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電纜接頭;故障原因;預防措施;配電工程;電力安全
電纜接頭作為配電系統里的關鍵連接組件,在電力輸送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隨配電網負荷持續增長與環境條件漸趨復雜,電纜接頭故障難題漸次凸顯,若情況嚴重,甚至可能引起大面積停電。電纜接頭故障的產生,直接沖擊電力供應的安全性,也讓電力設備的穩定運行面臨困境。探究電纜接頭故障的根源及有效預防對策,對提升電力系統運行可靠性具有關鍵實際意義。
在配電工程中,電纜接頭發揮著連接電纜、輸送電流和提供機械保護的核心功能。其結構一般由外護層、絕緣層和導電層組成。外護層的主要作用是抵御外部物理與化學因素的侵害,保證接頭不受外界機械壓力及腐蝕干擾;絕緣層保障了電氣的隔離狀態,防止短路與漏電現象;導電層充當電流的通行路徑,承擔實現電氣連接和保障電流穩定傳輸的使命。接頭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導電層傳導電流,絕緣層實現電氣隔離,外護層抵御外界環境的影響[1]。電纜接頭的典型結構如圖1所示。

電纜接頭結構由應力錨、絕緣界面、硅橡膠、壓接管以及主絕緣層等部分構成,這些組成部分共同協作,保障電纜接頭在正常運行期間的穩定及安全。隨著電纜接頭服役的時間變長,尤其是在負荷高、溫度波動幅度大的情況下,接頭性能可能會因過熱、材料老化、機械損傷而下降,最終對配電系統穩定性及安全性造成影響。
(一)電纜接頭設計不合理
電纜接頭設計不合理是導致發生接頭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設計過程中若未充分考慮實際使用條件,可能會導致接頭無法適應電力負荷的波動,從而增加故障發生的概率[2]。常用材料如銅和鋁合金的導電性能十分出色,然而在高溫情況或過載電流環境里,若設計時未充分考量接頭熱容量,接頭或因過熱而引發絕緣層燒毀以及接觸不良現象。設計標準往往要求接頭工作溫度不超過90℃,若長期處在高溫環境,接頭的使用壽命會大大縮短,甚至引起電氣系統故障。
另一個設計問題是未考慮到溫度波動對接頭的影響。處于不同工作環境中,電纜接頭會有膨脹或收縮表現,尤其是當面臨極端溫度情況時。倘若接頭設計欠妥,接頭的電氣連接也許會變得不穩定,甚至讓絕緣層發生破裂。尤其當溫差突破20℃的界限時,接頭處會出現較大的應力聚集,可能會引起材料損傷,嚴重時極有可能導致接頭斷裂與電流中斷。
(二)施工質量問題
施工質量對電纜接頭的使用壽命和故障發生率有直接影響。在實施電纜接頭制作期間,要嚴格依照剝皮長度、銅線清潔度及壓接力度的標準要求來做,導線剝皮長度應當是電纜外徑的1.5倍。如果剝皮的長度不足,會使接觸面積出現減小,引起接觸電阻上升,從而導致局部出現高溫情況。銅線表面需要進行清潔,去除油污跟氧化表層,以確保良好的導電性能。若未將銅線表面清潔干凈,電流通過時也許會接觸不良,加劇接頭過熱的潛在風險。
精準把控壓接力度同樣關鍵。壓接力一般規定在10~20 kN的范圍:若力度過小,會引發接觸不良;過大則可能損傷導電層及絕緣材料,導致電氣性能變差。施工環境對接頭質量的重要影響同樣存在,在潮濕或是有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接頭材料極易受潮或被腐蝕,造成絕緣層失效或接頭松動,增加電力事故發生的風險。
(三)運行過程中外界因素的影響
運行環境里的溫度波動、電流波動以及外力作用等因素,會對電纜接頭的穩定性產生影響。依據電纜行業既定標準,電纜接頭常規工作溫度一般是-40℃~90℃。在極端溫度條件下,接頭也許無法維持性能穩定,處于低溫的情境,接頭以及電纜的材料會收縮,引發電氣連接欠佳;而處于高溫情境中,材料膨脹有概率引起接頭接觸不良及絕緣失效。若溫差變化超過了20℃,接頭處的應力會增添材料損傷的風險系數,嚴重的時候可能造成接頭斷裂或是電氣傳輸中止。為規避這一風險,接頭設計應采用適應性較強、熱膨脹系數較小的材料,諸如鋁合金之類的復合材料,以減小溫差引起的物理性狀變化。
