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713.2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14.014
德州市位于山東省西北部、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地理坐標東經 115°45′~117°36′ 、北緯 36°24′25′′~ 38°0′32′′ 。德州市總面積 10 356km2 ,地形西南高、東北低,四季分明,氣候條件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 12.9‰ ,極端最高 43.4°C ,極端最低 -27°C 無霜期 208d 光照資源豐富,年平均日照時間 2592h □年降水量 547.5mm ,雨熱同季,夏季占總降水量的67.7% 。德州市作為山東省西部重要的節點城市,城市綠化建設任務艱巨。科學的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對于改善德州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優化人居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分析德州市園林綠化養護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有效對策,是推動德州市園林綠化事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
1 德州市園林綠化概況
近年來,德州市園林綠化事業取得了顯著成效,城市綠量不斷增加,綠化品質實現跨越式升級。截至2021年底,德州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 37.81% ,綠化覆蓋率達到 43.27%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 25.45m2 。在國土綠化方面,德州市沿主干公路和大型河流建設了綠色廊道,實施了“萬千百”成片造林工程。截至2021年3月,德州市片林面積達到12.5萬 hm2 ,森林覆蓋率達到 12.05% 。各區縣也積極開展綠化行動,截至2024年3月,德城區已建成綠道綠廊 44.7km ,綠化造林面積 14.67hm2 ,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禹城市在義務植樹活動中共種植各類綠化樹木1.5萬株;樂陵市重點對城區道路開展綠化提升,共栽種高標準白蠟樹、三球懸鈴木等喬木7300余株,建設河道廊道綠化 62km 。這些成果充分體現了德州市在園林綠化方面的持續努力和顯著進展。
2 德州市園林綠化養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公眾綠化養護意識淡薄
在德州市園林綠化養護過程中,公眾的綠化養護意識淡薄,存在一些不文明行為,給綠化養護工作帶來一定阻力。1)部分市民對綠化的意義和作用認識不足,存在破壞綠地、踐踏草坪、攀爬樹木、隨手丟棄垃圾等不文明行為,給園林綠地造成不同程度損害[1]。例如,德城區多處公園出現綠地被踩壞、植株被折斷的現象,嚴重影響了景觀整潔度。2)公眾參與綠化養護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不高。由于缺乏相關知識普及,公眾對于如何正確愛護綠化、維護綠地缺乏認知,加之監管力度不足,使得一些人對于破壞綠化行為缺乏警覺,甚至認為是理所當然。同時,缺乏引導公眾主動參與綠化養護的有效機制,難以發揮公眾在綠化建設中的作用。
2.2養護管理制度不健全
德州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中,制度建設較為滯后,制約了養護工作的規范有序開展。目前德州市尚未建立統一的行業管理體系,相關職能部門分工不明確,責任界定模糊,導致執行混亂、效率低下。部分地區園林綠地由市政、住建、綠化等多個部門分割管理,相互之間缺乏有效銜接配合,養護工作無法形成合力。同時,園林綠化養護操作規范建設滯后,缺乏科學的技術標準來約束和指導養護管理工作。例如,修剪過程中,普遍存在盲目修剪、過度修剪等現象,缺乏對不同樹種特性的針對性操作。再如,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化學農藥使用缺乏監管,給環境帶來一定的破壞。此外,績效考核機制不夠健全。缺乏科學量化的考評指標體系,使得養護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監管缺位,無法保障工作質量。
2.3專業技術人員匱乏
