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565.1;S51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14.071
吳忠市位于寧夏中部,地處東經 105°17′ ~107°47′ 、北緯 36°34′~38°15′ ,總面積2.14萬 km2 ,屬于中溫帶干旱、半干旱氣候,年平均氣溫 9.39C ,年降水量約 260mm ,光照充足,無霜期短。作為寧夏的農業大市,2024年吳忠市糧食播種面積20.418萬 hm2 總產量107.58萬t,實現二十一連豐。其中,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0.193萬 hm2 ,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任務。但相對于當地廣闊的耕地面積和巨大的糧食生產潛力,該技術的推廣應用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探索并推廣適宜吳忠市氣候條件和農業生產現狀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高產栽培技術,對提高當地糧食產量、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播前準備
1.1 品種選擇
1.1.1 大豆品種
吳忠市地處中溫帶干旱、半干旱地區,水資源匱乏,因此大豆品種選擇需要注重抗旱特性。同時,由于復合種植模式下大豆生長后期易受玉米遮陰,故耐陰性也至關重要。此外,為與玉米生育期相協調,并充分利用當地有限的無霜期,宜選擇生育期適宜的早熟或中熟品種。綜合考慮以上因素,推薦吳忠市種植寧豆6號、寧豆7號、寧京豆7號、遼豆15號和中黃30等品種。其中,寧豆6號具有耐陰、抗倒、抗裂莢、商品性、豐產性及適應性好等特點,適宜在吳忠市引黃灌區種植。
1.1.2 玉米品種
在吳忠市干旱、半干旱的氣候條件下,耐旱性是選擇玉米品種時需考慮的重要因素。同時,復合種植模式下玉米植株較高,容易發生倒伏,因此抗倒伏性也需要重點考慮。此外,玉米和大豆的生育期需要相協調,以保證兩種作物都能獲得較高的產量。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推薦吳忠市種植先玉1225、寧單40號、寧單33號等品種。其中,先玉1225植株較緊湊,具有較強的抗病性、抗蟲性和適應性,產量表現穩定;寧單40號具有較高的產量潛力和較廣的適應性;寧單33號的突出優勢在于其穩產性和抗病性。
1.2種子處理
1)播種前要進行種子精選,剔除破損、癟粒和霉變種子,確保種子飽滿健康。2)選種后需要晾曬種子,利用陽光殺滅病菌,降低種子含水量,增強種子活力。晾曬時間一般為 2~3d ,每次 2~3h ,并需勤翻動,保證均勻晾曬。3)為預防病蟲害的發生,需要進行藥劑拌種。對于玉米種子,可用噻蟲嗪懸浮種衣劑預防地下害蟲,用量為種子質量的 0.3% ;可用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預防真菌性病害,用量為種子質量的0.3%~ 0.5%[1] 。拌種時,兌水量控制在種子質量的2%~3% ,確保藥劑均勻包裹種子。大豆種子推薦接種根瘤菌,以提高固氮效率,從而提高大豆產量。同時,可用吡蟲啉等新煙堿類殺蟲劑預防地下害蟲,用量為每100kg 種子 200~400g ;可用精甲霜靈、咯菌腈等拌種劑預防大豆根腐病,用量分別為每 100kg 種子12~15g 和 7~10g 。
2播種
2.1播期確定
適時播種能夠充分利用春季的有效積溫,促進大豆、玉米早出苗、早生長,為后期高產奠定基礎。吳忠市地處中溫帶干旱、半干旱地區,春季氣溫回升較晚,土壤溫度偏低,因此播期選擇尤為重要。一般而言,大豆、玉米的最佳播種時間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此時土壤溫度穩定在 10% 以上,有利于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過早播種,地溫低,種子易受凍害,出苗慢,幼苗生長弱;過晚播種,則會影響大豆、玉米生長發育,導致大豆、玉米產量降低。
2.2 合理密植
在吳忠市,播種方式可選擇大豆、玉米一體化播種或分別播種,但需要保證行距一致且播種行直。為方便后期機械收割,建議地頭種植大豆。播種機具的選擇需要根據不同的種植模式進行調整。對于 3:2 模式(大豆:玉米),采用五行精量播種機,排種器按“1玉米 +3 大豆 +1 玉米”的順序排列; 4:4 模式(大豆:玉米)則采用四行精量播種機,排種器按“2大豆 +2 玉米”排列; 6:4 模式(大豆:玉米)同樣使用五行精量播種機,排種器按“3大豆 +2 玉米”排列。所有模式均要求大豆和玉米排種器株距可獨立調節,底肥分箱存放,且播種機需要往返作業。播種深度應根據土壤質地和墑情靈活調整[2]。沙質土壤或情不足時宜深播,黏土或嫡情良好時宜淺播。
