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人生信條是“活一天,就要快樂一天”。她經常說起這句話,也很重視玩。
我們在外婆家住的時候,要自己安排時間完成作業。她只會問我能完成嗎,如果我說“能完成”,她會說“我相信你”。但是,如果我不能完成卻撒謊說能完成,那么她會用她的方法讓我記住,并且不敢再犯。因為她腦子里有太多靈活的點子了,我和表弟在她面前就像如來佛祖手掌上的孫悟空一樣,根本逃不出她的掌心。如果不是由于撒謊,是有其他原因才完不成作業,她會跟我們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爸媽不在家時她來照顧我,我想請假,她會問:“缺課能跟上嗎?”我說能。她還是會說:“我相信你。”如果我需要任何幫助,都可以向外婆求助,她總會幫我想辦法。在她眼里,學習、休息、玩都很重要,只要能平衡好,就可以自由分配時間。人往往就是這樣,別人越相信你,你對自己就越負責。外婆說:“小孩越被打壓,反叛意識就越嚴重,越不讓玩,就越不愿學。”
外婆總說自己是“吃客大玩家”。她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就和幾個朋友組成了一個探店團隊,哪里有飯店開業,她們都去嘗試,記錄下來,分享給親戚朋友。后來我讀到《上海的金枝玉葉》,書中上海永安公司的郭家四小姐黛西拒絕了家中訂下的婚約。她說:“我不能嫁給一個會和我談絲襪結實不結實的男人,無趣。”我突然就想到了外婆一直掛在嘴邊的\"有趣”。
她總能知道哪家飯館的什么菜最好吃,哪里有展覽,哪兒有演出,哪兒有字畫集,哪兒的花開了,帶我們去公園欣賞景色變化,走很多路品嘗美食,也會陪表弟觀察螞蟻搬家。我至今還記得那天穿著雨衣,在湖心的亭子里聽雨打在荷葉上的聲音,此刻閉上眼睛,那清新的香味和感覺依然清晰可辨。
我們經常買時令吃食,挑選一部電影,在電視機前放幾只凳子,鋪滿吃食,邊吃邊看,大家嘰嘰喳喳地討論。在說起好笑的事情時,大家笑成一團坐在地上,完全不用顧及形象,因為“有趣就好了”
外婆86歲那一年,我們全家一起去公園玩,在一排拿著刀槍棍棒的古代武士雕塑前,外婆說她想拍一張照片。當我拿起相機時,全家爆發哄笑,只見外婆慢慢舉起了自己的拐杖,用拐杖當武器,模仿后面武士的動作。看到這一幕,我笑到肚子疼,連旁邊的路人都在笑。外婆卻毫不在意,自己也笑得很開心,得意地問我:“有意思吧?”
幼年時,外婆把一間次臥開辟成游戲室,在地上鋪上席子,讓我們可以自由地玩玩具。外婆禁止其他人在我們的游戲時間進入這個房間。后來我讀研究生的時候,一位導師是做感統訓練的,他在我們實習的時候曾經說過,如果孩子玩的時候被大人不斷打斷,會影響他們的專注度,可能會給未來的學習帶來一定的麻煩。2013年,我養了一只小狗,我發現外婆在陪小狗玩的時候,一次只給小狗一個玩具,她說玩具太多的話小狗就不能集中注意力,我當時的感受是,外婆果然是個高級教師,她真的很懂教育。
讀書后,外婆更是給了我們非常多玩耍的自主權,這讓我們必須考慮:我的作業是不是做完了?提心吊膽地玩可不好。怎么樣才能玩得更好,更盡興?用什么零食配這個季節的景色?這都要自己考慮、自己準備。
今天下的雪,明天可能就融化了;今天不去看花,明天可能就凋落了。樹葉經過許多天的成長,經歷許多驕陽與寒冷,才變幻出獨一無二的紋理色澤,慢慢地,又組成了一個秋天。天上的月亮每天都是不同的。一些獨特的景象是轉瞬即逝的,只有意識到這些隨處可見之物的珍貴,你才會產生敬畏之心。我們每天對它們熟視無睹,并不是因為它們的廉價而免費,恰恰是因為它們太過珍貴而無價。在欣賞和觀察中,你會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當下的珍貴和絢爛。
有一次我逛得太開心,導致第二天腿疼,就不想上體育課。跟媽媽說了,但她拒絕給我簽假條:“為了逛街請假,哪有這樣的道理?”外婆直接給我簽了:“玩得高興,都是鍛煉,走路和跑步,有什么分別?”
大學時我逃了很多課準備競賽參加實習。外婆笑著和我分享她當年如何繞過家里來接她的車夫,逃課出去玩的故事,并說“你還應該逃課去戀愛”“不要留遺憾”“心里滿足了,學起來更有勁”。
看來,學會怎樣玩很重要!要給自己玩的時間呀!
(摘自人民郵電出版社《你不必是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