目前,德州市從事園林綠化養護的專業技術人員數量嚴重不足,在一線作業人員中,絕大多數是臨時用工,缺乏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無法滿足精細化、規范化養護的要求。即便是聘用的少數專業技術人員,其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也參差不齊。多數人員只掌握一些傳統的養護手段,對于新興的先進理念和技術應用缺乏認知,難以適應現代園林綠化養護的需求[2]。例如,病蟲害綜合防治、樹木修剪整形等環節,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普遍不高,常會出現濫用農藥、盲目修剪等不規范行為。此外,園林綠化養護專業人才儲備不足。一線作業人員中,技術骨干大多年齡較大,而新入行的年輕人對園林綠化養護興趣較低,從業積極性不高。
2.4設施設備建設滯后
目前,德州市園林綠化養護作業中,普遍采用人工或半機械化的方式,機械設備更新明顯滯后,無法滿足日益提高的精細化、規范化養護要求。在園林綠地修剪方面,德州市大多數區縣仍沿用傳統人工操作,依賴鋸子、剪刀等簡單工具,效率低,難以確保修剪質量。只有少數先進的園林景點配備了綠籬機、高空作業車等機械設備,但數量有限,無法滿足全市綠化工作需求。在病蟲害防治和灌溉方面,德州市園林綠地普遍缺乏自動化系統,仍停留在人工噴灑農藥、人工澆水的落后方式,不僅勞動強度大、作業效率低,還易造成農藥流失和水資源浪費。此外,德州市園林綠地缺乏遠程智能監控系統,綠地巡查和養護狀況評估依賴人工模式,信息采集不及時、不精準,難以及時發現和處理各類問題。
2.5 養護資金投入不足
德州市在推進城市綠化建設時,雖然高度重視園林綠化工程的實施,但在后續的養護管理方面存在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部分地區由于財政預算緊張,難以撥付足額的園林綠化養護經費,導致養護工作開展受阻。園林綠化養護涉及面廣、項目多、費用高,需要為修剪、施肥、澆水、病蟲害防治等各環節提供資金支持,但現有的財政撥款往往無法滿足實際需求。一些地區對園林綠化養護經費的管理使用缺乏科學規劃,資金分配不夠合理,存在重復投入或閑置浪費的情況,降低了有限資金的使用效率。部分區域甚至將綠化養護經費與其他事項的支出混同使用,導致專項經費無法順利到位。此外,德州市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缺乏社會資金的參與,過于依賴財政撥款,投資渠道單一,制約了養護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3 對策建議
3.1加強宣傳教育,增強綠化養護意識
提高德州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水平,關鍵在于增強綠化養護意識。德州市應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網絡平臺等多種渠道,大力宣傳園林綠化在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促進綠色發展等方面的重要意義,讓廣大市民深刻認識到愛綠護綠的責任和義務。同時,相關部門要走進社區、學校,針對不同群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倡導文明綠化新風尚。此外,德州市應當加大執法力度,對破壞綠化、隨地踩踏等不文明行為嚴懲不貸,形成高壓態勢。在園林綠地設置醒目的提示牌、宣傳板,公開曝光違規行為,強化社會輿論監督。堅持長期開展宣傳教育,使愛綠護綠意識深人人心,從而為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氛圍[3]。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公眾參與,共同努力將有助于從根本上解決意識淡薄問題,為德州市園林綠化事業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3.2健全管理制度,落實養護責任
德州市應建立統一的行業管理體系,明確職能部門分工,規范管理流程。可以探索成立市級園林綠化管理委員會,統籌全市綠化工作,壓實屬地管理責任,避免多頭管理、權責交叉的狀況。制定出臺相應的地方性法規政策,為綠化養護管理提供法治保障。同時,制定完善的技術操作規范,對養護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做出明確標準化要求。例如,制定不同樹種修剪規范,科學把控修剪量、時間節點等關鍵參數,出臺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規程,規范農藥類別和使用方式,建立綠地養護操作規范等。相關標準規范的出臺,將有助于園林養護工作規范化、精細化。此外,應健全養護工作績效考核機制。借鑒國內先進城市的做法,構建科學量化的考核指標體系,設置關鍵控制節點,對養護單位和人員實行過程審核和終期評估,將考核結果與經費撥付、薪酬分配等掛鉤,切實發揮“指揮棒”作用,倒逼養護質量的提升。
