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那堂周三的數學課前,我站在教室窗邊,望著操場上奔跑嬉戲的孩子們,不由得想起上周家長會后周媽媽對我說的話:“黃老師,我家小宇太貪玩了,上課總是不專心,您能不能多管管他?”我點點頭,目光落在第三排那個瘦小的身影上一周小宇,一個總愛在課本空白處涂涂畫畫、課桌里藏著各種紙制小玩意兒的男孩。
“同學們,請把數學課本翻到第56頁?!蔽易叩街v臺,開始上課。大部分孩子迅速翻開書本,只有周小宇低著頭,不知手里鼓搗著什么。
“周小宇!”我提高嗓音。他猛地抬頭,慌亂中一個紙青蛙從桌縫掉到了地上。教室里立刻響起幾聲竊笑。我走過去撿起那只綠色的紙青蛙,不得不承認他折得很精致,連眼晴和背上的紋路都栩栩如生?!吧险n時間是用來學習的,不是用來折紙的。”我板著臉把紙青蛙沒收,放進了講臺抽屜。
下課后,教室里一片喧鬧,嬉笑聲此起彼伏。我卻一臉嚴肅地叫住了周小宇:“來我辦公室一趟。”他微微一征,原本洋溢著笑容的臉瞬間黯淡下來,眼神中閃過一絲不安,慢吞吞地從座位上站起來,拖著腳步朝我走來。
他站在我面前,雙手局促地揪著衣角??粗臉幼樱胰滩蛔@了口氣,翻開他的作業本,眉頭緊緊皺起:“這是第幾次了?上周是紙飛機,前天是紙船,今天又是紙青蛙。”我把作業本攤在他面前,指著上面的錯題,語氣中滿是無奈和責備,“看看你的數學作業,這么簡單的題錯了三處,都是粗心大意的原因。”他低著頭,不敢看我的眼晴,長長的睫毛在臉上投下一片陰影,仿佛要把自己藏起來。我繼續問道:“你媽媽說你回家就躲在房間里折紙,作業拖到很晚才做,是這樣嗎?”他沉默了一會兒,輕輕點了點頭,聲音細如蚊蚋:“我……我喜歡折紙……”
“喜歡可以,但不能影響學習。”我又無奈地嘆了口氣,思考片刻后說道,“這樣吧,從今天開始,每天放學后你留下
來半個小時,我監督你把作業完成再回家。”
他猛地抬頭,眼晴里閃過一絲驚慌:“可是…今天放學后我要去…“要去干什么?”我緊緊追問。
“沒…沒什么?!彼值拖铝祟^,聲音里帶著明顯的失落和隱瞞。
放學后,我正收拾教案,等著周小宇過來寫作業。突然,辦公室的門被猛地推開,周媽媽怒氣沖沖地拽著周小宇的胳膊沖了進來。“黃老師!您看看這個!”周媽媽氣呼呼地把一個塑料袋摔在我的桌上,袋子里十幾件折紙作品散落出來。有展翅欲飛的鶴,有昂首挺胸的馬,還有一條復雜的中國龍,一看就知道花費了不少心思和時間。
“我在他書包里發現的!他騙我說要留校補習,其實是去少年宮參加什么折紙興趣小組!”周媽媽氣得滿臉通紅。
“媽,我錯了……但今天是老師教折龍的最后一步周小宇抽泣著,聲音帶著哭腔,試圖解釋。
“還狡辯!”周媽媽根本不聽他的解釋,突然伸出手,一把抓起那些折紙作品,在我還沒來得及反應時,幾下就撕爛了。
“不要——”周小宇大聲哭喊,整個人像失了魂一般,“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雙手慌亂地試圖拼湊起那些紙片,淚水不停地順著臉頰滑落。
那天晚上,我輾轉難眠。周小宇絕望的哭聲和那些精美的折紙作品在我的腦海中不斷地交替出現。我們是不是太武斷了?只看到他因折紙而影響了學習,卻忽視了他在折紙中展現出的天賦和熱情。也許,我們應該更深入地了解他。
第二天一早,我撥通周媽媽的電話,提出想去家訪。電話那頭的周媽媽有些驚訝,但還是答應了。放下電話,我知道,這將是一個重新了解周小宇,幫助他平衡夢想與學業的契機。
我非常期待這次家訪,希望可以為周小宇找回那被撕碎的夢想翅膀,讓他能夠在屬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飛翔。
周六下午,我如約來到周小宇家。周媽媽熱情地招待我,卻不讓兒子出來見面。“他在房間寫作業,我罰他一個月不準折紙?!彼Z氣堅決。
周媽媽,其實我想和小宇聊聊,關于折紙…周媽媽皺起眉頭:“您不認為他這是玩物喪志嗎?
