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承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與智慧。在小學教育階段,規范漢字書寫不僅是一項基本技能的培養,更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隨著時代的發展,雖然信息技術給我們帶來了諸多便利,但也對傳統的寫字教育帶來了沖擊,中小學生書寫姿勢不標準、筆畫筆順不規范、書寫能力弱化等問題日益凸顯。同時,當前的教育環境對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下,依據新課標加強中小學規范漢字書寫教育,提高學生的寫字興趣顯得尤為重要。
一、重視寫字教學的意義
(一)課程標準的核心要求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為寫字教學明確了方向。新課標以育人為本,著重培養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益的規范漢字書寫習慣與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從學生長遠發展人手,不能只傳授書寫技能,更要重視習慣的培養。比如低學段,“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手離筆尖一寸)能夠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書寫坐姿和執筆姿勢,這一簡單要求為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打下了基礎。例如,在教學一年級的《金木水火土》課程時,教師在課堂伊始就可以引導學生按照“三個一”的要求坐好,準備書寫新的漢字,從而從第一課開始就培養他們良好的書寫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密切關注每位學生的握筆和書寫姿勢。執筆技巧往往是個難點,部分學生可能在幼兒時期已經形成了不規范的執筆習慣,這需要教師進行一對一指導和糾正。
(二)尊重學生認知規律
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身心發展水平是寫字教學的重要依據。對于低年級學生,他們的形象思維占據主導地位,因此教學可以更多地采用趣味性的導入方式。例如,在教“日”字時,可以通過講述故事來導人,比如講述古代人觀察太陽的形狀后創造了“日”這個字,字里行間蘊含著深意,從而激發學生對漢字起源的興趣。對于中高年級學生,隨著他們抽象思維的發展,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深入理解漢字的結構和筆畫規律。例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壯”字的結構,探討其左右結構中“士”字的表意功能,幫助他們理解勇士的含義,并通過書寫練習加深對這個字的記憶。
二、多種方法,激發寫字興趣
(一)趣味導人:點燃初始熱情
1.故事引路的魔力
在寫字教學中,故事是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每一個漢字都有其獨特的來歷和故事,這些故事就像一把把鑰匙,打開學生對漢字好奇的大門。例如,在教授“人”字時,教師可以講述女媧造人的傳說,女媧用泥土捏出了人的形象,“人”字酷似一個正在作揖的人形,體現了古人對禮儀的重視。在教授“家”字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解釋,字的上半部分“”象征著房屋,下半部分“豕”則代表豬,古代人們認為擁有房屋和豬才是完整的家,這讓學生領略到漢字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這些故事,學生將理解漢字并非僅僅是簡單的符號,它們還蘊含著生命和故事,從而點燃他們對書寫漢字的熱情。
2.游戲開場的樂趣
通過游戲化教學,寫字課堂可以變得生動有趣。猜字謎游戲尤其受到學生的青睞。在引入新字時,教師可以設計字謎,例如“一家十一口(打一字)\"(謎底是“吉”),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猜字謎的過程中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漢字的結構和含義。此外,書寫接力游戲也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輪流書寫漢字的各個筆畫,共同完成一個漢字的書寫。這樣的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對漢字筆畫順序的掌握。例如,在學習“森”字時,通過分組接力的方式,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這個復雜漢字的書寫方法。
(二)多元教學:穩固興趣基石
1.筆畫動畫的靈動之美
