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40年來,《婚姻與家庭》有很多老朋友,也結識了很多新朋友,收獲了滿滿的愛與成長,未來還將與每一個愛我們的人攜手走過更長歲月。
一次溫暖的相遇,不僅挽救了我的婚姻,更讓我找到了通往幸福之路。
2020年冬天對我來說特別灰暗,但因為《婚姻與家庭》雜志,生活終于順遂了起來。
彼時,我跟老公走到了離婚的邊緣。因為工作原因,他全國各地跑,我們經常見不到面,逐漸生疏。
關系崩潰是在我生日那天。我等了整整一天,他一件禮物都沒送,甚至連一條短信也沒有發來。我打電話過去問罪,竟然也沒打通。心灰意冷間,我給我媽打了電話:“媽,我和老公過不下去了。你也別勸,給我收拾間屋子住吧。”沒等我媽回應,我便把電話掛了。一是怕她嘮叨,二是我心里很亂,想出去透透氣。
我沿著馬路隨意溜達,不知不覺走到了地鐵口。這條路我每天上班都會經過,但每次都在趕路,竟未曾注意這里有個報刊亭。冬天的夜很冷清,地鐵口也沒什么人,只有報刊亭那一束暖暖的光在搖曳。我一時晃了神。
老板見我停下沒走,開始和我搭話。他是一位北京大爺,挺熱情的。我倆很快熟絡起來。我說起自己的苦悶、對老公的不滿。大爺認真聽完,語重心長地說道:“我跟你大娘也吵架,但感情一直很好。誰家過日子沒個磕磕絆絆,長久的幸福還得靠經營啊。”說著,他塞了一本《婚姻與家庭》雜志給我,說道:“這本雜志你拿回去看看吧,或許里面有你要找的答案。”
我拿起來一看,婆媳關系啦,幸福一家人啦,都很貼近生活,挺有意思。于是,我買了一本雜志。其中有一個故事,具體細節記不太清了。大概是一對夫妻相互攙扶、體諒,過得平淡又幸福。看完后,我眼眶一熱,情不自禁地想起和老公剛認識的時候。
當時,我倆一窮二白,出去吃飯都只舍得點一碗牛肉面一起吃。那時他很忙,我從沒有苛責過他;他也把我放在心上,重要日子都會想著我、念著我。只是這幾年,在手機上看了很多制造焦慮的婚戀類短視頻,我對老公的關心和體諒漸漸變成了試探和索取。
不知怎的,我突然很想老公,忍不住給他發了條消息:“老公,我想吃牛肉面了。”過了幾個小時,他給我回了電話。他說先前一直在開會改方案,沒顧上給我訂生日蛋糕和花,現在快到了,讓我收一下。我說好,嗔罵了幾句,氣也慢慢消了。
從此,我和《婚姻與家庭》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是從那一期起,我迷上了《婚姻與家庭》,期期不落,一直到現在。雜志里不光有故事,更蘊含著很多智慧。每次看完,我都深受啟發,進而運用到自己的婚姻里。老公還是頻繁出差,我們還是經常分隔兩地,我倆的感情卻慢慢回溫了。
最近,我又迷上一個欄目,分享者都是很厲害的心理學大咖,特別實用。有一天,我看了有關夫妻之間的夸贊術。當晚,我現學現賣,老公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對了,那天是我的生日。我點了一屋蠟燭,燈光搖曳,我們彼此望著對方,深情滿滿。
如今,《婚姻與家庭》已經陪我走過5年。對我來說,她不只是精神上的導師,更像一個知心朋友,我感念她、信任她、依賴她。我真心地希望雜志越辦越好,讓越來越多的人都能在此收獲幸福。