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323.5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14.050
推動農產品品牌化發展,是實現農業現代化、推動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路徑。梧州市,作為廣西傳統農業產區,雖然擁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但是品牌影響力有限,市場競爭力不足。研究梧州市農產品品牌化發展對策,對于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梧州市農產品品牌建設概況
梧州市地處廣西東部,位于珠三角經濟圈、北部灣經濟圈、大西南經濟圈及西江經濟帶的交匯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 21.0‰ ,無霜期長達 350d ,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梧州市農業資源豐富,盛產水稻、沙糖橘、荔枝、龍眼、六堡茶、蠶桑、西甜瓜、中藥材、生豬、三黃雞及網箱魚等農副產品。
近年來,梧州市圍繞“兩品一標”(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廣西農業品牌、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等核心要素,構建了立體化的農產品品牌體系。這一體系不僅涵蓋產品認證、區域公用品牌培育,還延伸至企業品牌建設,形成從產地到產品、從區域到企業的全鏈條品牌矩陣。截至2024年,梧州市共有37個農業品牌入選“廣西好嘢”農業品牌目錄,其中包括梧州沙糖橘、梧州六堡茶、藤縣粉葛等區域公用品牌,而且培育了眾多企業品牌,如廣西梧州雙錢實業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譽茶業有限公司、廣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等,有效提升了“梧字號\"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
2 梧州市農產品品牌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2.1品牌規?;潭炔蛔?/p>
梧州市農產品品牌規模整體偏小,產業集中度低,難以形成規模效應。1)很多中小農戶缺乏品牌意識和市場化運作能力,難以參與品牌建設,導致品牌資源難以有效整合。2)缺乏大型農業企業或產業聯盟的帶動,難以形成規模效應,限制了品牌發展的速度和范圍。3)農產品品牌建設缺乏整體規劃和統籌協調,品牌資源分散,未能形成合力,難以在市場上形成強大的品牌效應[1]。
2.2品牌標準化建設滯后
目前,梧州市農產品品牌標準化建設相對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品牌價值的提升和市場競爭力的增強。許多農產品生產環節缺乏統一的標準規范,從種植、養殖到加工、包裝,各環節的標準化程度參差不齊,導致產品質量難以保證、品牌形象難以統一。例如,部分沙糖橘種植戶缺乏科學的種植技術和管理規范,導致果實大小、色澤、口感等方面存在差異,影響了產品的整體品質和市場競爭力。農產品加工環節的標準化程度也相對較低,部分企業缺乏先進的加工設備和技術,產品品質難以得到有效控制,難以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在包裝方面,許多農產品包裝設計粗糙,缺乏品牌標識和產品信息,難以提升產品附加值。
2.3品牌營銷推廣不到位
梧州市農產品品牌宣傳和市場推廣方面存在諸多不足。1)品牌宣傳力度不足,公眾對梧州市農產品的認知度和美譽度相對較低,產品優勢未能有效地轉化為市場優勢。2)營銷渠道相對單一,主要依賴傳統的線下銷售模式,對現代營銷手段的應用不足,未能充分覆蓋更廣闊的消費群體,尤其是年輕一代消費者。特別是在電商推廣方面,梧州市因缺乏專業的電商運營團隊缺乏、線上店鋪設計和產品展示吸引力不足、物流配送體系不完善等,影響了農產品的銷售。3)農戶與市場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橋梁,導致農戶難以準確把握市場需求,進而導致農產品供需失衡,部分優質農產品未能得到充分的市場認可[2]。
2.4科技創新能力不足
創新能力不足制約著梧州市農產品品牌建設和發展。1)梧州市農產品科技研發投入不足,科研基礎設施薄弱,缺乏先進的科研設備和技術平臺,難以開展高水平的農產品科技研究。2)技術人才匱乏,既缺乏專業的科研人員,又缺乏掌握現代農業技術的農民,導致科技成果轉化率低,難以將科研成果應用于生產實踐。3)企業創新意識不強,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研發新產品、新技術的動力。4)產學研合作機制不完善,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合作,導致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脫節。
3梧州市農產品品牌化發展對策
3.1構建農產品品牌集群發展體系
為有效提升梧州市農產品品牌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需要構建農產品品牌集群發展體系。1)強化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梧州市應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文化底蘊為依托,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區域公用品牌,如“梧州好嘢”“梧州甄選”,并將其作為推廣梧州市農產品的統一標識,提升整體品牌的形象和認知度。特別是要突出梧州市“山水秀甲天下”的自然環境優勢及“三江匯流”的區位優勢,打造“山水梧州·品質農品”的品牌形象。在此基礎上,鼓勵和引導各類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加入區域公用品牌,形成品牌聯盟,共同維護和提升品牌價值[3]。2)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梧州市應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用地支持等政策措施,積極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鼓勵其開展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和品牌建設,打造一批具有市場影響力的旗艦品牌。同時,通過龍頭企業的示范效應帶動其他中小企業發展,形成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品牌集群。3)積極發展產業集群。大力發展產業集群,促進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協同發展,形成規模效應,提升品牌整體競爭力。梧州市應依托其優勢農產品資源,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產業鏈完整的農產品產業集群。4)加強整體規劃。梧州市應參照農業農村部《農業品牌打造實施方案》,成立由農業農村、市場監管、商務、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等部門聯合組成的品牌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制定全市農產品品牌發展規劃。同時,根據區域資源稟賦劃分品牌梯隊,避免同質化競爭;建立定期會商機制,協調解決品牌建設中出現的重大問題。
3.2加強品牌標準化建設和質量控制
