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名叮當,一級演員。1968年12月生,重慶市長壽區人。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四川省曲藝家協會主席,四川省曲藝研究院藝術總監,中國諧劇第三代掌門人,四川省青年文藝人才交流發展促進會會長,成都嘻二三曲藝劇社創始人,中共黨員,民盟盟員。曾榮獲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笫五屆全國德藝雙馨中青年文藝工作者稱號,四川省“青城計劃”文藝領軍人才。代表作品:《麻將人生》《我的未來不是夢》《步步高》《川軍張三娃》《弱勢群體》等。
1987年,剛參加工作的我被分配至重慶長壽化工總廠第二分廠;1990年9月,調入總廠團委工作。因為一直懷揣藝術夢想,1996年我不顧家人勸阻,毅然放棄“鐵飯碗”走上了職業演出的道路,開始了漫漫征途,先后拜諧劇表演藝術家沈伐、散打評書藝術家李伯清為師走上曲藝藝術之路。2013年11月19日、20日,“說唱四川·叮當諧劇專場”在成都演出,我在繼承師父王永梭、沈伐傳統諧劇表演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在舞臺上時而“一人獨演”,如諧劇《弱勢群體》一人分飾四角兒;時而“獨演一人”,如諧劇《川軍張三娃》,盡力為諧劇破“框”進行探索。
在破“框”探索中,我將“一人獨演并且獨演一人”轉變為“一人獨演或者獨演一人”。作品《麻將人生》甚至打破舞臺表現形式從“一人獨演”直接分割成四個相對獨立的空間,每個空間都有一個角色,四個角色之間因為麻將產生一定潛在的聯系。每個演員之間并沒有直接的對話交流,從某種意義上說,《麻將人生》是“多人獨演,獨演一人”,而這樣的表演方式,有利于帶動觀眾的積極性,避免了受眾的視覺疲勞。2014年,該劇斬獲第八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我想這是對我個人勇于創新的最大肯定。
縱橫比較諧劇歷史,在諧劇內容題材上,作品多為市井百姓,由于規模、人數等限制,從未出現過大型題材,于是,我將諧劇表演題材范圍擴大,作品《川軍張三娃》以諧劇的形式在舞臺上呈現出厚重的抗戰題材,而諧劇《永不落幕》則是另一次大膽創新,讓諧劇真正“化零為整”,在演出內容、時長上以劇的形態呈現。讓觀眾感受到更大的場面和更鮮活的人物命運和時代背景,同時打破舞臺邊界把表演空間延伸到觀眾席最后一排,因為一臺優秀的喜劇演出,需要由演員和觀眾共同構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下科技運用無處不在,諧劇表演應該順應時代發展,利用現代多媒體,配合燈光變化,塑造出更為宏大的場面。
我始終認為,作為一個文藝工作者不僅需要堅定信仰忠誠黨的文藝事業,一切為了人民,還需要敬業奉獻,把追求“德藝雙馨”作為畢生的功課。盡管我在個人的藝術領域上不斷取得成功,但我一直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在所有商業演出的合同里,都會加上一條,倘若活動與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的文化惠民活動相沖突時,我會毫不遲疑選擇后者,并承擔所有后果。接下來,我將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文化宣傳、文化交流、文化惠民工作,堅持不懈地著力于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搶救保護,不遺余力地抓創作、抓人才培養,將四川曲藝的新號角吹得更加響亮。
時值《現代藝術》新版十周年,這十年,是四川曲藝蓬勃發展、最需要宣傳展示的十年,這時《現代藝術》猶如一縷春風,將眾多的四川曲藝藝術和藝術家帶到大眾面前——從古老的四川清音婉轉悠揚的韻律,到詼諧幽默的四川方言、諧劇、金錢板里生動鮮活的故事;從老一輩曲藝藝術家精湛絕倫、沉淀著歲月精華的表演,到新一代曲藝工作者充滿創新與活力的嘗試……
十年,是一個階段的總結,更是一個起點。我將繼續與《現代藝術》相約,共同成為四川文藝的守望者和追光者,守護這片藝術沃土上的每一份珍貴遺產,傳承其精神內核;同時,也將勇敢地追逐藝術之光,積極探索創新,讓四川曲藝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