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565.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14.056
陽朔縣地處廣西東北部,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降水充沛、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 19.5‰ ,年平均降水量 1560mm ,年平均日照時間 1429.7h 陽朔縣境內土壤肥沃,生態環境良好,非常適宜花生等農作物生長,極大地推動著陽朔縣花生產業發展。在花生生產過程中,栽培技術是否科學,施肥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花生的產量和品質,因此做好花生種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陽朔縣花生種植現狀
2024年,陽朔縣花生種植面積為0.08萬 hm2 。在空間布局上,葡萄鎮作為重點區域,憑借其獨特的地理優勢與政策扶持,成為花生種植的核心陣地。葡萄鎮下巖村設有特色鮮食花生良種良法示范基地,主要種植品種為桂花黑3號、桂花39、桂花58等。其中,桂花黑3號果仁外皮呈黑色,富含花青素和硒等元素,同時是一個高蛋白品種,營養價值極高。測產結果顯示,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桂花黑3號折合 667m2 干莢果產量達到 375.16kg ,而按照常規施肥技術的對照組667m2 干莢果產量僅為 212.19kg ,良種良法結合帶來顯著的增產效果。為提高花生種植效益,陽朔縣在栽培技術革新上不遺余力,采用防空果降本增效施肥技術一—花生結莢區平衡集中施肥技術,精準把控肥料施加,使花生在生長關鍵期獲得充足養分,有效減少空果現象,提升果實飽滿度。但是,陽朔縣花生種植也面臨一些挑戰,因此研究總結花生栽培技術要點對促進當地花生產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2 花生栽培技術要點
2.1地塊選擇
花生生長對土壤要求并不嚴,但為達到高產目的,做好地塊選擇工作非常重要。根據花生生長特性,優先選擇疏松透氣、保水保肥能力強、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及土壤pH值在 6.0~7.0 的地塊種植花生,土壤類型以壤土、砂壤土為宜。禁止在黏土地、易積水地塊和瘠薄地種植花生,避免對花生產量和品質造成不利影響。此外,要注意不可重茬,否則會增加病蟲害發生率[1]。
2.2 整地施肥
選定花生種植地后,要及時進行整地作業,深翻 25cm 以上,破除板結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使土壤達到疏松、細碎、平整、不板結的標準,為花生生長營造有利的土壤環境。在整地的同時,遵循“肥地輕施、瘦地多施”的原則施用基肥,并適時適量進行追肥。基肥施用以有機肥為主,優先選用腐熟的農家肥,如豬糞、牛糞、雞糞等,每公頃施用量控制在 30~45t 同時,適量配施化肥,以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為主,補充花生生長所需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具體用量為尿素 150~225kg?hm-2 、過磷酸鈣450~600kg?hm-2 ,硫酸鉀 150~225kg?hm-2 。結合降雨或噴灌,將肥料均勻撒施到花生壟面上,使肥料滲入,促進果針、幼果迅速吸收。這樣既能提高花生營養水平,又能促進莢果發育,可使每 667m2 莢果產量提高 40~60kg 。
2.3 品種選擇
花生種植前品種選擇是一項非常關鍵的工作。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綜合考慮陽朔縣氣候條件、立地條件、市場需求及用途等多方面因素,選擇適宜在當地種植的花生品種。優先選擇適應性強、抗病抗蟲、綜合性狀好及抗旱抗澇的優質高產花生品種,如桂花黑3號、山花9號等。從正規種子站采購種子,禁止使用來歷不明的劣質花生品種[2]。
2.4種子準備
播種前 14~21d 可進行剝殼作業,注意不宜過早剝殼,否則會影響種子的發芽能力。剔除其中的枇粒、小粒、破碎粒,以及感染病蟲害及霉變的種子,留下飽滿種子備用。為提升種子發芽率,需要適當進行晾曬,殺滅種子表面可能攜帶的致病菌,同時打破其休眠期,激發種子的酶活性與生命力,增強種皮的透性與吸水能力。若發芽率不達標,應及時更換種子,直至發芽率達標方可使用。
