做好每期節目,她經常是深夜完成當天的采編工作后,還要挑燈夜戰繼續做好明天一早的準備工作。
努力就會有收獲。《民族同心圓》節目推出的當年,金貞玉團隊所在的新聞頻道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2020年被評為“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2024年該節目入選廣東省廣播電視局優秀國產紀錄片。如今,《民族同心圓》節目內容在“學習強國”、廣州“花城 + ;等平臺同步推送,極大提升了欄目的品牌影響力。
作為一名電視媒體人,金貞玉始終以專業精神踐行社會責任,策劃并主持了10余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校園活動,宣傳覆蓋各族師生30多萬人次。同時,作為一名市政協委員,她積極履職盡責,提交的多份有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的提案,得到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積極采納。
通過這檔欄目,金貞玉還結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各族兄弟姐妹,構成了她豐富又生動的朋友圈。“我的朋友圈,其實也是‘民族同心圓’的一個縮影。”金貞玉表示,將繼續帶領欄目團隊用心用情用力畫好同心圓,為廣州乃至全國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ledast (責編/張均竹見習編輯/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