電流的波動同樣是電纜接頭運行里的關鍵要素,若電流超出額定值1.25倍,接頭溫度迅速往上攀升,致使接頭出現過熱,增加故障出現概率。符合電力系統的負荷規格,配電線路往往出現超過額定電流的現象,電纜接頭需具備承受短時間過載電流的能力,設計時需預留一定的電流冗余量。諸如電纜的拉伸、扭曲或振動的外力作用,也有可能對接頭造成損傷,導致接頭呈現變形、松動狀態,從而造成電氣連接不穩固,加大電力故障出現概率。
(四)電纜老化和自然磨損
電纜接頭的使用年限直接關乎其故障發生率。伴隨電纜的長時間運行,受電流負荷、溫度變化及外界環境的影響,電纜接頭的絕緣層逐漸老化。電纜老化一般表現為絕緣層硬化、材質脆化、導電層受腐蝕等現象。尤其是在高負荷持續作業或負荷頻繁變化的環境里,電纜老化加速明顯。隨著時間的推移,電纜的絕緣性能逐漸下降。一般情況下,電纜接頭可使用20年,超過這一年限后,其故障方式概率急劇上升[3]。
電纜接頭老化的主要表現為絕緣層發生開裂、局部放電增多及導電層腐蝕。以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材料舉例說明,若使用時長超過20年,其絕緣強度大概會降低50%以上,而交聯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材料的絕緣層也會因電流負荷長時間運行而慢慢損壞,尤其是在較為潮濕的環境里,老化現象會愈發明顯。接頭里的局部放電現象會愈演愈烈,這不光影響接頭的電氣性能,還可能推動材料損壞的加劇,增加電力系統遭遇故障的可能。
(一)提高電纜接頭設計水平
電纜接頭設計需依照工作環境、電氣負荷條件進行優化,常用的銅、鋁合金等導電材料傳導電流表現突出。但在高溫與過載電流的環境中,也許會出現過熱,導致接頭性能有所下降。銅呈現出58×106 S/m的電導率數值,鋁合金測得電導率為37×106 S/m,開展設計時需顧及該差異,需保證所選材料熱容量夠大。可以采用XLPE作為絕緣材料,其有較高的熱穩定性以及電氣絕緣性能,較多應用于高電壓系統內,其熱變形時的溫度為130℃,可有效阻滯接頭的老化速率。
接頭設計要顧及溫差的變化,尤其在氣候條件極端的區域,電纜接頭需可承受-40℃~+90℃的溫度波動。只要溫差超過20℃,接頭處的熱應力可高達10~15 MPa,可能會引起接頭膨脹或收縮,危及電氣連接的穩定性。電流沖擊對電纜接頭存在影響,電流沖擊一般可達到額定電流的1.5~2倍數值。設計方面需預留1.25倍的電流富余量,用以應對短時間出現的過載情形。表1展示了常用材料在電纜接頭設計中的導電性、熱導率、熱膨脹系數等性能參數。

該表格呈現了電纜接頭常用材料在導電性、熱導率、熱膨脹系數及最高工作溫度方面的性能比較,有助于設計電纜接頭時選定恰當材料。
(二)加強施工和安裝質量控制
施工實施階段中,保障電纜接頭安裝質量是要害,工藝上的細微疏漏,都可能引起接頭故障現象,電纜接頭處導線剝皮長度常要求是電纜外徑的1.5倍,剝皮后銅線要達到無油污、氧化層的清潔水平[4]。尤其在高負荷的實際環境下,導線接觸不良有概率造成接頭局部出現過熱,按照行業既定標準,接頭壓接完畢,接觸電阻不宜超過0.1 Ω,若電流流過接頭時接觸電阻值過高,接頭溫度會急劇攀升,大概會引起電氣方面故障。
在進行接頭壓接操作時,精準把控壓接力度極為關鍵。過大的壓接力會碾碎導電層,破壞絕緣材料;而壓接力過低則會引發接頭松動,引起接觸電阻上升,推薦采用符合標準的壓接工具,并根據電纜接頭的規格和材質選取恰當的壓接壓力。此外,環境的溫濕度也會影響接頭質量,特別是在潮濕或含有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若未采取合理的防水、防腐措施,接頭的絕緣層和導電部分易受損害,從而縮短電纜接頭的使用壽命。