2.5拌種催芽
為預防病蟲害的發生,保證花生苗齊、苗全、苗壯,做好藥劑拌種及催芽工作非常重要。1)藥劑拌種時,應根據陽朔縣流行病蟲害靈活選擇拌種藥劑。例如,針對地下害蟲,可用 50% 辛硫磷乳劑油 75mL 加水 1~2kg 拌種 40~50kg ;針對爛根死苗現象,可用 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質量的 0.3%~ 0.5% 或用 12.5% 咯菌腈乳油、 3% 甲霜·惡霉靈水劑按種子質量的 0.1% 拌種。2)浸種催芽時,建議將種子置于40°C 溫水中浸泡 3.5h 左右,使種子吸收充足的水分,然后將其置于 25°C 環境下催芽 24h 。需要注意的是,經過藥劑拌種的花生禁止再次使用溫水浸種。
2.6 起壟
花生起壟栽培不僅能夠增加土層厚度,提高地溫,還能夠保水防旱,排水防澇,使土壤始終處于疏松狀態,利于果針下扎及果實膨大。此外,起壟栽培有利于合理密植,增加田間通風透光,減少田間郁閉,提升葉片光合效能,利于提高產量。根據陽朔縣使用花生品種類型進行起壟,其規格如下。
1)單行壟(見圖1)。對于中熟中果品種,壟寬40cm ,壟高 10cm ,穴距 14~15cm? 。對于大果品種,壟寬 45cm ,壟高 12cm ,穴距 17~18cm 2 )雙行壟(見圖2)。對于中熟中果品種,壟寬 80cm ,壟高12cm ,壟溝寬 30cm ,壟面寬 50cm ,壟面種植2行花生,小行距 30cm ,大行距 50cm ,穴距 15cm 。對于大果晚熟品種,壟寬 90cm ,壟高 15cm ,壟溝寬 30cm 壟面寬 60cm ,種植2行花生,小行距 30cm ,大行距60cm ,穴距 18~19cm 。
圖1花生單行壟

圖2花生雙行壟

2.7播種
花生播種時,要充分結合陽朔縣溫度、土壤情、降水情況及花生所需積溫等因素確定播種時間。在陽朔縣,花生播種時間一般在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上旬,土壤溫度要求穩定在 12°C 左右,此時溫度適宜,播種后發芽率、成活率高,有助于達到一播全苗壯苗的自的,為花生豐產奠定良好的基礎[3]。需要注意的是,播種時要確保土壤情適宜,較差的情況下應人工造后播種。
花生播種作業要點如下。1)根據陽朔縣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播種模式,一般分為覆膜播種和露地播種。對比兩種方式,覆膜播種的花生全苗率、齊苗率更高。合理確定作業方式,如人工點播、機械播種等。2)根據品種差異、栽培條件及播種方式等因素科學確定播種密度,一般采用株行距 23cm×25cm ,雙行種植。3)合理確定播種深度,正常情況下以 3~5cm 為宜,太深會影響出苗,太淺不利于成活。4)做好播后鎮壓工作,確保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減少土壤中水分蒸發,避免種子落干,提高萌發率[4]。
2.8 田間管理
2.8.1查苗補缺
在花生基本齊苗后,全面查苗,催芽補種。為查苗補缺,在花生播種時利用田間地頭多播一些,以備缺苗時移栽補缺。
2.8.2看苗追肥
根據陽朔縣地力、基肥用量、花生生長狀況等合理確定追肥量。1)幼苗期追肥。在瘠薄地或基肥施用不足的地塊,幼苗生長不良,一般可于始花前進行追肥,每 667m2 可施用尿素 5kg2 )花期追肥。花生始花后,雖然對養分的需求急劇增加,但此時根瘤菌已開始固氮,一般不需要追施氮肥,但要注意追施磷肥和鈣肥。這是因為花生幼果和果針有直接吸收磷、鈣營養的特點,每 667m2 可施用磷酸鈣 15kg ,配合施用有機肥100kg 效果更好。
2.8.3 中耕作業
花生播種后,全生育期需要中耕 2~3 次,建議在植株5葉期進行首次中耕作業,深度為 4cm ,增加土壤松散透氣性,加快根系生長。初花期進行第2次中耕作業,深度為 6cm ,在松土的同時鏟除雜草。結莢期進行第3次中耕作業,深度為 8cm ,降低花生倒伏概率,促進果實膨大。
2.8.4雜草防除
花生生長時,雜草不僅會吸引害蟲,而且會與植株爭奪水分、養分,抑制花生生長,因此做好除草工作非常關鍵。前期,建議在播種后、覆膜前使用乙草胺封閉除草一次。后期,若出現雜草,需要根據雜草類型合理選擇除草劑進行除草。例如,對于禾本科雜草,建議使用 10.8% 吡氟禾草靈乳油1000倍液、 15% 精喹禾靈乳油1000倍液等噴霧防治;對于闊葉類雜草,建議使用 24% 乳氟禾草靈乳油 2000~3000 倍液噴霧防治[5]。
2.8.5 適時化控
當花生高度在 30cm 時,若發現徒長現象,應及時做好化學防控工作。建議每 667m2 用 15% 多效唑可濕性粉劑 1000~1500 倍液或者 5% 烯效唑可濕性粉劑2000~3000 倍液噴霧,控制花生植株徒長[。