筆畫動畫將靜態的漢字筆畫轉變為動態的視覺展示,使學生能夠更清晰地觀察到筆畫的起筆、行筆和收筆過程。例如,在學習基礎筆畫“橫”時,動畫能夠呈現毛筆書寫的過程,從筆尖輕觸紙面,緩緩向右行筆,最終以輕微頓筆收尾,宛如一條靈動的小蛇在紙上舞動。而在教授稍微復雜的漢字,如“飛”時,動畫可以分別展示兩個“飛”字筆畫的順序和書寫方向,直觀地揭示每個筆畫之間的相互關系。這種動畫形式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使他們更容易理解和模仿,相較于傳統教師在黑板上的示范更加生動有趣。
2.韻律口訣的便捷記憶
韻律口訣為漢字書寫增添了趣味性和節奏感。對于一些容易寫錯的筆畫順序或結構復雜的漢字,創編口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記憶。如“先橫后豎十字架,先撇后捺人不怕;從上到下看清楚,從左到右沒錯誤”,通過這樣簡單易記的口訣,學生能夠掌握書寫的基本順序和規則。例如,在教學“贏”字時,教師可以創編口訣“亡口月貝凡,要想贏就得全”,幫助學生記住這個復雜漢字的組成部分和書寫順序,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高書寫能力。
(三)激勵評價:增強書寫自信
1.星星獎勵的激勵效果
星星獎勵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激勵方式。教師可以制定明確的獎勵標準,如書寫姿勢正確、筆畫書寫規范、書寫整潔美觀等都可以獲得星星。當學生積累到一定數量的星星后,可以兌換小獎品或獲得特殊的榮譽稱號。例如,在《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的書寫練習中,一位平時書寫較為粗心的學生因為這次書寫認真、姿勢端正得到了星星獎勵,這極大地增強了他的自信心,后續的書寫表現越來越好。星星獎勵讓學生在書寫過程中能夠及時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激發他們繼續努力的動力。
2.評語暖心的內在驅動
教師的評語對學生有著深遠影響。暖心的評語不僅是對書寫結果的評價,更是對學生努力的肯定。對于書寫有進步的學生,教師可以這樣評價:“你這次的書寫有了很大的進步,字的結構更加合理,筆畫也更加流暢了,老師看到了你的努力,繼續加油!”對于書寫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你的字一直很漂亮,要是能在書寫速度上再提高一些,就更完美了?!边@些針對性的評語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和關愛,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動力,促使他們不斷地追求更高的書寫水平。
三、多維協同,感受書寫之美
(一)創新實踐:拓展寫字魅力
1.作品展示的風采呈現
作品展示是對學生書寫成果的一種肯定和展示。學校可以定期舉辦書法作品展覽,將學生的優秀書寫作品裝裱展示在校園的走廊、宣傳欄等地。在展示過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主題進行分類,如“古詩書寫展”“課文片段書寫展”等。例如,在教學完古詩《望廬山瀑布》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書寫創作,并挑選優秀的作品進行展示。當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來,會有一種強烈的成就感,同時能夠學習同學作品中的優點,激發他們進一步提高書寫水平的欲望。
2.書寫比賽的活力激發
書寫比賽能夠營造一種競爭氛圍,激發學生的斗志和興趣。學校可以舉辦校內的書寫比賽,比賽形式多種多樣,如個人賽、團體賽、限時賽等。比賽內容可以是課本中的經典片段、古詩詞等。比如,在舉辦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書寫比賽時,教師可以選擇《為人民服務》等課文片段,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提高書寫技能,還能受到思想教育。比賽結束后,學校對獲獎的學生進行表彰,頒發證書和獎品,從而進一步點燃學生對寫字的熱情。
(二)文化滲透:提升書寫內涵
1.書法歷史的古今交融
在寫字教學中滲透書法歷史知識,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了解漢字書寫的發展脈絡。從古代甲骨文的刻寫,到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的演變,每一種字體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藝術特點。例如,在介紹楷書時,教師可以講述顏真卿、歐陽詢等書法大家的故事,以及他們的書法風格。以顏真卿的《顏勤禮碑》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字體的端莊大氣、筆畫的剛勁有力,讓學生明白漢字書寫不僅是技能,更是一種藝術。同時,聯系現代書法,讓學生感受到書法在不同時代的傳承與創新,從而增強他們對漢字書寫文化的認同感。