播種密度方面,大豆種植密度應控制在當地同品種凈作大豆密度的 70% 以上,玉米種植密度應與當地同品種凈作玉米密度相當,1行玉米的株數相當于凈作玉米2行的株數。以 3:2 模式(大豆:玉米)為例,大豆 667m2 播種量為 9000~11000 粒,有效株數 8000~10000 株,穴距 17~20cm ,每穴2粒;玉米 667m2 播種量為 4000~4500 粒,有效株數3500~4000 株,株距 12~14cm ,單粒精播。其他模式的播種密度可參考以上原則進行調整。
3 田間管理
3.1雜草防除
雜草防除是田間管理的重要環節。播種后 48h 內是除草的最佳時機。如果雜草較少,可采用人工除草方式。如果雜草較多,需要選擇合適的除草劑。若大豆和玉米播種期一致,推薦使用精異丙甲草胺和丙炔氟草胺按 1:1 的質量比配制成混合液,用量為600~750mL?hm-2 ,或者使用 100g?L-1 唑嘧磺草胺1 500mL?hm-2 和 100g?L-1 礬吡草唑 300mL?hm-2 兌水(20 1 500kg?hm-2 噴施除草[3]。需要注意的是,要嚴格控制用藥劑量和時間,避免對大豆和玉米植株產生藥害。噴施后,需要定期監測雜草生長情況和大豆、玉米長勢,以便及時調整除草方案。
3.2水肥管理
3.2.1大豆水肥管理
在吳忠市,大豆種植通常以基施磷肥為主,配施適量氮鉀肥。一般情況下, 667m2 推薦施用磷肥40~50kg 、鉀肥 15~20kg 。氮肥施用量需要根據土壤肥力情況進行調整。土壤肥力較低時,可適當增加氮肥施用量, 667m2 施用氮肥 10~15kg 土壤肥力較高時,則可減少氮肥施用量,甚至不施用氮肥,以避免植株徒長。施肥方法可采用條施或穴施方式,將肥料集中施于播種溝內,利于大豆根系吸收。
大豆需水關鍵期主要集中在開花結莢期和鼓粒期,這兩個時期缺水會嚴重影響大豆產量,因此應根據土壤情及時進行灌溉。灌溉方式可采用滴灌、噴灌或溝灌,每次灌溉需要保證水分滲透到根系主要分布層,以滿足大豆生長需求。同時,需要注意雨后排水,避免積水造成根系缺氧,影響大豆正常生長。
3.2.2玉米水肥管理
針對玉米,施肥量應與吳忠市玉米凈作時的施肥量相當。玉米全生育期施肥量為純氮 225~ 270kg?hm-2 、過磷酸鈣 300~450kg?hm-2 、氯化鉀 195~ 240kg?hm-2 ,或可選用含有這些營養元素的玉米專用復合肥,用量 150~600kg?hm-2 。缺鋅地塊需要補充硫酸鋅 15.0~22.5kg?hm-2 。基肥一般占總施肥量的40%~50% ,種肥和穗肥各占 25%~30% ,具體比例可根據土壤肥力狀況和玉米品種需求進行適當調整[4]。
玉米對水分的需求在不同生育階段存在差異。苗期需水量較小,但干旱或熵情不足時應適當澆水。拔節至抽雄是需水高峰期,應保持田間持水量在 70% 左右。灌漿后期則需保持田間持水量在 80% 以上,從而確保玉米籽粒充實。
3.3化學控旺
3.3.1 大豆化控
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中,由于玉米生長迅速,播種后 40~50d 大豆易受遮陰影響,導致莖稈強度下降,出現藤蔓化現象,后期易倒伏,影響機械收割和大豆產量,因此需要進行化學控旺。在大豆分枝期和初花期,可使用 5% 烯效唑可濕性粉劑 300~750g?hm-2 兌水 30~40kg?hm-2 進行葉面噴施。對于遮陰嚴重的地塊,可在大豆 2~3 片復葉期提前噴施一次。烯效唑可與微肥和非堿性農藥混合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應選擇在晴朗無風的早晨或傍晚進行噴施,避免高溫和強光照射。噴施后,如果 4h 內遇雨,需要重新噴施。
3.3.2 玉米化控
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過程中,化學控旺是預防植株倒伏、確保玉米穩產高產的重要措施。玉米生長過快,株高過高,容易造成倒伏。因此,需要根據玉米生長情況,酌情使用矮壯素、縮節胺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控制株高,一般在玉米拔節期至孕穗期進行噴施,如 667m2 噴施 150~200mg?L-1 矮壯素溶液50~75kg 。具體用藥量和濃度需要根據玉米品種、生長情況和當地氣候條件進行調整。噴施時應選擇晴朗無風的早晨或傍晚,避開高溫和強光照射。
3.4 病蟲害防治