1)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標準體系,涵蓋種植、養殖、加工、包裝、運輸等各環節,細化操作規程,確保產品品質的穩定性和一致性[4]。針對不同種類的農產品,應根據其生長特性和市場需求,制定差異化標準。鼓勵企業、行業協會參與標準制定,將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融人標準,提升標準的科學性和實用性。2)加強農產品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和管理模式,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水平。加大對農戶的科技培訓力度,普及先進的種植、養殖技術,提高農戶的生產技能和質量意識。鼓勵企業采用先進的加工設備和技術,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和質量,并建立完善的質量檢測體系,確保產品符合標準要求。3)建立健全農產品追溯體系,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的全過程追溯,提高產品透明度,增強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這需要政府部門積極推動信息化建設,為農產品生產企業提供信息化服務,并引導企業積極采用追溯系統,確保追溯體系的有效運行。4)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力度,加大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同時,建立健全的舉報機制,及時處理消費者投訴,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3.3創新品牌營銷推廣模式
梧州市應構建多元化、立體化的營銷推廣模式,將傳統渠道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全方位觸及目標消費群體。1)拓展線下營銷渠道。積極參與各類農產品展銷會、博覽會等,設立線下體驗店和直銷點,讓消費者親身感受梧州市農產品的獨特魅力。加強與商超、酒店、餐飲等企業的合作,建立穩定的供應鏈關系,拓展銷售渠道。2)開發線上銷售渠道。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線上營銷平臺,打造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新媒體矩陣,進行全方位的品牌宣傳和產品推廣。尤其要重視電商平臺的建設和運營,如與天貓、京東、拼多多等主流電商平臺合作,開設旗艦店和專賣店,同時積極參與電商平臺的促銷活動,如雙十一、618等,并推出優惠券、滿減等優惠措施,吸引消費者購買。在電商運營方面,應注重提升店鋪的視覺效果和用戶體驗,提供詳細的產品信息和優質的客戶服務,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確保產品能夠快速、安全地送達消費者手中。此外,可以探索與當地生活服務平臺合作,如美團、餓了么等,開展線上線下聯動營銷,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購買體驗。3)注重內容營銷。通過圖文、視頻等多種形式,講述梧州市農產品背后的故事,傳遞品牌文化和價值理念,提升品牌形象和美譽度??梢匝埫朗巢┲鳌⒕W紅達人等進行農產品評測和推廣,利用他們的影響力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舉辦農產品采摘節、美食節等,增強消費者互動體驗,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與旅游業結合,開發農產品主題旅游線路,將農產品銷售與旅游觀光相結合,打造獨特的旅游體驗[5]。
3.4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
科技創新是提升梧州市農產品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的關鍵驅動力。1)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力度。設立專項科研基金,支持開展農產品品種改良、品質提升、精深加工等方面的研究,重點支持沙糖橘新品種選育、六堡茶加工工藝改進、特色水果保鮮技術優化等;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并給予相應的政策扶持。2)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現代化的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實驗室和試驗示范基地,引進先進的科研設備和技術,如配備農產品品質無損檢測儀、基因測序儀等高端設備,為科技創新提供硬件保障。3)積極引進和培養科技人才。通過高薪招聘、項目合作等方式吸引高層次科技人才,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培養本土農業科技人才,同時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4)提升企業的創新意識,促進其與科研機構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開展技術攻關。根據市場需求確定科研方向,提升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5)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建設梧州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配備專業技術經理人團隊,并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推動科研成果與企業需求對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縮短科技成果轉化周期。6)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主動尋求與國外知名農業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的合作機會,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國際合作項目,引進國外先進的農業科技,如精準農業、生物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等,提升梧州市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時,學習國外先進的品牌策劃與設計理念,結合梧州市農產品的特點,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農產品品牌。
4結語
推動梧州市農產品品牌建設,對于提升農業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和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梧州市應積極構建品牌集群發展體系,加強標準化建設和質量控制,創新品牌營銷推廣模式,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以提升梧州市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實現梧州市農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參考文獻:
[1] 楊智明,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品牌建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山西農經,2024(9):104-106.
[2] 李政吉.鄉村振興背景下“互聯網+”助力農產品品牌化發展研究:以科蔬網創業項目為例[J]山西農經,2024(4):7-11.
[3] 韓步彤.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化意義與策略研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4(4):83.
[4] 馬鈴燕.農產品品牌化建設對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研究[D].杭州:浙江農林大學,2023.
[5] 朱瑜.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品牌建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山西農經,2023(7):58-60.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