2.名人軼事的榜樣力量
與漢字書寫相關的名人軼事可以成為激勵學生的生動素材。如王羲之自幼苦練書法,用壞的毛筆堆成了“筆山”,洗毛筆的水池都變成了“墨池”。這些故事讓學生明白,要想寫好字,必須付出努力。此外,現代一些著名書法家堅持傳承和弘揚書法文化的事跡也能給學生帶來啟發。借助這些名人軼事,在學生心中塑造典范,激勵他們以積極的心態進行書寫練習,有助于培育他們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漢字書寫的熱情。
(三)多種途徑,助力寫字教學
1.課堂內外的有機結合
第一,語文課程與其他學科的協同。語文課程是寫字教學的主陣地,但其他學科也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在數學學科中,教師書寫數字和公式時要規范美觀,為學生樹立榜樣;在美術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欣賞書法作品的藝術之美,將書法與繪畫相結合。例如,在美術課上進行“詩配畫”活動時,教師鼓勵學生用漂亮的書法書寫詩句,為畫面增添文化氣息。
第二,課后服務與課外活動的拓展。課后服務時段可以為寫字訓練提供更多的時間保障。學??梢越M織學生進行集中的寫字練習,教師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創辦學生書法社團,讓有興趣的學生在深人學習書法技巧、了解書法文化;組織學生參加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和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等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展示平臺,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和競爭意識。
2.校園環境的文化育人
第一,規范校園用字的示范作用。規范校園用字是營造良好書寫氛圍的重要環節。教師要確保課堂板書、教學課件、指示牌、標語、宣傳欄、電子屏幕等用字規范,避免出現“丑書”“怪書”和不當使用“諧音字”的現象,這不僅是對規范漢字書寫的尊重,也是對學生的一種無聲教育。例如,校園內的指示牌用規范、美觀的楷書書寫,讓學生在日常校園生活中隨時受到正確書寫的熏陶。
第二,文化活動與環境布置的激勵。學校可以開展以漢字為主題的文化活動,如漢字聽寫大賽、漢字文化節等,以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同時,在校園的連廊、過道等位置懸掛書法名家和師生優秀規范漢字書寫作品,讓校園充滿文化氣息。當學生在課間欣賞這些優秀的作品時,能夠陶冶情操,激發書寫興趣,讓校園的每個角落都成為寫字教育的“課堂”。
3.教師表率與專業發展
第一,教師書寫示范的影響。中小學各科教師在規范漢字書寫方面要以身作則。教師的板書、批改作業的字跡等都是學生觀察和模仿的對象。一位書寫漂亮的教師會讓學生心生敬意,從而激發他們模仿的欲望。因此,學校要重視教師的“三筆字”(鋼筆字、粉筆字和毛筆字)的基本功訓練,通過開展基本功比賽等活動,提高教師的書寫水平,為學生樹立榜樣。
第二,教師培訓與教學研討的提升。學校應將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納入教師培訓和教研內容,重點加強語文教師和新人職教師的培訓。同時,組織專家和一線書法教師開展教學研討,推廣規范漢字書寫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例如,定期舉辦寫字教學研討會,分享教學經驗和創新方法,讓教師不斷地提升寫字教學能力,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
四、結語
在新課標背景下,提升小學生的寫字興趣和水平需要從多個方面人手,通過趣味導入、多元教學、激勵評價、創新實踐、文化滲透等多種途徑,同時結合課堂內外、校園環境、教師表率和數字賦能等多種因素協同推進。我們的目標是讓學生在充滿趣味和文化底蘊的氛圍中體驗漢字書寫的魅力,點燃他們對書寫的熱情,培養他們良好的書寫習慣,使漢字這一中華文明的瑰寶在新時代的舞臺上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這將為培育具有文化自信和全面素質的新一代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書寫教育是一項長期而持續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以滿足時代進步和學生發展的需求。
注:本文系2023年度龍文區教師進修學校基礎教育研究課題“新課標視域下提高小學生寫字水平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LWKT202301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