2.8.6 灌溉排水
根據自然降水情況、花生長勢等因素加強水分管理。在苗期、開花期、結莢期、成熟期等,若遭遇持續干旱未降雨,要及時進行人工灌溉。若遭遇持續降雨天氣,要及時排水,防止積水導致植株根系腐爛影響產量。
2.8.7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是陽朔縣花生生產過程中一項非常關鍵的工作。要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綜合采取農業措施、生物措施、物理措施及化學措施,提升病蟲害防治效果。1)在農業措施方面,重點做好選地整地、品種選擇、種子消毒及田間管理等各項工作,提升花生的抗病性[8]。2)在生物措施方面,大力推廣應用生物農藥或植物農藥,如蘇云金桿菌、枯草芽孢桿菌、阿維菌素等,具有安全綠色等優勢,不易造成污染。3)在物理措施方面,重點推廣應用糖醋液殺蟲、黃板殺蟲、燈光殺蟲及性誘劑殺蟲等技術,減少農藥使用量。4)在化學措施方面,優先選擇廣譜、綠色、低毒、高效、低殘留的農藥,并按照說明書用藥,嚴格執行休藥期規定,避免農藥污染及農藥殘留超標。例如,針對葉斑病,建議交替使用 80% 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70% 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針對莖腐病,建議交替使用 25% 吡唑醚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 25% 使百克乳油 800~1000 倍液噴霧防治;針對螃螬,建議交替使用 90% 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50% 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上述藥劑每隔7d噴灑一次,連續用藥2~3次。
2.9 收獲貯藏
花生成熟后,根據陽朔縣天氣狀況、莢果成熟度等因素及時收獲,建議在花生生育期達到 115d ,飽果率達到 70% 時收獲為宜。收獲后的花生要充分晾曬,含水量低于 8% 時再貯藏[10]。貯藏環境要求干燥、通風、清潔,并做好防蟲防鼠工作,避免造成損失。
3結語
花生是陽朔縣主導糧油作物之一。為保障花生產業良好發展,陽朔縣要不斷創新花生栽培技術,推廣應用花生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掌握花生栽培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提高花生產量和品質,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參考文獻:
[1] 張寶金,趙媛,李萌萌.花生測土配方施肥綜合增產技術[J].河北農業,2024(9):69-70.
[2] 孫國磊.山東肥城花生種植要點與配方施肥綜合增產技術[J].農業工程技術,2024,44(4):101-102.
[3] 梁菲菲.配方施肥對花生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河北農機,2023(21):67-69.
[4] 劉峰.配方施肥對花生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中國農技推廣,2022,38(12):74-77.
[5] 許立強,張培漢.廣東省陽春市花生測土配方施肥田間肥效試驗總結[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2(2):33-34.
[6] 劉玉愛,許娟.花生覆膜栽培技術要點與提升花生種植效益措施[J].農業工程技術,2024,44(15):94-95.
[7] 張憲濤,王濤.花生種植要點與配方施肥增產技術探討[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4(4):32-34.
[8] 徐冰.花生種植管理和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J].種子科技,2025,43(2):150-152.
[9] 王傳安.發展無公害花生種植技術及重要意義[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5(2):4-6.
[10]孫翠蓉.花生種植技術及提高種植效益的措施分析[J].河北農機,2024(22):94-96.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