3.4.1大豆病蟲害防治
在吳忠市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過程中,常見的大豆病蟲害有大豆食心蟲、灰斑病和霜霉病,需要采取農業、生物、化學防治等措施加強防治。農業防治方面,應合理輪作,清除田間雜草和病殘體;創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生物防治方面,可以利用天敵昆蟲,如瓢蟲、草蛉等,控制大豆食心蟲的數量。化學防治方面,針對大豆食心蟲,可在幼蟲孵化盛期,使用 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500~2000 倍液噴霧防治,每7~10d 噴施一次,連噴 2~3 次;對于灰斑病和霜霉病,則可使用 70% 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 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每隔 7~10d 噴施一次,視病情發展情況,可連續噴施1~2 次[5。在進行化學防治時,務必注意安全操作,輪換用藥,以病菌或害蟲延緩抗藥性產生。
3.4.2玉米病蟲害防治
在吳忠市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過程中,常見的玉米病蟲害有紋枯病和蚜蟲。紋枯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如下:在播種前進行深翻整地,并合理施用基肥,優化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通氣保熵能力;科學調控種植密度,避免過密或過疏;及時追肥灌溉,增強玉米植株抵抗力;播種時用 2% 二硫氰基甲烷懸浮種衣劑拌種,提高種子萌發后的抗病能力;一旦發病,可噴施 50% 消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 7~10d 噴施一次。針對蚜蟲,可布設粘蟲板有效誘捕成蟲,也可選用 40% 樂果乳油 1500~2500 倍液噴霧防治,5~7d噴霧一次,連噴 2~3 次。
4收獲與貯藏
吳忠市大豆的最佳收獲時期通常在豆莢變黃褐色、籽粒飽滿且硬實、植株葉片大部分脫落時,玉米則在籽粒乳線消失、苞葉干枯、籽粒硬度適中時進行收獲為宜。吳忠市農戶一般使用聯合收割機進行機械化收獲,高效地完成大豆和玉米的收割、脫粒和清選工作。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調整收割機參數,如滾筒轉速和風量,以減少收獲損失,確保顆粒歸倉。收獲后,大豆和玉米都需要及時晾曬或烘干,使其水分含量降至安全貯藏標準,一般為大豆含水量 13% 左右、玉米含水量 14% 左右。貯藏過程中,要選擇干燥、通風良好的庫房,并定期檢查糧情,防止霉變、蟲害和鼠害,從而保障籽粒品質,延長籽粒貯藏時間。
5結語
吳忠市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高產栽培技術的集成示范與推廣,對提高當地糧食產量、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推動當地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周超,張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高產栽培技術[J].農村科學實驗,2024(24):81-83.
[2] 安林林,楊靜靜,張莉,等.聊城市荏平區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高效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24(10):206-208.
[3] 陳立剛.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高產栽培技術[J]種子科技,2024,42(19):78-80.
[4] 冉飛.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廣東蠶業,2024,58(10):33-35.
[5] 姚丹.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高產栽培技術[J].種子科技,2024,42(16):44-46.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