3.3加強人才培養,提升專業隊伍素質
德州市應整合現有資源,加大培訓力度,切實提升在崗人員的專業素質。定期組織園林綠化養護人員開展專業理論和實操技能培訓,邀請國內外資深專家授課,推廣先進理念和操作規范,持續提高全員的專業水平。對于技術骨干,還可選送至省內外先進地區學習交流,拓寬視野,豐富經驗。同時,建立園林綠化養護人員職業化培養通道,德州市可探索校企合作模式,為在校生提供頂崗實習機會,既可緩解基層人手緊缺,又能讓學生提前了解實際工作,提升其適應性[4]。也可結合實際情況,在職業學校開設相關課程,為在崗人員提供職業技能提升的機會。除了注重培養,還要從體制機制上為園林綠化養護人才隊伍提供充足動力。進一步改善園林綠化養護從業人員的薪酬待遇和工作環境,提高行業吸引力,鼓勵更多青年人才加入這一行業;暢通職業發展通道,為優秀人才提供系統的職業規劃和成長空間,激發其工作熱情。
3.4更新設施設備,加快技術改造升級
德州市要大膽嘗試新理念新技術的應用和引進,更新落后設施設備,加快園林綠化養護領域的技術改造升級。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針對性地配備一批先進的機械化、智能化養護設備,如園林修剪機、高空作業車、噴霧機等,盡快替代人工操作模式,提高作業效率和精準度。同時,加強新興信息技術在綠化管理中的應用,建設智能監控系統和數字化管理平臺,對綠化養護全過程實現精細化管控[5。此外,德州市應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新技術,因地制宜引入滴灌、微噴等高效節水模式,配套建設蓄水池、雨水花園等海綿城市設施,最大限度收集利用雨水資源。同時,探索病蟲害生物防治、林下經濟種植等模式,減少化學農藥使用。加快設施設備現代化升級改造,充分應用先進適用技術,促進德州市園林綠化養護工作全面提檔升級。
3.5拓寬投資渠道,保障養護資金投入
德州市應積極拓寬投資渠道,開辟多元化的資金來源,積極吸引社會資本的參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1)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介人園林綠化養護的運營管理。對于熱心公益的企業,還可以探索設立綠色基金會等慈善機構,廣納社會捐資,用于補充養護經費開支。2)主動為社會資本進入營造良好環境,建立健全相關的政策法規體系,為社會資本參與園林綠化養護保駕護航。同時,政府需要完善財政轉移支付機制,加大對園林綠化養護的財政投人力度。在編制財政預算時,應單獨設立園林綠化養護專項資金,避免與其他支出項目混淆。同時,建立財政資金的績效評價和監管體系,確保每一筆投人都經得起查證,杜絕資金運作中的違規違紀行為。此外,在資金使用方面,德州市各級園林綠化部門要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優化支出結構,將有限的資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可以借鑒其他地區的成功做法,探索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充分利用市場化手段的高效率,降低養護成本支出。
4結語
加強德州市園林綠化養護工作意義重大。德州市應該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增強全社會的綠化意識;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打造高素質養護隊伍;加大技術投入力度,推進養護設施現代化;健全管理制度機制,落實養護責任制;拓寬多元投資渠道,保障養護經費供給從意識層面、人才隊伍、技術裝備、制度建設、資金投入等多方面采取有力有序的對策措施,有力提高德州市園林綠化養護水平,進一步優化城市人居環境,助力德州市生態文明建設,為德州市高質量發展注人新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馬磊,崔成鵬.園林綠化養護的重要性及策略[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4(8):202-204.
[2] 王江偉,李新新.淺談濰坊白浪綠洲濕地公園綠化養護管理措施[J].農業與技術,2023,43(8):113-116.
[3] 蔡邦科.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發展與應用[J].河北農機,2024(8):112-114.
[4] 王斌.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與改進策略探討[J].新農民,2024(9):75-77.
[5] 高信官.探析市政道路園林綠化施工要點與養護策略[J].居業,2023(10):43-45.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