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峨為礪" 健筆高擎
管領繁花廿五春,十年磨劍刃痕新。
高擎健筆岷峨頂,一騎生香迥出塵。
祝賀《現代藝術》創刊二十五周年、新版十周年!
漢字是中華文明不滅的基因密碼,而書法,正是這基因最鮮活的表達方式。當我們凝視一片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再看今天學生練習的楷書字帖,那條貫穿古今的墨線從未中斷——這就是中華文明五千年綿延不斷的驚人奇跡。書法,正是這條文明長河中最堅韌的紐帶。
在四川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青川木牘,讓我們觸摸到秦統一前夜巴蜀大地的書寫溫度;漢代碑刻,與中原碑刻風格呼應又獨具蜀地韻味;從漢代賦家揚雄提出“書,心畫也”的千古論斷,到宋代蘇軾在蜀中揮毫寫下“我書意造本無法”的宣言,再到近代謝無量“孩兒體”中返璞歸真的童趣——巴蜀書家始終是這條文明長河的守護者與創新者。
四川省書法家協會(簡稱“省書協”),正是這條文明長河在當代的“護堤人”。自20世紀80年代中國掀起“書法熱”以來,在四川省文聯的領導下,省書協帶領全省各級書法組織和廣大書法愛好者,以老中青書法創作骨干為主體,主動作為,積極進取,通過43年的不懈耕耘和共同努力,讓四川書法的整體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和長足的發展。
搭建舞臺,百花齊放。為讓書法藝術被更多人看見和欣賞,省書協從面向全國的“中國西部書法篆刻作品展”,到省內各年齡層、各類型的專項展,如中青年展、婦女展、老年展、大學生賽,再到聚焦不同書體的行草展、正體書展,以及“劍南春·全國書法大獎賽”“青川木牘杯”……為不同階段、不同風格的書法愛好者搭建了廣闊的展示舞臺。同時,還積極“走出去”,與北京、浙江、江蘇等地舉辦“雙年展”“聯展”,甚至與日本、韓國進行國際交流,讓四川的墨香飄向全國乃至世界。
培育人才,德藝雙馨。書法的未來在于人才。省書協深知,優秀的書法家不僅要有好“手藝”,更要有深厚的文化修養和良好的品德。為此,協會堅持了二十多年,每年舉辦“臨帖(臨?。┌唷?,讓大家從古代經典中汲取營養;還連續舉辦了三屆“國學修養與書法”研習班,大力倡導爭做技道均衡、藝文兼備、德藝雙馨、無愧時代的有中國學問的書寫者。同時扎實推進省級、市州級、縣區級書法家協會三級一體多層次、規范化專業培訓協同發展。
研究學問,傳播知識。省書協重視學術建設,積極組織優秀學者參加中國書協“全國書學討論會”和全國專題性書法研討會(學術論壇),先后舉辦5屆書學理論研討會并出版相關書學理論研討會論文集,培育發掘藝文兼備的書法創作、書法理論、書法評論隊伍;編輯出版《天府墨跡》《四川書學》等刊物、論著。努力助推西部和四川地區中小學書法進課堂和四川高校書法專業教育建設。
服務人民,回饋社會。書法藝術的生命力,最終要扎根于人民。省書協積極響應號召,每年組織書法家深入基層,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義務為百姓寫春聯、送“福”字,舉辦公益培訓。在各區縣舉辦“書法公益看稿會”,書法家面對面指導基層書法愛好者,幫他們提高書寫水平和藝術鑒賞能力,真正做到“藝術為人民服務”。
書寫時代,融入山河。省書協還組織省內外知名書法家,為四川著名的文化和旅游景點進行主題創作。這些融入風景名勝的書法作品,為四川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貢獻了獨特的“墨香”力量。
如今,在國家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四川努力建設文化強省的大好時機下,四川書法界團結一心,充滿干勁。省書協將繼續在省文聯領導下,共同講好四川書法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