(三)改善運行環境
電纜接頭的可靠性與運行環境密切相關,尤其溫度和濕度對接頭的影響不容忽視。在高溫負荷條件下,電纜接頭的溫升現象尤為明顯。電纜接頭溫度不應超過90℃,若溫度高于這個限值,接頭的絕緣材料(如XLPE)可能會開始老化,破壞其電氣性能。為提升接頭的散熱能力,接頭外護層宜選用高導熱性的材料,如鋁合金,也可采用具有較高導熱性能的高分子復合材料。這些材料可顯著降低接頭的溫升幅度,避免過熱現象的產生。
就運行于高濕度或腐蝕性環境里的電纜接頭而言,應采取防水防腐辦法,在這種環境下,電纜接頭外護層的材料要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線及抗化學腐蝕特性。常見的防腐材料有耐紫外線的聚乙烯和耐高溫、對化學腐蝕有耐受性的聚氨酯涂層,這些材料能明顯延長接頭的使用壽命[5]。接頭密封應選用高質量的密封膏及防水膜,將接頭處全面封閉,杜絕潮氣滲入,防止接頭受潮引發絕緣效果喪失。
(四)定期維護和監測
有規律的維護與監測,是保障電纜接頭可靠性的必要手段。采用紅外成像監測可及時發現接頭的過熱現象,預防因接頭溫度過高引發的火災與設備毀壞。紅外成像儀通過掃描接頭的溫度分布,可精準識別接頭的熱點,之后采取可行措施防止故障發生。在實際應用場景里,電纜接頭表面溫度一般控制在50℃~60℃為宜,若超出該溫度,要立即檢查接頭內部電氣連接情況[6]。
另一個有效的監測手段是局部放電檢測。局部放電測試可檢查接頭絕緣層的完整性,及時發現接頭絕緣層的微裂紋或腐蝕現象,防止由局部放電引起的電氣故障。依照行業要求,電纜接頭局部放電值不得超過10 pC,若數值超過這一值,說明接頭可能存在潛在故障[7]。
隨著智能電網技術的發展,智能監控系統已逐步應用于電纜接頭監測。系統通過溫度、濕度和電流傳感器實時監測接頭狀態,當接頭的溫度、電流或濕度等參數超出預設范圍時,系統會立即報警,并自動調節電力負荷分配模式,防止因單點故障引發大規模電力中斷。對于使用時間較長的電纜接頭,應定期進行檢查和更換,以保障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8]。
電纜接頭故障對配電系統的穩定性及安全性具有深遠影響。通過深入分析接頭設計、施工質量、外部環境因素及電纜老化等多方面原因,可以有效識別并預防潛在故障。通過優化電纜接頭設計、加強質量管控、改善運行環境及定期維護監測,可以有效減少電纜接頭故障發生的概率。隨著智能監控技術的運用與新材料的開發,電纜接頭故障的預防力度將進一步加大,為電力系統長時間的穩定運行筑牢更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陸基權.基于無線網絡的配電箱電纜接頭故障檢測系統研究[J].電力設備管理,2022(18):192194+198.
[2] 楊振.高壓電纜中間接頭的故障原因與對策分析[J].石河子科技,2024(04):911.
[3] 劉益飛.電力電纜接頭故障的成因與改進措施[J].自動化應用,2025,66(04):161164.
[4] 祝晉堯,嚴敬汝,成洪剛,等.高壓輸電電纜接頭故障分析方法[J].河北電力技術,2024,43(01):4651.
[5] 劉曉波,桂世成,楊宇平,等.110 kV電纜接頭故障的診斷與維護技術分析[J].集成電路應用,2024,41(08):166167.
[6] 蔡瑩乾,劉偉,文莉雅.基于數據挖掘的電力系統異常數據捕獲系統[J].信息與電腦,2024,36(06):8385.
[7] 孫雨晴,寇宇峰,李天寧.基于CAN總線的電纜接頭局放帶電測試數據同步采集方法[J].工業控制計算機,2025,38(05):13.
[8] 楊帆,曾莼,阮羚,等.中壓交聯電纜接頭復合界面受潮缺陷的診斷方法研究[J].高壓電器,2014,5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