“我我想了解更多情況?!蔽覉猿值馈?/p>
最終她勉強同意讓我見周小宇。推開他的房門,我驚呆了—一墻上貼滿了折紙作品,床頭還掛著一串五彩繽紛的紙星星。這哪里是一個貪玩孩子的房間,分明是一個小藝術家的工作室。
周小宇局促地站在書桌前,桌上攤開的作業本旁放著半成品的折紙孔雀。
“這些都是你折的?”我指著墻上那只幾乎和真鳥差不 多大小的紙鳳凰問道。
他點點頭,眼晴亮了起來:“用了兩百多張紙,整整折了三個星期。”
“你……跟誰學的?
“開始是看視頻自學,后來又去圖書館看折紙類的書,去年開始參加市少年宮的折紙興趣班?!彼曇粼絹碓叫?,“但媽媽不讓我去,我是用自己的壓歲錢偷偷報名的…”
我拿起桌上的一個筆記本,翻開發現里面密密麻麻記錄著各種折紙的步驟和心得,有些旁邊還畫著精確的幾何圖形和角度計算。這哪里是簡單的玩耍?這分明是一項“癡迷”的研究。
離開他家前,我對周媽媽說:“您知道嗎,折紙其實與數學密切相關,特別是幾何學和拓撲學。日本有位折紙大師的作品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用于衛星的太陽能板設計…”
“可他的成績在班里只是中等水平,再這樣下去…周媽媽打斷我。
“給我一個月時間。”我突然說,“讓我試試把折紙與他的學習結合起來。如果他的成績沒有提高,我就不再干涉?!?/p>
周媽媽雖然將信將疑,但最終還是勉強同意了。
接下來的日子,我在數學課上有意加入了折紙元素。教對稱圖形時,讓學生們折紙蝴蝶;學幾何角度時,我用折紙演示各種角的變化。課上,周小宇的眼晴亮得像星星一樣,他不僅迅速掌握了所學知識,還主動幫助其他同學。更讓我驚訝的是,他的數學作業質量也突飛猛進,那些曾經總是出錯的幾何題現在幾乎全對。一次課間,我問他怎么突然開竅了。
“因為…現在我能在腦子里‘看見’那些圖形?!彼蟮匦χ?,“就像折紙前我能想象出成品一樣?!?/p>
一個月后的期中考試,周小宇數學考了95分,從班級中游躍升至前十名。我把成績單交給周媽媽時,她難以置信地反復查看,“這……這真是小宇考的?”
“千真萬確?!蔽倚χf,“您知道嗎,麻省理工學院有個專業叫‘數學與折紙工程’,世界上不少頂尖科學家在研究折紙在醫學、航天等領域的應用?!?/p>
周媽媽沉默了很久,最后輕聲說:“也許我該讓他繼續參加那個折紙興趣小組?”
轉機出現在今年五月。全市青少年創意大賽開始報名,我鼓勵周小宇憑折紙作品參賽。他花兩個星期制作了一件令人嘆為觀止的作品一一棵近一米高的紙櫻花樹,樹上有近百朵櫻花,每朵都能開合,樹干上還盤著一條鱗片分明的紙龍。
比賽那天,周媽媽第一次親眼看到兒子在評委面前自信地講解作品背后的數學原理和工程構思。當評委們驚嘆于這個11歲的孩子對黃金分割比例和立體幾何的理解時,她的眼晴濕潤了。
“周小宇獲得了市級一等獎!”這個消息像春風一樣吹遍了整個學校。他站在領獎臺上的照片被貼在校門口的光榮榜上,曾經那個被批評“就知道玩”的男孩,如今成了學校的驕傲。
頒獎典禮后,周媽媽緊緊地拉著我的手說:“黃老師,謝謝您!如果不是您,我可能會一直扼殺他的天賦…
我搖搖頭:“也是您愿意打開心扉,給孩子成長的空間?!?/p>
那天晚上,我在教育日記中寫道:“我們總是急于把孩子塞進預設的成功模子里,卻忘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密碼。玩耍并不是學習的敵人,而是另一種形式的學習。當一雙手折出振翅欲飛的紙鶴時,誰能說它不能托起夢想呢?”
現在的周小宇終于可以不用再偷偷摸摸地折紙,他的書桌整齊擺放著各種專業工具和紙張。媽媽也成了他最忠實的粉絲,甚至開始學習基礎折紙,只為能更好地理解兒子的世界。
而我,作為老師,則學會了用更開放的眼晴看待每個愛玩耍的孩子。因為在他們的玩耍中,可能正孕育著改變世界的創意火花。讓孩子“玩出一片天”,也許我們就能看到不一樣的藍天。 (文中人物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