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牛溝是個歷史悠久的村莊,至今已有上百年,或是上千年,沒有人知道具體時間。原住在這地方的幾十戶人家早已拆遷,分別住到魯成社區(隸屬成灌村),或是其他小區去了。村莊全部改成良田,村落原貌已蕩然無存,只看到一大片綠色的莊稼地。
從百牛溝走出來的九十多歲的劉老翁是這樣描述的,在古老的淮安東鄉,原來都是一片汪洋和沼澤地,據說隋煬帝在大業元年(605年)的春天貫通南北大運河,給人們的生活、經濟帶來繁榮,這百牛溝人也是從蘇州閶門順大運河而來,為生計流落到這里的。
一條蜿蜒的小溪穿村而過,溪邊垂柳依依,村里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平淡又祥和。村子的東頭有一條神秘的山溝,名叫百牛溝。
每天清晨,村里的牛群都會被趕到百牛溝旁的草地吃草、飲水。可奇怪的是,村里明明只有九十九頭牛,每當牛群下塘時,村里的風水先生崔半仙總能看到一百頭牛。
崔半仙有雙陰陽眼,能看見普通人看不到的東西,第一次發現這個秘密時,他驚訝得瞪大眼睛,手中的拐杖差點掉落。他不相信是真的,他揉了揉眼睛,再一次確認,沒錯,就是一百頭牛,多出來的那頭牛毛色光亮如緞,眼眸靈動有神,透著讓人說不出的神秘。
崔半仙感到此事非同一般,他決定一探究竟。一天,趁牛群下塘,他躡手躡腳,悄悄靠近那頭神秘的牛,可每當快要接近時,那牛就像察覺到什么,輕盈地閃開,始終與他保持一段距離。
崔半仙不甘心,他四處打聽關于這條溝的傳說,村里的老人們回憶,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仙人路過此地,留下了一個神秘的預言:當百牛齊聚,福澤將至,但若心懷不軌,災禍必臨。
崔半仙越想越覺得神秘,他更加堅定了揭開謎底的決心。終于,在一個月圓之夜,皎潔的月光灑落草地,崔半仙又一次來到百牛溝。他在老遠的地方看到河里的牛群安靜地臥著,而那頭與眾不同的神秘的牛獨自站在溪邊,好像為那九十九頭牛站崗、放哨,這時候崔半仙屏氣斂息,慢慢靠近。就在他快要碰到牛的時候,一道耀眼的光芒閃過,那頭牛一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閃閃發光的小元寶。
崔半仙將元寶拿起來,放在手心上,他聽到一個空靈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此元寶乃福澤之寶,唯有心存善念,一心為民著想的人,方能使其發揮作用,造福一方。若起貪念,必遭天誅地滅。”崔半仙嚇得趕緊跪地,向聲音來源發誓,定會用這元寶為老百姓辦實事,謀福祉。
從那以后,崔半仙因元寶的力量幫助村民抵御旱災,趕走了瘟疫。村子變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物阜民安,村民們的生活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生活越來越好,而百牛溝的故事,也在歲月流轉中被人們口口相傳,成為激勵后人一心向善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